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8章 圣祖之号
    勤政殿内。
    朱载坖呆坐在龙椅上,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一封未动。
    殿内炭火烧得极旺,朱载坖却觉得混身发冷,仿佛是得重感冒一样,但是他却感受不到一丝身体上的痛苦,只有心里依然伤心难过着嘉靖皇帝离开的事实。
    虽然,对于这一天的到来,朱载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可是真的等到了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朱载坖才发现,自己所谓的准备,不过就是一场自我麻醉的心理暗示吧。
    如果时间能够回溯到了二十多年前,他初穿越到这个时候时代的时候,如果他能一直保持着初穿越的心态看看待嘉靖皇帝的话。
    那么朱载坖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难过了。
    毕竟那个时候的他,对嘉靖皇帝可以说没有多少情分可言的。
    嘉靖皇帝的生与死,对于那时的他而言,可就跟刚刚死的庄敬太子一样,就是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而已。
    可是有了二十多年的经历之后,朱载坖与嘉靖皇帝之间的父子感情,也渐渐的从陌生走向了真实,并且朱载坖也真的切实的感受到了嘉靖皇帝一直以来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要不然,就以他当初刚刚穿越而来的中二性格,以及所做的那些事情,肯定不会得到嘉靖皇帝的一丝纵容,甚至还会严厉斥责和处罚他。
    但是那个时候,无论他做什么,嘉靖皇帝都仿佛是没看到一样,就这么默默的纵容着他,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孟冲瞅着案几上小厨房精心准备的膳食早已凉透,心里也不禁担心着。
    作为在朱载坖身边伺候了一辈子的大伴太监,他还是头一次见到朱载坖这样。
    孟冲的心里也难受极了,他不想朱载坖一直这么的伤心难过。
    “皇爷,您已经一天一夜未进水米了”
    孟冲跪在阶下,声音哽咽的看着朱载坖。
    朱载坖恍若未闻,目光空洞的望着殿外的飘雪。
    嘉靖皇帝走了。
    那个他曾经畏惧、不解、甚至腹诽过的道君皇帝走了。
    朱载坖这一刻才发现,原来不知在何时的时候,嘉靖皇帝在他心里已经有了真正的父亲重量。
    所以,此时此刻的朱载坖心里有多么的难受和痛苦,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皇爷您说句话呀,太子殿下和百官都在殿外候着他们都无比的关心您啊。”
    孟冲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掉落下来,像是止不住的大雨。
    朱载坖缓缓的反应过来,看向孟冲。
    声音嘶哑的不像是自己一样,“让他们都回去,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朱载坖的声音虽然也让人无比的担心,但好歹也算是有回应了。
    孟冲在听到这句话后,也连忙说道:“皇爷,您先吃点东西吧。”
    朱载坖缓缓点头,然后又挥挥手,继续示意孟冲退下。
    孟冲见朱载坖这样,心里又难受又无奈,但也没有办法,只能乖乖退下。
    在孟冲退下之下,朱载坖也终于缓缓起身,动了起来,走到了窗前。
    朱载坖看着外面的雪无声地落在南海子的白色冰面上,除了远处的红墙,天地都是一片的素白,就仿佛是朱载坖现在的心情。
    朱载坖望着湖面的视线渐渐模糊,他脑海深处的记忆,此刻也如潮水般涌来
    他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那时候的他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还鬼叫着要给孟冲一拳,但最终却被绑了起来。
    后来见到李时珍时,朱载坖也是惊为天人的崇敬,一下子就把自己王府的钱财都大手一挥的送给了李时珍。
    后来在渐渐的了解之后,朱载坖才发现自己做的不是梦,而是真的穿越了。
    但在那个时候,朱载坖虽然很满意自己的王爷身份,但同时也对那位变成了自己便宜老爹的嘉靖皇帝,充满了腹诽和嘲讽,以为嘉靖皇帝就是一个醉心权术,一心修道,不顾天下苍生死活的昏君。
    可随着后来的了解,随着后来一桩桩一件件事情的发生,渐渐的朱载坖也扭转了他的固有印象,开始认真的思索和接受嘉靖皇帝的存在。
    记得自己穿越而来的第二年,正是嘉靖二十八年,俺答汗率十万铁骑突破长城,直逼北京。朝堂上一片慌乱,有大臣竟提议迁都南京。
    当年早就知晓这一切的朱载坖就提前出了城,到了他所创建的顺义产业园内,仗着他对历史的预知,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组织起来的部队,并夺了前来护卫顺义产业园的冯保兵权。
    带着轻装简从的骑兵,就直奔黄榆沟,埋伏了一波从这里偷袭过长城的俺达大军。
    那时的他能成就如此功绩,不可谓是不幸运。
    要知道在古今的战场上,从来都没有必胜之战可言。
    但当时朱载坖就是靠着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迷之自信,完成了这一波不可能的逆天操作!
    随后嘉靖皇帝在得知在外领军打胜仗的人,正是朱载坖的时候,他也赶紧的为朱载坖遮掩身份,并派遣了更多的京营部队过去支援,让朱载坖掌握了京师内外最重的兵权!
    可以说,这些操作,若没有当初嘉靖皇帝的信任和支持,就算是朱载坖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节节胜利!
