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6章 涪城被围
    第636章 涪城被围
    直到这时候,曹昂、曹仁、司马懿等人的心才算是安定了下来。
    先前司马懿的策略虽然很是靠谱,堪称妙计,可曹昂、曹仁,包括司马懿本人在內,都有些忐忑不安,担心左幕军会有什么奇谋妙想,从而打破自家的如意算盘。
    可现在看来,左幕军应该是黔驴技穷了。
    曹昂等人这才如释重负,虽然成都城中上至豪族,下至百姓,尽皆都是怨声载道,可这与曹军又有什么关係呢?
    我帮你拆迁,为你搬家,与你无关。
    作为东汉末年第一拆迁公司,曹氏干这行已经有好些年了,不论是经验,还是素养都是极其丰富,战绩可查,从徐州到兗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益州地处偏远,不知中原故事,今天,曹昂就来帮蜀中百姓了解一下时事。
    在发现左幕军束手无策之后,曹军再度加快了动作,同时挑唆刘璋宣布成都戒严,实施宵禁,並派出大量曹军骨干盯住了城中各大豪族。
    左幕军势大,勾连地方豪强,里应外合,夜袭夺城的战例可是举不胜数。
    曹氏本身就是夜袭的高手,对此自然不会大意。
    如今城中一百多万石的粮食已经转运走了八成,另有数十万石的军械甲冑、兵杖旗帜,金鼓铁器、车驾布帛,井盐蜀锦、珍宝玩物、霜雪盐等等诸多物资也已经运走了大半。剩下的数量虽然还有数十万石之多,但已经属於可以放弃的代价了。
    在与曹仁、司马懿和杨修进行了商议之后,曹昂重新开始调度起来。
    首先,郫县、灌地、繁县三地的驻军不动,而且还要继续增调兵力。
    如今联军的大部分粮草輜重都已经转运到了灌县,此地为后勤重中之重,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新都,王双所部被调走,前往灌地增援,並回归曹仁建制,同时,黄权所部的四千人则被派出接防新都。
    原本新都是交通要隘,是连通成都和雒城之间的重镇,掌控著金牛道大道,本来是联军东撤的最佳通道。
    只可惜如今雒城被夺,金牛道已断,逼迫联军不得不北上从灌地绕路,而且天府河和金水河的匯聚点又都在灌地,这里自然也就成了联军新的物资聚集地。
    新都城反而变得不重要了起来,成为了次要地区。
    等到灌地的物资完全转运至繁城后,新都就会彻底失去守备的必要。届时,这里距离成都太近,距离繁城较远,反而会成为危险的突出部了。
    曹军这大半个月以来,从成都运走了百万石的物资,其中半数囤积在了灌地,剩下的半数中,七成在繁城,三成在什邡。这个速度可谓是相当之快了,即便曹昂等人心急似火,却也对此挑不出毛病来了。
    在调整完兵力部署后,曹纯为主將,领曹休、李良所部,共计步骑一万一千人,下辖繁城县和什邡县两座城池。
    其中李良乃是李整部下,领一千李家族兵、一千汉中郡兵以及一千汉中教兵,合计三千兵马进驻什邡县,他们的目的是谨守城市,严防雒城左幕军偷袭得手。
    如今曹军对雒城的左幕军兵力也已经有所了解,有四千曹纯部骑军,加上屯驻繁城的曹休领本部四千人马(从益州兵马中挑选精锐整补)在侧翼威胁,雒城守军很难向什邡和绵竹扩张。
    毕竟此刻双方的战线犬牙交错,吕蒙、孙策、全琮攻占雒城,威胁到了联军柔软的腹部,可同样,这也意味著他们此刻也正深陷敌军重围之中。
    曹纯所部的主要任务,便是负责继续向绵竹转运物资,最终將所有物资转运至涪城。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灌地的曹仁本部,领牛金、王双两部人马,另有张绣所部三千骑军,合计一万五千人。
    他们的任务就是守护联军粮草輜重,並在此处由水转路,將物资从船上卸载下来之后,转以大车、独轮车、马骡等运输手段,输送向繁城。
