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31.第229章 大案
    第229章 大案
    收到宁国府送来的御膳房点心,薛姨妈满心欢喜。
    儿子上进了,女儿也顺利在宁国府跟着贾家的姑娘和表姑娘们一起读书,一切都按着最好的来。
    “这千层酥味道真好。”
    薛姨妈给女儿拿了一块,“果然不愧是宫里出来的。”
    宝钗:“……”
    看到母亲喜滋滋的样子,她很给面子的咬了一口。
    酥酥脆脆里,带了一种特别的香甜,味道确实很好。
    “女儿听说,皇后赏了沈夫人满满三马车的东西呢。”她道:“除了点心什么的,还有好多各地上贡的衣料、皮毛和内造的首饰呢。”
    “嗯,我也听说了。”
    薛姨妈非常羡慕,“光暹罗进上的一匹流光锦就价值千金。”
    薛家有钱,可是很多东西,有钱也买不到,就算买到了,也不能光明正大的用。
    “更何况,我听说皇后娘娘还赏了沈夫人一盒暹罗进上的红宝石。”
    那随便一颗也有几百上千两银子呢。
    前年甄家嫁女,到处搜罗好东西,她把自己从娘家带去的两颗红宝送了过去。
    薛姨妈很遗憾,又好心疼。
    曾经的王家掌各国朝贡事务,什么好东西不先从他们王家手上过?
    可惜……
    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当年沈夫人走了一步好棋,在皇上最难的时候,去还了国库欠银。”
    王家也欠国库银子。
    这也是薛姨妈死活不愿意回娘家的原因之一。
    “这人啊,没有前后眼啊,早知道这样,这京里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抢还库银的第一名。”
    宝钗:“……”
    她感觉沈夫人能得赏,不止是因为最先还的那些国库欠银。
    只是很多事情,外人并不知道罢了。
    “算了,不说这个了,你今天在那边上学,一切都好吗?”
    儿子学什么都困难。
    女儿学什么都有模有样。
    薛姨妈有时候也很可惜,她的宝钗生错了性别。
    这要是儿子,他们家就一点也不用发愁了。
    “好!”宝钗露了点笑容,“詹先生很有学问,姐妹们也都很好。”
    贾家的女儿如今在这京城是出了名的好。
    跟她们一起读书,以后的关系想来也不会差。
    “我上学的事,您不用操心,倒是当铺那边……”
    “甄家的东西已经被运走了。”
    薛姨妈虽然很是肉痛,却也难得的有那么一份轻松,“好在凤丫头让旺儿过去了看着了,官府的人也都很好说话。”
    幸好离得近。
    这要是在金陵,官府的人进了库房,肯定要顺手牵些羊走。
    “你表姐啊,是个好的。”
    侄女当家,感觉比姐姐当家还好。
    至少侄女这里,她还是长辈,有什么事好生说一声就行了。
    薛姨妈很是感慨,“现在啊,我就盼着你哥哥在学堂能少挨些打。”
    那恐怕盼的过早了。
    宝钗清楚,就要过年了,哥哥应该没完全认命,既然还抱侥幸心理,就不可能沉下心来,好生读书。
    “妈,再有两天就放假了,您不想哥哥再被打,我们就得在他放假的时候,给他补补课。”
    想要按着哥哥学习,就得先跟母亲说好,要不然哥哥一嚎,母亲就拖后腿。
    “到时候,我教他读书,您就到老太太或者表姐那里去。”
    这?
    薛姨妈也知道自己缺点,闻言只有点头的份,“行行行,妈都听你的,不过,好歹是过年,你也不能把你哥哥逼得太紧。”
    “他现在上的是蒙学班。”
    宝钗很是无语,“我只是帮他巩固蒙学班的知识,哪里就紧得起来?”
    哥哥都多大了,上个蒙学班,她娘就好像他受了多大的苦似的。
    “您看看宝玉和林大人家的公子,他们才多大?四书都背了好多。”
    薛姨妈:“……”
    她说不出话来了。
    宝玉和林长安,哪个的身份都不比她的蟠儿差。
    可是,他们父亲都在世。
    只这一点就是不一样的。
    “妈,你若真想为哥哥好,不想他明年上学以后,再天天挨打,就莫要再哄他了。”
    宝钗看母亲这样,只能把话再说重些,“贾家的规矩不会因我们而破,也就是说未来三年,他都得在那里上学呢,您有办法让他不上学吗?”
