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10章 回到沪城一个月
    既然别人预订了,冯正明当然不能让别人的预订失望。
    他亲自从食材上进行一番筛选,并且专门亲手设计更新了菜单。
    原先餐厅的菜单,被冯正明做出了一些更换。
    确定新菜单后,冯正明还让人把新菜单分别打电话回去进行回访。
    向预订的人介绍每一份菜单,最后确定每一桌预订人选择哪一份菜单?
    这个过程里,一些顾客还反复询问菜单上一些菜品。
    冯正明也让服务人员耐心讲解。
    还有就是让服务人员向对方确认是不是有什么忌口。
    把全部的东西都认真记录下来,确保菜单上的每道菜都是合口味的。
    冯正明的这么一番操作,自然也是被一些盯着他的媒体报导出来。
    这个报道出来后,又是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引起不少人讨论。
    有些人认为,冯正明这样的做法有点过于讨好顾客。
    “这哪里还像是我们全国状元该做的事情?”
    “是啊,全国烹饪状元,那应该是他做什么让客人吃什么。”
    “这样做法,也太讨好顾客了。”
    “简直像是为了专门讨好顾客去设计的菜单。”
    “真的没必要啊,不就是一顿饭嘛。”
    有人觉得冯正明做的太过讨好,自然也有人支持冯正明的做法。
    “我觉得冯状元的做法很好,这样是对客人的尊重。”
    “是啊,就像是电视节目和采访里冯状元说的,他会尊重每一位顾客,会把每道菜都认真做好,这就是在践行他的说法。”
    “人家这才叫说到做到啊。”
    “那些说没必要的,分明是自己做不到,就不让别人做。”
    “冯状元这是对烹饪的尊重,这才恰恰体现出一位厨师的优秀。”
    当然也有一些人就是故意看热闹。
    或者说,一部分人单纯看不上冯正明。
    他们还是认为,冯正明不过就是手艺更好的厨子。
    所以各种讨论层出不穷,再加上互联网开始兴起,在网上讨论更加的丰富。
    但越是这样讨论,反倒越是在抬升冯正明的知名度。
    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正因为很多人的谈论,反倒是让冯正明知名度更高,也让他所有店的生意更好。
    而实际上冯正明的做法,本身可以说就是在制造一些话题。
    在确认订桌客人的菜单,冯正明根据菜单进行准备。
    外界的讨论,对冯正明他们而言不重要。
    冯正明和后厨的人只知道,这样预订菜单的做法,可以更加方便冯正明他们提前准备。
    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食材,也可以提前就联系供应商准备了。
    所以冯正明之所以让客人提前选择菜单,一再向客人确定菜单,实际上他是在给自己和餐厅后厨大家减轻负担。
    因为菜单提前确认了,他们只需要按照菜单去备料。
    也就不需要准备很多的东西,还要临时按照客人点单去做准备。
    冯正明也算是教会后厨众人,一种引导客人的点单策略。
    那就是给出客人一些固定的选择。
    看似在让客人自己选择,实际反倒是冯正明在引导客人选他希望客人做出的选择。
    关键这么做了之后,顾客并不会有任何的反感。
    顾客会觉得自己受到冯正明的尊重。
    冯正明和后厨众人,也进入一种比较悠闲状态。
    因为每晚的客人早已经固定,菜单也是固定好的。
    那么也就不必提前做太多的准备了。
    当然,虽说不用做太多准备,但烹饪流程冯正明依旧很严苛。
    不会允许出现任何的瑕疵。
    每道菜冯正明都精心设计过,从烹饪的每一处细节,到最后的摆盘,甚至连上菜冯正明都有着独特设计。
    比如冯正明做的仿熊掌,让客人看到一个完整的熊掌造型。
    往往会满足很多客人的一份好奇心。
    当客人看到几乎是和传说中熊掌一模一样的菜,已经被这道菜的独特所吸引。
    而之后品尝时,又会被独特的口感所惊艳到。
    冯正明的仿熊掌外面模具是掏空冬瓜。
    冬瓜是冯正明专门精心挑选,是一种足够酥烂几乎不会有丝毫筋的冬瓜品种。
    掏空的冬瓜还需要进行一番煨煮入味,再向其中瓤入准备好的馅料。
    馅料上,冯正明舍弃传统的单纯用肉泥做馅。
    他是用一层菌菇料,一层肉,再来一层经过加工的土豆泥,最后再封上一层蔬菜。
    这其中还被冯正明加入了炖煮软烂蹄筋,以求在口感上还有一些熊掌感觉。
    这一道经过改良后的仿熊掌,让所有客人都吃得相当惊艳。
    可能在品尝到这道菜前,没有哪一位客人会想到,有人可以把仿熊掌做到如此美味。
    关键摆盘上,冯正明完全是模仿曾经名菜,百熊掌。
    所以视觉上会给客人一种,就像是真熊掌一样。
    但是从吃第一口你就会知道这不是熊掌。
    这一点上和很多仿熊掌,要极力仿制出熊掌的味道口感完全不同。
    冯正明不追求那些,他就是要让客人吃上一口就知道不是熊掌。
    但吃上一口后,又会被仿熊掌独特风味完全吸引。
    这份独特的设计,真是让客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品尝过后,很快冯正明这道仿熊掌的照片也流传出来。
    不少人看到照片第一时间都差点以为,冯正明是不是违法了?