    剩下所有兵马依旧龟缩在成都城內抵御左幕军,为北面转运物资爭取时间。
    以司马懿和杨修计算,最迟再有一周时间,联军便可以隨时撤离成都了,届时粮食、军械、甲冑、油料这些重要的战备物资,以及一些轻便的財货布帛也都已经悉数运走了。剩下的主要是数万石陈粮、数十万石秸秆稻草、木材、垒石、陶土器皿等等物资,都是一些笨重且价值不高,或战备需求很低的物品。
    对於曹军的调度,刘封以及左幕军上下依旧保持著原有的骚扰力度,只是不再冒险,尤其是孙策所部的骑军,更是缩回了雒城城中休整。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又是十天过去了。
    进入五月中旬之后,成都城中的绝大部分的战备物资都已经运送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也都是能够隨时放弃的次要部分。
    只是眼见左幕军迟迟没有主动进攻成都的跡象,曹昂等人也就耐著性子继续转运。只要有成都在手,就能遏制左幕军主力北上,如此一来,北面的转运就会更安全快速。如果有可能的话,曹昂恨不能將所有东西都打包带走,直到物资全部送抵涪城之后再撤出成都。
    这十天时间里,不仅仅是又从成都运走了小二十万石的物资,同时也让大量的物资运继续向东转运。
    不过司马懿却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正想要去找曹昂时,恰好遇到了曹昂派来请他的人。
    司马懿心中一沉,等见到曹昂时,发现对方脸色很是难看,而身边只有杨修一人,曹仁昨日返回灌地去了,不在成都城中。
    一看见司马懿,曹昂顿时眼前一亮,赶紧將手中帛书递给对方:“仲达,涪城被围,左幕军可能也增兵了。”
    司马懿面色沉稳,悄悄鬆了口气。
    涪城被围在他看来,是迟早的事情。
    左幕军如今有兵力上的优势,不在成都附近动手,那势必就会在涪、梓一线出手了。要是左幕军当真引而不发,那司马懿反而会更加忧心了。
    眼下左幕军对涪城动手,威胁联军如今最优的根据地,看起来是一个噩耗,可实际上却让司马懿放下了心来,只是这话却不能对曹昂说。
    “仲达,据李整来信,围城左幕军数量多达两万,而且下营之后,便大举砍伐木材,打造器械,看来是不打算围城了。”
    曹昂神情凝重,间中闪过一丝焦虑。
    涪城之中本有八千李整部曲,外加数千汉中郡兵和教兵。
    因为李典在梓潼尤能坚持,而城外的贺齐所部也迟迟没有发动猛攻,故而李整不但没有出兵为李典解围,反而还抽调了两千部曲和两千汉中郡兵、教兵,分別增援绵竹和什邡,如今城中兵力已不足万人。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万人守城,竟然还会害怕两万人攻城。
    李整可不是庸將,其能力不在李典之下,武力更要比李典还要强出一筹。
    麾下士卒又是追隨李家多年的心腹部曲,还有涪城这样的大城可依,怎么看都应该是固若金汤才对。
    可谁让城外攻城的是左幕军呢?
    配重投石机的名声已经经蜀军扩散至曹军之中,曹军对此颇为警惕。况且涪城城中真正战力较强的只有六千李整本部,汉中军的战力当真是不敢过多倚重。
    “將军,当速遣骑军往援。”
    杨修有些急不可耐道:“涪城绝不能失,將军当速做决断。”
    雒城失守之后,涪城已经是联军手中除了成都以外第一大城了,而且在成都註定要放弃的情况下,涪城不但距离梓潼很近,本身也是大城,能够囤积大量物资和兵马,曹军高级將领一致公认最適合坚守的地方。
    如果涪城丟了,那曹军將会面临极为艰难的局面,要么死守绵竹至繁城一线,要么就乾脆死守成都。
    可不论这两个决定选哪一个,都將远离蜀中西北通道,距离曹操亲率的解围之师要远上四、五百里地。
    寻常情况下,这四、五百里地都得走上十天半个月,更何况眼下还是战时?