    没有!
    薛姨妈吓得忙摇头。
    主管贾家族学的是宁国府贾珍。
    凤丫头虽是荣国府的当家奶奶,可她……能为她这个姑妈,对抗贾家的规矩吗?
    她要有这胆子,只怕也早被贾家打出去了。
    “那您说,要不要给他补课?”
    “补吧补吧,你想怎么补,就怎么补。”
    她们母女两个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沈柠也知道罪人庄出事的消息了。
    “也不知道那些王爷们还在闹什么幺蛾子。”
    贾珍叹气,“如今不仅五城兵马司、顺天府倒霉,连刑部那边都有好些人倒霉了。”
    他开动自己平时不怎么动的脑子,道:“娘,您说,是不是那些王爷们在用哀兵之策,想要离开罪人庄?”
    是他先发现京营的不妥,这才报给皇上。
    那些王爷们要是翻身,他们不能拿皇上怎么着,动他……却是很容易的。
    所以这事,贾珍不能不关心。
    “……罪人庄是他们想离开,便能离开的吗?”
    沈柠瞄了贾珍一眼,“而且,你都能想到的事,皇上想不到?”
    意外的干干净净啊!
    沈柠感觉京城还得乱。
    好在他们家有孝,过完年,正月初三就要扶灵回乡了。
    “顺天府董大人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糊弄的。”
    是真的出事了。
    “且看吧!”
    沈柠现在操心的是,是不是该把晋王在哪的消息报给顺天府。
    她在这边纠结,却不知道董孝全在大家都走后,犹犹豫豫的道:“皇上,来之前,臣这边刚查到了一些事。”
    “说!”
    现在的皇帝处在暴走的边缘。
    太上皇病情又加重了。
    虽然被抢救回来了,可似乎是不认人了。
    也就是说,他想在父皇这里得到什么消息是不可能了。
    “晋王可能没死。”
    什么?
    皇帝一下子站了起来,“没死?那他现在在哪?”
    “快过年了……”
    董孝全道:“各处赌馆的生意又火了起来,好些个赌徒,赌的倾家荡产之后,因为还不起银子,还会被打断手脚。”
    他总不能说,我早知道晋王在哪,但装着没看见。
    “臣令人查此类恶性案件的时候,卢捕头发现南城夫子庙那边,有一个乞丐很不对劲。”
    董孝全道:“他断手断脚,不仅脸被毁容,就是嗓子也被毒哑了,卢捕头说,感觉他甚像失踪的晋王。”皇帝:“……”
    “臣原本要亲自去查证的。”
    董孝全欲言又止,“您说,他若真是晋王,臣能不能暂时借着他,顺藤摸瓜,查可能观他后续情况的刘先生?”
    这?
    皇帝的眉头蹙了蹙,“先确定再说吧!”
    真要是晋王……
    “真是他,就依你。”
    皇帝道:“总之,朕一定要知道那刘先生在哪,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如果可以,见死的是没问题的。
    活着……,也得把他的手废了。
    要不然,真是寝食难安。
    “是!”
    董孝全躬身,“臣马上去确定。”
    虽然浪费了时间,但这一会,也只能这样干了。
    皇上可以看不上他的兄弟,可以跟兄弟们动刀动剑,他这个做臣子的……,无论何时何地,对皇家都得保持着恭敬。
    董孝全对他自己的定位很明确。
    半个时辰后,皇帝收到了确定的消息。
    董孝全还在信中描述了,晋王这段日子的要饭情况。
    皇帝看完了信,坐在那里久久没动。
    刘先生够狠。
    这样让晋王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活受罪……
    他叹了一口气,转身就往坤宁宫去。
    今天的事一出接着一出,皇后也很受惊吓。
    与其让她胡思乱想,还不如让她全程参与。
    皇帝很有爱的去跟皇后分享晋王情况的时候,刘先生也从大街上多了的衙役,心生紧迫。
    他老老实实的缩在宁荣街后街干活,却不知道,曾经跟他接头的几个人,已经有两个因为生活习性的问题,被顺天府的人盯上。
    刑部大牢里,被关的甄应嘉也迎来了董孝全。
    ……
    翌日,天空再次飘雪。
    还有三天就过年了。
    贾政的对联还没卖完,他背着东西想要进城再把摊子支应起来,却没想城门口查人甚严。
    来往的行人不仅要查路引,还要被捏脸、拽胡子。
    没了贾家的光环,贾政想要进城,只能跟普通百姓似的,被衙役检查。
    他想了想,到底觉得有辱斯文,返身又背着东西回家了。
    “你到现在卖的有两百文吗?”
