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空军佬
隆庆六年,秋。
天津卫码头上旌旗招展,龙舟并列。
大明隆庆皇帝陛下朱载坖负手立于岸边,目送着那艘即将载着他亲弟弟景王朱载圳,远赴南冥洲的宝船。
海风拂面,带着咸湿的气息,吹动他明黄色龙袍的下摆。
“陛下,时辰已到,该启程了。”
司礼监太监孟冲躬身提醒。
朱载坖微微颔首,目光却未从船上移开。
景王妃正扶着船舷,红着眼眶回望京城方向。
她身旁的景王朱载圳倒是神色平静,只是时不时望向皇宫方向——那里有他唯一的牵挂世子朱翊锺。
但他也很清楚,世子在京师才是最好的安排,毕竟现在的朱翊锺还是太小了,而且他还是当今皇上的亲生血脉,有皇上照顾,肯定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所以,朱载圳是很放心自己儿子留在京师的。
“孟冲,世子安置得如何了?”
朱载坖低声问道。
“回皇爷,景世子殿下已入住东宫偏殿,与太子殿下同吃同住,东宫的先生们也已开始授课。”
朱载坖嘴角微扬。
将景王世子留在京城,是他这盘大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作为穿越者,他太清楚海外封藩若不加控制会有什么后果。
世子就是拴在那些野心勃勃藩王脖子上最牢固的绳索。
而且,他留下世子,也是为了给其他藩王打个预防针,以后他们想外迁封藩,也得按照这个流程走。
“起锚——”
船上传来洪亮的号令声。
巨大的宝船缓缓离开码头,岸上礼炮齐鸣。
朱载坖抬手示意,鼓乐声戛然而止。
“景王弟!”
朱载坖突然高声喊道,声音在海风中格外清晰,“此去南冥洲,山高水长。朕赐你九锡,许你开府建牙,望你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勿负朕望!”
船上景王跪地叩首:“臣弟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恩!”
朱载坖满意地点头。
九锡之礼,本是天子赏赐功臣的最高荣誉,如今却成了他引诱藩王们出海的最佳诱饵。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这些被圈养在封地的藩王们最渴望什么,那就是实权!
宝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运河拐角处。
朱载坖转身,对随行官员道:“回宫。”
龙辇上,朱载坖闭目养神。
历史上的朱载坖帝在位仅六年就驾崩,而他却活蹦乱跳,还有大把时间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
朱载圳离开了。
朱载坖也回銮了。
但是有的人,却在这个时候心动,也开始行动了。
西苑勤政殿。
送走了景王之后,朱载坖也难得的过上了几天舒服的日子。
“皇爷,周王府长史求见,说是代表周王向陛下请安。”
孟冲轻声禀报。
朱载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鱼儿开始上钩了。
“告诉他,朕今日乏了,改日再宣。”
朱载坖故意顿了顿,“不过.可以透露给他,景王在南冥洲将拥有三卫兵马,自行任免官员,征收赋税,只需每年向朝廷进贡即可。”
“奴婢明白。”
孟冲会意退下。
朱载坖悠哉的继续靠在南海子前的躺椅上,旁边放着一杯刚刚烫好的茶水。
作为穿越者,朱载坖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沉淀准备,即位后,朱载坖又大力整顿军备,再大力发展水师,征服倭国、控制马六甲,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现在只要景王能在南冥洲发挥出更好的带头模范作用,那么那些耗费朝廷大量禄米的藩王们,就可以一个个“请”出大明,并让他们自己个支付自己个的迁藩费用。
朱载坖喝了一会儿茶,也钓了一会儿鱼,虽然是最后空军了,但朱载坖的心情也没有被干扰的。
而是继续吩咐旁边的小太监,让他们继续往南海子里打窝。
然后朱载坖就起身离开了这边,去到另外一边活动身体去了。
朱载坖转了一圈,也回到了勤政殿内。
又看着案上摊开的世界地图,这是他根据自己穿越之前的一些记忆画出来的,同时也参考了不少这个时代能到的其他地图做了参考。
而且,为了这些地图的准确性,朱载坖也下旨钦天监开始测算经纬度,并以京师中轴线为本初子午线一度。
朱载坖看了一会儿世界地图之后,也忘了钓鱼的事情。
朱载坖头也不抬的,对着殿内伺候着的太监吩咐道:“宣内阁,军机处觐见。”
殿内的小太监听到皇帝陛下的吩咐,立刻去内阁和军机处传旨了。
不多时,两个班子的大臣就一起联袂而来。
内阁首辅高拱与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李春芳两人领衔走在前面,他们后面也都跟着各自的副手,以及同阁同处成员。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
朱载坖示意高拱,李春芳他们免礼起身,而后又给了殿内伺候的小太监们一个动作,让他们搬些椅子过来,给高拱,李春芳等人坐下。
待到高拱,李春芳他们谢恩后,朱载坖也落在了他身后的御座之上。
朱载坖看着他们说道,“景王已启程赴南冥洲,诸位先生以为其他藩王会作何反应?”