    实在是冯正明做的样子,就是太像百熊掌。
    可是所有吃过的人都说,第一口吃了就知道不是熊掌,但味道是真的好吃。
    这就使得不少人更加好奇了。
    有人甚至想要中午到冯正明的餐厅,单独点这么一道仿熊掌尝一尝。
    但被告知了,餐厅中午不做这道菜。
    而且要吃这道菜,必须要提前预约才可以。
    吃一道菜都要预约,着实也让很多人大开眼界。
    这也一下子让之前那些人说,冯正明太过刻意讨好食客出现了反转。
    “哈哈哈,你们说冯状元刻意讨好顾客,现在好了,顾客上门点菜被拒绝了。”
    “还说人家冯状元没骨气,现在有骨气了,你们又不乐意了。”
    “关键很多人想要吃到仿熊掌,但是吃不到,很急啊。”
    “这才是真正的状元大厨,一道菜让你想吃却又吃不到。”
    很多人看到对冯正明的各种报道,还有冯正明引发的各种讨论,也都是对他越来越佩服。
    一个厨师,能引起这么多的话题讨论,着实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可越是这样,大家反倒越是对冯正明充满好奇。
    冯正明也清楚很多人对自己的好奇,然后他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会和妻子一起带女儿出去玩。
    这就让沪城不少人,往往会在街头上偶然遇到他。
    每次有人遇到他,并且认出他,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的时候。
    冯正明都会微笑回应对方,甚至对方拉着他问一些烹饪问题,他也会耐心给大家讲解。
    有的时候往往会导致,讲着讲着周围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
    一群人就在街头上,在一些小公园里,仿佛是上课一样听冯正明说烹饪。
    面对街头上遇到的人,冯正明通常很少用后厨的用语,都是用很家常的话讲解,把一些看着很高级的菜,用家常的方式教给大家。
    “你们说葱烧海参啊?其实那个菜很简单的,我跟你们说一个特别简单的做法,你们回家买大葱,只用葱白油炸出来后,把葱和油一起蒸,把你们买的海参也放进去一起蒸。
    出来后,你们弄一些鸡汤,加入你们那个葱油,还有大葱以及海参一起烧。
    根据你们的口味调口,烧到汤汁粘稠后,保证做出来的海参味道很好。”
    可能没有人会想到,冯正明会在街头上,跟一些家庭妇人,一些大妈、大娘聊怎么在家做葱烧海参。
    但是他的这种讲解,却让很多人觉得很有趣。
    比如他还会教大家,切肉丝的时候切不好,可以把肉买回去先冻一下。
    还有像是各种肉类要烧的比较嫩软,可以放弃焯水的过程。
    “你们回家淘洗一下后,用清水泡上2小时,之后就再淘洗一下,然后其实不焯水也一样不会有什么血沫。”
    冯正明的这种街头偶遇被问了,就给人家讲解烹饪的行为。
    自然是让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喜欢,好多人都觉得他这个大厨特别平易近人。
    然后这些人去老洋房餐厅吃饭,冯正明还会给他们打折。
    真的就是刷个脸,进去冯正明就给打折。
    这也让不少人开始动歪脑筋,想找机会在街头上偶遇冯正明。
    结果一些动了歪脑筋的人,发现他们偶遇冯正明之后,并不能成功在老洋房餐厅刷脸打折。
    能获得冯正明直接打折的人,通常都是和冯正明聊得比较多。
    而且被冯正明判定为确实很喜欢烹饪的人。
    有的人甚至提前准备好问题,故意创造偶遇后问准备好的问题。
    结果自然是被冯正明识破,甚至被他点破对方问题是怎么找到的。