    王氏鄙视他。
    真的,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跟这无用的男人,过了这些年的。
    “贾政,你真给珠儿他们丢脸。”
    日子过得苦,王氏满腹怨气。
    有时候她都在想,要不是珠儿明年要考官,就东府沈氏那脾气……,只怕都要他们夫妻的命了。
    如果早死了,她或许也早解脱了。
    “明年的账,你自己还。”
    “我又没说让你帮我还。”
    贾政拎着东西回屋。
    他又何尝不觉得日子过得太难?
    可死……,需要的勇气更多更大。
    王氏对她自己动不了手,他也一样。
    贾政叹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应该另外想法子了。
    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若是能到哪里去做馆,教小孩子或许也可以。
    “贾老弟,贾老弟!”
    村长匆匆而来,远远的就喊人了。
    “村长?怎么啦?”
    “哎呀,没看到你的摊子,我就知道你回来了。”
    村长在王氏也出来的时候,大声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知道南城那边的新鲜事没?”
    他和两个儿子每天都进城找活,可今天……
    “什么事?”
    贾政眉头蹙了蹙,“我今天进城的时候,感觉城门那里的官兵查人查得太狠,就没进去了。”
    “哎呀,你果然什么都不知道。”
    村长猛拍大腿,“这几天你天天过去摆摊,认识那里的乞丐吗?”
    贾政:“……”
    他自己都跟乞丐差不多了,还认识他们干什么?
    不嫌晦气吗?
    “今天官兵查得那么严,就是因为,那里死了一个乞丐。”
    什么?
    贾政心下一跳。
    每年冻死饿死的乞丐多着了,正常是不会惊动官府的。
    “那个人据说还是一位大人物。”
    村长挺替他可惜的,“他死了,连顺天府的董大人都过去了,传说是非常厉害的大人物,他被仇家算计,断了手脚,毒哑了嗓子,还被毁了容。”
    皇帝收到晋王死讯的时候,狠狠砸了一个杯子。
    “那里你不是派人看着了吗?”
    他紧盯董孝全,对他非常不满意。
    查刘先生的路,又这么断了,“你的人呢?”
    “死了。”
    董孝全无奈且沉痛,“他们原本藏在两边的屋顶上,可是今天再去找的时候,都死了。”
    皇帝:“……”
    “皇上!”
    董孝全躬身,“线索断了,臣打算把所有怀疑人员,全都拿到顺天府大牢,挨个排查。”
    放在外面,太容易出事,还不如全拿进顺天府大牢,他亲自一个一个审问。
    “……你都有哪些怀疑人员?”
    “臣昨夜去了刑部大牢。”
    董孝全道:“甄应嘉有甄家的路子。”
    甄家虽然一直在扶晋王,但也不是没有留手。
    “臣已经全问出来了,晋王不仅跟倭国有染,北边的鞑靼和金人,也有点关系。”
    原本他想着,借着过年人多,偷着把晋王拿下问清楚,再把他放回的。
    却不料卢捕头去的时候,他的身子都硬了。
    董孝全也很懊恼,“不过,晋王和两个衙役的死,应该是背后之人,发现您对罪人庄关注太过,心生警觉所为。”
    对方的下一个目标……,有可能就是那位刘先生。
    如果他因为晋王没离京的话。
    所以,如今严查出京人员。
    “……破案子,你比朕有经验。”
    皇帝闭了闭眼睛,“这件事,朕准你便宜行事。”
    没有证据没事,他只要知道那些人在哪,宁杀过,不错过就行了。
    “不论涉及到谁,先拿下再说。”
    蛇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