李春芳先回道:“陛下圣明。臣听闻周王、楚王近日频繁派人入京打探,显是也动了外迁封地的心思。”
赵贞吉在其后,也立刻补充道:“不止周、楚二王。秦王、晋王、蜀王等也暗中联络,询问海外封藩事宜。”
朱载坖呵呵笑道,“这才对嘛。如果他们都无欲无求了,那就该朕反思了。”
朱载坖笑完,高拱这边的内阁成员显然是有些其他的想法了。
高拱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起身拜道:“陛下,此事臣觉得还是不能操之过急了。”
“怎么了?”
朱载坖微微一笑,看着高拱问道。
高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近来朝中多有非议,认为赐藩王九锡实权,恐生后患。担心将来的外藩之王,过了数代之后,就会滋生骄纵之心。”
朱载坖又是呵呵一笑,看着李春芳道:“李先生,你给高先生说说封藩的道理。”
李春芳起身一拜,而后就看着高拱,以及高拱后面的张居正,海瑞等内阁成员。
李春芳走到朱载坖殿内一副挂在旁边架子上的世界地图前面。
李春芳道:“高阁老你们的担心多虑了。”
说罢,李春芳就又指着身后的世界地图说道:“诸位请看,这就是当今我们发现的世界!这世界何其之大!何其广阔!我大明虽有天下,但这天下,与这世界一比,也不过一隅而已。”
“如果我大明不能因势利导,借宗周分封之旧制,将诸藩封建海外,成为大明屏障,待到这些无主之地,成为了他人的殖民之地,进而又对我大明形成包围之势。”
“那么到了那时,你我皆为罪人!”
“所以,当今之时,不应考虑太多杞人忧天之事。且我大明现在无论军事经济等,皆都有独步世界之势。”
“就算是未来外藩强大,他们也不得不依托大明故国所提供的帮助和武器,要不然,就靠他们分封出去的那些土地人口,还想在数代之内追上大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且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外藩想要培养出足够的人才,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没有足够强大的文化底蕴,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诸位不用纠结担心过甚,只需要顺从现如今的世界大势,浩浩荡荡的将大明的文明和语言文字等,先一步推至整个世界,这才是重中之重!”
高拱和张居正,海瑞等内阁成员们,在听到李春芳这些话后,也都不由面面相觑起来。
显然他们是没有思考到这一步。
不过这也不怪他们,他们现在身在内阁,考虑的当然都是以大明为主的所有内在好处。
因此在目光上有些短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现在的世界,并不像朱载坖穿越后的世界那样,有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所以在高拱等人的潜意识里,大明就是天下无敌,是不能为自己埋下任何隐患的。
可是有时候,这些隐患就算是自己不埋,也不见得外人不会这么做。
万一错过了机遇,还是让泰西那帮人,占据了世界的优势,到时候,大明就算是把肠子悔青,也不见得能够再抢回多少的好处了。
而且,李春芳的这个格局肯定也不是转瞬之间就成长起来的。
这些话肯定也都是朱载坖曾经说过的。
只是当时说的时候,对象只有军机处,而没有内阁。
所以,高拱他们有些认知上的缺失,也是在所难免的。
“陛下雄才大略,臣等钦佩。”
高拱,张居正,海瑞等内阁成员起身对着朱载坖一拜
接着高拱又斟酌着词句,“只是藩王外封,若不加约束.”