    况且局势此消彼长,若是联军主力能够成功带著丰厚的物资抵达涪城和梓潼,不但自身有了坚强依託,还能出兵威胁剑阁后路。
    要知道同剑阁比起来,葭萌、天雄真称不上什么险要了。
    届时,曹操就只需要突破葭萌、天雄两地,甚至都不用面对剑门关,就能打通和曹昂之间的联繫。反过来,若是丟了涪城,那即便能死守绵竹,那曹操也大概率不可能救得了他们了。
    “德祖稍安勿躁。”
    相较於杨修的焦急,曹昂却反而冷静了下来,再度询问起司马懿的意见来。
    司马懿仔细思考了片刻,这才从容开口道:“將军,此时当退,不可再继续眷恋於成都之中了。”
    曹昂听罢,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仲达所言甚是。”
    见曹昂同意自己的看法,司马懿精神大振:“將军,城中诸军早已做好准备,隨时可以撤离成,以懿之见,可命子孝將军分王双之兵前往繁城接防,以子和、文烈二位將军率部驰援涪城。”
    紧接著,司马懿又进言道:“成都城中当留数千可用之兵殿后,焚烧遗弃物资,而主力则儘快北上。待成都主力抵达灌地之后,可放弃郫县,新都,收缩集结兵力於灌、繁一线。”
    曹昂取来地图仔细观看了半晌,终於重重点头,將司马懿的进言照单全收。
    不过末了,他想起一事,询问道:“仲达,那留下殿后之人,汝可有人举荐?”
    对此,司马懿早有成竹在胸,当即请缨道:“懿愿为將军分忧!”
    “什么,仲达你要亲自留下?”
    曹昂一听,登时急了,当即连连摇头:“不妥,不妥,这如何使得。”
    一旁的杨修將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五味杂陈。
    曹昂对司马懿的器重和信任实在是让他心生艷羡,可他也明白,司马懿的军略才能也的的確確远在自己之上。
    犹豫了一下之后,杨修也主动开口劝说道:“仲达,我军撤离之后,成都空虚,已是险境,则一良將殿后即可,君又何必冒险呢?”
    司马懿却是正色道:“將军、德祖有所不知,我非是不明白这些,而是焚毁物资一事,乃我亲自策划,仓促之下转交他人,必不能安然施行,恐生变故。此事极为重要,我军已在蜀中成孤势,又为左幕军追赶,若不能让成都为我等阻住左幕军脚步,恐怕东撤途中折损不小。”
    曹昂、杨修眼神复杂,司马懿所说的话他们自然都明白。
    从一开始,司马懿就强调了转运物资乃是一举两得的计策,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己方坚持的时间和资本,同时也是企图以此来削弱左幕军,最少要拖住左幕军的脚步。
    若是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联军的处境还是相当危险的。可別忘了对於撤离成都这件事情,蜀军上下可都是相当恼恨的。
    即便有刘璋在手,曹昂也不敢担保蜀军中没有人会反水背叛。
    曹昂虽然捨不得让司马懿置身险境之中,可正如对方所说的那样,殿后的事情还真没法交给別人掌总。
    沉默了许久的曹昂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司马懿的进言,只是曹昂紧接著握住司马懿的手,言辞恳切道:“累君涉险,乃我之过,只恨昂无能……”
    说到这里,曹昂几乎沈磊聚下,司马懿、杨修受其感染,也是双目通红。
    又过了片刻后,曹昂收拾情绪,这才继续说道:“史公刘乃我父门客,素来忠勇坚毅,有任事之才,其部久经训练,深服其德,可为君之臂助。除此以外,我再留亲卫两百骑,专司护卫仲达安全,另再留一千亲兵,成都水军一千,小船五百条,以助君等成事。”
    司马懿满脸感激之色,当即大礼下拜,想要拜谢曹昂,却被后者一把抓住,拦阻道:“仲达,须知我在灌地侯军,事成则罢,事若有变,当以保全自身为重,须记得我在灌地侯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