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9章 读书人的阴险狡诈
    第709章 读书人的阴险狡诈
    有的时候人越是担心什么,其实越会特别想要去完成一些某些东西,就比如他一直都担心老爷子的身体状况,会有时候撑不住,所以他就一直想着要怎样才能够让老爷子活得更久一些,这样的话对于大明王朝来讲其实是比较有利的。
    可是到后来他才明白老爷子的活的质量高不高其实才是真的,就像现在一样,老爷子自己一个人在宫里边,太子朱标虽然孝顺,但是由于有那么多的事务需要他的处理,所以他根本就无法抽出时间来去做那么多的事就只能是任由老爷子一个人孤孤单单。
    七十陈寒看得出来太子坐标一直对老爷子也有一些亏欠,但是国家大事在面前即便自己想要去陪一陪老爷子,老爷子也许根本不可能会给他这样的机会,肯定也会赶他走。
    所以他们父子两个人交流其实也是很丑的,可以看得出来,老爷子一直都想要跟儿子多多交流一下,因为他一直对于朱标这个儿子非常的看重,并且一直都以这个儿子作为自己一辈子的骄傲。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老爷子根本不可能会让太子练一下,在自己面前蹉跎观音,一直都觉得太子殿下必须得要去做一些大事情才行。
    同样的其实老爷子对于陈寒也一样是这种想法,很多时候老爷子一直都希望陈寒能够在自己面前多多聊一些话题,但是呢,又害怕在自己面前多说了这么多,又耽误了陈寒去做大事情。
    这就是老爷子非常矛盾的地方,他其实一方面是希望陈寒能够在他面前多多说些话,多多能够给他一些慰藉,能够让他知道自己在未来那么多人的评价当中,哪一个人对他的评价最高,哪一个人对他评价不好,他有的时候也有这种逆反的心理,但是一直以来老爷子都是以江山天下为主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老爷子即便有的时候很想让陈寒进宫跟他说说话也不会说出来,也不会觉得陈寒必须要这样做,因为在老爷子的心里边大明江山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这些非常矛盾的心理当中,他就不得不去承受那些孤单和落寞。其实在整个天下来讲,能够跟老爷子聊聊天说说话,并且能够不卑不亢表达自己心里面所想的也就只有陈寒了。
    即便是他的儿子太子殿下,有的时候也根本不可能在他面前那么顺利自然的表达心里边所想,因为太子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不可能说出一些违逆的话来。
    所以现在当陈寒和朱幼薇两个人看到朱元璋,带着儿子在湖边散步,并且絮絮叨叨的将自己。一些平日里在普通的宫女太监面前根本不可能说的话全部都给说了出来即便陈晋那么小,根本不知道老爷子到底在说什么,可是老爷子却非常喜欢这么去絮叨。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老爷子一直都是比较孤单的,要不然的话不可能对一个如此小的小孩也能够说这么多话。
    陈寒对朱幼薇说道,“你是不知道在历史当中记在老爷子的话里,永远都会有一句叫做暴君。”
    朱幼薇听到丈夫的话之后,感觉心里边有一根弦突然被拨动,其实她一直都觉得历史书当中对于自己皇爷爷的记载有很大的错误。
    首先来讲,自己的皇爷爷身为皇帝,不可能像普通的人那样仁慈寡断。
    尤其是对于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来讲,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去除掉元朝遗留下来的那些毒瘤,更要把整个大明王朝倒向一个真正的文明。
    如果是其他的王朝的开国者的话,其实不需要像自己皇爷爷那样的焦虑,也根本不需要去做那么多的事情,因为他们可以顺理成章的去接受这一切,因为老百姓们也好官员们也罢,只要习惯了之前的那个节奏,完全不需要去改变什么。
    就像汉朝的刘邦灭掉了秦朝之后他当了皇帝要改变什么不需要,只需要像一个裁缝一样缝缝补补就行了。
    大体的框架秦朝早就已经给汉朝准备好了,这就是前朝的遗泽。
    而后面的隋唐以及两宋都是如此,隋唐虽说也接受到了很多的五胡乱华之后的那些一个乱七八糟的异族的东西,可是要明白的是在经过了几百年的融合之后,其实隋唐继承下来的依旧是属于汉武民族的主要的部分。
    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去改变什么,他们根本不需要去着急,他们根本不需要像明朝这样去大刀阔斧的去改革变法。
    朱幼薇其实很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丈夫为什么自己的爹,为什么自己的皇爷爷一定要支持自己的丈夫去改革变法,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吗?不是的,是因为前面遗留下来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如果不去做出改变的话,那么大明王朝的根基就会不稳。
    隋唐到两种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改变什么,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去面对异族统治,而元朝统治之下的大明王朝之前的中原根本就是两个文明之间的一种对抗,所以说元朝也进行了一点点的汉化,但是大部分的制度还是依靠元朝的制度。
    甚至由于元朝之前的蒙古帝国已经接触到了其他的文明,所以他们根本对于中原文明有强烈的排斥。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的统治看上去好像很稳固一样,但是其实对于中原王朝的老百姓们来讲,简直就是一些异族人来统治自己。
    甚至用一些异族的生活习惯以及其他地方的文明来统治自己,所以说看上去已经开始在慢慢融合,但是骨子里边大家伙其实还是有些不一样。
    所以明朝接手过来的这么一个摊子其实很是不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的皇爷爷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话,不进行清理的话,那就相当于把整个元朝的那些一个非常遗憾的东西全部留了下来。
    到时候整个大明王朝会变成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没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之下负责,也就只有让自己的皇爷爷去背这个锅,那这个锅能背得起来吗?