    当然,冯正明在沪城经营着餐厅,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接待不少顾客。
    他还能抽出时间和妻子带女儿逛街。
    主要还是因为提前预订出一个月的晚餐位置缘故。
    因为晚餐都已近提前预定,准备工作要更加轻松一些。
    并且因为晚餐是预订,那么自然忙完约定顾客,餐厅也就可以进行休息。
    如此一来,老洋房餐厅几乎每晚九点多就结束营业。
    有了时间,冯正明除了和妻子带女儿玩。
    就是开车去自己分店里都看看。
    保证每家店经营的稳定。
    同时也会观察一些各家分店今年新进店里的一些人员。
    过完年后,冯正明分店里进了不少的新人。
    都是通过了内部的层层考核,获得到沪城分店机会的年轻学徒。
    能到沪城的分店来,对很多学徒的吸引力非常大。
    不过到了沪城分店里,往往现实会当头给他们一份打击。
    因为沪城的分店生意有些太好,所以沪城分店会更加的忙碌。
    一开始到分店里的一些学徒,多少还有点不适应。
    当然,他们的不适应,实际上是来到大都市,想要见识见识大都市别样繁华,往往上班的时候会走神心不在焉。
    对这种情况,冯正明专门抽出时间,带着他们在沪城游历一番。
    游历后,会很认真告诫他们一些现实。
    “沪城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这里有着太多太多让人眼缭乱的纸醉金迷,但是那一切都是建立在你们能得起那份钱的基础上。
    我不会干涉你们在沪城随意销你们的工资,但我还是要警告你们,千万不要被那些纸醉金迷和你们的虚荣心裹挟。”
    告诫后,冯正明也会让各家分店后厨加强一些管理。
    严格不允许有人随便迟到早退,任何人请假也都需要提前报备。
    人员管理上,冯正明始终还是比较严苛。
    初到沪城的好奇和兴奋,也都会慢慢被生活的现实打磨掉。
    会被选中到沪城分店的人,心性上也还是会更加稳定。
    他们清楚自己到沪城分店只为两件事,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可以学到更好的手艺。
    最终的目标,自然是要成为可以获得更多认可的厨师。
    也会有一些人想着,可以在冯正明的分店里成为掌勺厨师。
    甚至是会梦想,有朝一日可以进老洋房餐厅后厨上灶。
    冯正明安排新学徒的同时,也在沪城店里安排一些新的年轻厨师。
    这也是冯正明在做着一些准备。
    他很清楚,未来进京重开燕喜楼,到时候会需要更多的人手,所以他有想过,要把现在沪城分店的几位掌勺得力干将,全部都调去京里重开燕喜楼。
    那么到时候,沪城的分店也需要有新的掌勺厨师负责。
    所以冯正明从齐鲁分店里,通过内部大比选择出比较优秀青年厨师,让他们到沪城各家分店的后厨里。
    逐步让他们学会沪城这些店的经营,为之后他们接替沪城分店后厨掌勺做准备。
    不知不觉,冯正明过完年回到沪城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
    京城那边两家分店也已经装修完毕,接下来就是两家分店开业的时间。
    冯正明自然专门安排了一番,这次他调了孙海、朱旭和沪城五位青年厨师,以及夏蕙一起负责老洋房餐厅后厨。
    之所以调孙海和朱旭进餐厅后厨,是让他们两个帮助夏蕙镇住场面。
    不至于被沪城五位青年厨师不听从夏蕙的管理。
    这也算是冯正明抬升一些夏蕙、孙海和朱旭他们身份,让他们提前更多接触复杂后厨管理工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