“所以朕留下了景王世子。”
朱载坖意味深长的说,继续说道:“每个外封藩王,都必须留下世子或嫡子在京。他们若安分守己,世子自然平安;若有异心”
话未说完,但意思已明。
张居正暗暗心惊,皇帝这一手可谓老辣至极。
“陛下圣明。”
高拱这次是真心叹服,“如此一来,藩王们既得了实封之利,朝廷又无后顾之忧。”
朱载坖满意地点头:“不仅如此。朕不会从国库中拿出一分钱资助他们出海。想要实封?自己筹措资金、招募人员!朝廷只提供航海图和必要的保护。”
张居正眼睛一亮:“妙哉!如此一来,藩王们消耗自身财力开拓海外,朝廷坐享其成。且他们开拓的疆土,名义上仍属大明。”
“正是此理。”
朱载坖抚掌笑道,“所以朕今日召你们来,是要你们放出风声——海外封藩名额有限,先到先得。特别是那些富庶的'好地方'”
高拱立刻会意,“臣等明白。周王富甲一方,楚王也不遑多让.”
“还有蜀王。”
张居正补充,“蜀地物产丰饶,蜀王府积累颇丰。”
这个时候高拱张居正他们都跟报菜名似的,将有钱的藩王都说了一遍。
朱载坖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微微笑道:“让他们争去吧。朕只要坐收渔利即可。”
东宫,太子朱翊正与景王世子朱翊锺一起听讲。
东宫侍读申时行正在讲解《论语》,两个孩子端坐听讲,态度恭谨。
殿外突然传来太监的唱名声:“皇上驾到——”
所有人立刻跪地迎驾。朱载坖大步走入,挥手示意众人平身。
“你继续授课,朕只是来看看。”
朱载坖在旁坐下,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朱翊锺身上。
这孩子长得像他的父亲,当然也更像他,毕竟这可是自己的种。
而且这孩子的性格也很沉稳,朱载坖也很满意。
自景王离京后,朱翊锺不哭不闹,每日认真读书习武,表现得异常成熟。
课毕,朱载坖单独留下朱翊锺。
“锺儿,想你父王吗?”
朱载坖和蔼地问。
朱翊锺恭敬地回答:“回皇伯父,想。但父王是为大明开拓疆土,侄儿为他骄傲。”
朱载坖暗暗点头。这孩子被教育得很好,懂得分寸。
“你父王去的地方叫南冥洲,那里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矿产。”
朱载坖拿出一本图册,翻开给朱翊锺看,“将来你及冠后去那里,会看到一个繁荣昌盛的景藩国。”
朱翊锺眼睛发亮,很是天真的问道:“皇伯父,那里真的有无尽的草原和金矿吗?“
“不止如此。”
朱载坖笑道,“还有我大明未曾见过的奇珍异兽。”
朱载坖又指着图册上画的袋鼠和考拉,“这些动物,只有南冥洲才有。”
孩子终究是孩子,朱翊锺完全被这些新奇事物吸引住了。
“那皇伯父,侄儿能早日去南冥洲吗?”
朱翊锺期待地问。
朱载坖摸摸他的头:“等你长大,学成本领再去。朕会派最好的老师教你航海、军事、治理之道,让你成为比你父王更出色的藩王。”
看着朱翊锺兴奋的样子,朱载坖心中暗喜。他要培养的不仅是一个藩王世子,更是未来大明控制海外领土的重要棋子。
等这些世子们继承藩国时,将完全接受中央朝廷的领导——这才是他海外封藩战略的终极目标。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