    这个锅是根本背不起来的,是因为什么很简单的一个原因,不管你作为开国皇帝也好,还是你后期的皇帝,如果没有把这些个东西全部改变过来的话,后代子孙们根据元朝游牧民族的习惯性生活怎么活得下去?
    而汉民族子弟没有了自己的文明的话,那怎么能够再一次伟大起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矛盾,所以在这个矛盾面前,老爷子能怎么办?那就只能是大刀阔斧的从这一具躯体当中将全部的辅助都给剔除下去。
    因为纵观整个王朝的更迭来看,大部分时候其实中原文化之旅躯体上面还躺着前朝遗留下来的那些骨骼和机体。
    可是因为骨骼跟躯体并没有进行完全的腐化,所以他们不需要去剔除掉,只需要将创伤地方进行治理也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去改变什么,也没有那么多的基础,但是明朝继承。下来的元朝不一样,元朝已经用遗嘱将整个中原文明的躯体给污染的不行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要做的就是整个躯体来一遍淘洗。
    而自己的丈夫也好,自己的爹自己的皇爷爷也罢他们做的这些事情,就是在永汉民族自身的这些一个底蕴去慢慢的改良那些个曾经被元朝污染的躯体。
    他们的亲人朋友被。杀被流放心中有一股怨气,于是他们虽说不敢名正言顺地把骂自己皇爷爷的话写进书当中去,但是他们却会利用影射来把自己的行业塑造成一个暴君倾向。
    对于那些一个读书人的手段,其实朱幼薇一直都了解,正因为了解,所以才会那么的厌恶。
    就像她现在非常担心自己的丈夫,也会被那些文人抹黑一样,其实她已经能够想象得到那些一个文人之所以要抹黑自己的丈夫,就在于自己的丈夫在改革变法当中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
    而自己的皇爷爷之所以会被那些文人污蔑成一个暴君,之所以会根本不把真实的原因给写进史书当中去。
    根本不去分析自己还原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亲人或者他们的萌生顾虑,又或者说是他们本身就已经遭受到了剔除腐肉之时受到的一些排挤。
    朱幼薇想到这些不由的看着自己的皇爷爷,看着自己的皇爷,跟自己的儿子聊的那么的欢快,看着自己的儿子跟着自己的皇爷爷那么的开心的模样,非常愤怒的说道:“那些读书人那些迂腐文人,根本就不会去看一看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就胡写瞎写。”
    陈寒听到妻子的话之后,微微一笑:“娘子你这就错了。他们难道会不知道这些原因吗?
    “其实他们很清楚,可是为什么不写就在于他们要用春秋笔法,直接将这些罪过直接将那些不甘心全部塞进自己写的书当中去。
    “这样后人看了之后根本不可能去考虑。当初为什么陛下要这么去做,他们只知道陛下为了推动改革杀了那么多人。”
    朱幼薇听到丈夫的话之后点点头的确如此,其实正如有句话说得好冤枉你的人,其实比你更明白你有多冤枉,可是他们却依旧要这样做就在于良心泯灭,利益所为。
    陈寒再次说道,“其实这就相当于什么当年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杀的到底是什么人大家其实都明白。
    “所谓的儒生不过是那些欺骗秦始皇的读书人而已,烧的那些书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四书五经,而是一些不允许在市面流行的个人的诗集也好创作也罢。
    “真正的农书,真正的四书五经等经典没有焚烧,可为什么儒生依旧要把秦始皇塑造成那么一个暴君呢?”
    朱幼薇这个时候听到丈夫的话也饶有兴趣的问道,“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陈寒给自己的气质解释起来,“首先第一个是因为秦朝是法家思想,儒家思想根本被秦朝不屑一顾,这是第一仇恨。
    “第二汉朝自从推行了独尊儒术,儒家必须得要把自己的自身地位抬高,首先怎么提高,那就是迎合政治需要。就是迎合汉武帝又或者汉朝的需要。
    “他们要把秦朝塑造成一个腐败的肮脏的王朝,要把秦始皇塑造成一个杀人放火,不把百姓当人看的暴君,这样才能够凸显出汉朝的天命所归,汉朝的光明伟岸。”
    朱幼薇闻言觉得非常有道理,因为在秦朝以及秦朝之前,儒家其实并没有真正成为鲜血,甚至一度被到处贬低。
    尤其是孟子提出来的名贵君亲的说法更是让国君们对儒家的学说嗤之以鼻。
    接着陈寒再次说道,“另外就是那些儒生们需要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需要把自己。儒家学说在之前之所以不被重视的缘故归咎于被法家思想的无端打击或者说污蔑。
    “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众人明白儒家。在秦朝也很有市场,在秦朝之前也很光明伟大,这样才能够抬高自身身价,他们要通过抬高儒家的身价,来抬高读书人自己的身价。
    “而类比于为什么一定要将陛下塑造成一个暴君呢,就在于他们希望通过史书以及笔记甚至野史,来将陛下塑造成一个打压读书人肆意妄为的暴君,从而一方面可以将书生误国以及文人内斗导致亡国的原因,直接归咎于皇帝本身甩掉自己的罪责。”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