    后来,赢了俺达之后,朱载坖功成身退,同时心里也在忐忑不安着。
    但是嘉靖皇帝会问他擅自调兵的罪过,可是最后他不仅没有被问罪问责,反而还被委派为犒赏大军胜利的负责人,在武英殿与文武百官等一同庆贺和宴请了京师保卫战的有功之臣!
    而且,更让朱载坖没想到的是,嘉靖皇帝居然还重重赏赐了他的假身份,不仅为那个功成身退的假身份,赐了名,而且还封了侯,加了功臣名号。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朱载坖是真的万万没想到,嘉靖皇帝会这样。
    再后来,随着顺义产业园的越做越大。
    渐渐的也有人弹劾起来,裕王与民争利的事情。
    可是那个时候的朱载坖却天真以为,自己的产业园内有黄锦的股份,谁来告都不好使。
    所以,他也就这么有恃无恐的继续扩大着顺义产业园的影响力。
    但是到后来,朱载坖才明白,这些弹劾之所以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和效果,就是因为嘉靖皇帝在后面帮他默默兜着底。
    所以,即便是他当初的事情做出的风头有多大,最后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想到这里,朱载坖的心中又泛起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当年自己怎么就那么笨呢?
    想遍了所有的人,也想遍了自己,就是没有想到嘉靖皇帝的身上。
    再后来,随着京师特区的设立。
    随着大明联储的出现。
    也随着朱载坖势力日益的增长,嘉靖皇帝也终于赐予了朱载坖监国之权。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朱载坖的监国之权,好像只是做作样子,只在自己的王府里看看司礼监和通政司送来的各种奏疏。
    但随着日子的增加,朱载坖的监国之权,也开始由虚转实,来到了只有太子才能上课学习的文华殿里监国称孤。
    所以在那个时候,朱载坖也开始渐渐的反应和重新思索着嘉靖皇帝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嘉靖皇帝对自己的心思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载坖仿佛是突然明白,嘉靖皇帝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刻意营造自己的神秘感,也不是在将自己的儿子当做权术平衡的棋子。
    而是在用独特的方式培养他!
    并且不过多的干涉他,让他一步步的在实践中成长着。
    就连那“二龙不相见“的谶纬之言,如今想来也是嘉靖皇帝的一片用心良苦。
    嘉靖迷信道教,深信“二龙相见必有一伤“,在死了那么多的儿子之后。
    所以他才不得不刻意减少与儿子的见面,他这种不见不问不管,不是不爱,而是怕万一这句谶纬真的再次应验,相克伤及到自己或儿子!
    朱载坖想着这些过往的事情,不禁泪流满面。
    他回想起这二十多年来,每次自己遇到困难,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助力;
    每次犯错,总能得到宽恕;每次冒险,总能化险为夷这一切,原来都是嘉靖皇帝在暗中守护和暗中支持。
    “皇爷!皇爷!”
    孟冲的惊呼将朱载坖从回忆中拉回。
    朱载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身上的孝服前襟尽湿。
    “备驾,朕要去万寿宫。”
    朱载坖突然如此道。
    孟冲闻言大惊,连忙道:“皇爷,太上皇的灵柩已移至乾清宫”
    朱载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朕知道!朕要去再看看太上皇最后住过的地方想找一找太上皇存在过的痕迹。”
    朱载坖的话,也让孟冲沉默了。
    他知道这是朱载坖不可更改的意志!
    于是乎,孟冲也连忙动了起来,为朱载坖准备肩舆,但当肩舆准备好了之后。
    朱载坖却并没乘坐,而是选择了步行。
    他从勤政殿出来,一路步行朝着万寿宫而去。
    孟冲和侍卫们,也都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朱载坖踩着雪,终于走到了万寿宫这里。
    此刻的万寿宫已经算是人去楼空了。
    只有几个还守在这里的小太监,其余的人和侍卫,也都已经撤走了。
    毕竟现在的万寿宫,已经不再是太上皇的寝宫了。
    它已经变成了一座普普通通,没有任何特殊的宫殿。
    但是朱载坖在走进万寿宫的宫院时,看到万寿宫内熟悉的一切,这一瞬间仿佛又像是回到了日常时候,他来看望嘉靖皇帝时的日子。
    朱载坖继续朝着万寿宫里面走去,这一路上所有见到他的小太监们也都不敢出声,默默的跪在了一旁的地上,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
    而朱载坖也仿佛是没有看到他们的存在一样,径直的就路过了过去。
    终于在朱载坖跨过万寿宫的殿内,走到万寿宫内的精舍前面的时候,他望着精舍里面的一切。
    这才发现,这里再不见那道仙风道骨的清瘦身影了。
    朱载坖又走到嘉靖皇帝常坐的蒲团前,他伸手触摸着这个蒲团,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温度.让朱载坖感觉很是温暖。
    而后,朱载坖又走到了精舍内的书案前,看着书案上上面整齐摆放着的一本《道德经》,以及嘉靖皇帝日常所用翻阅的一些其他书籍。
    朱载坖的眼泪又一次模糊了视线。
    他知道从今以后,这些书本再也等不到它们原来的主人来翻阅它们了。
    朱载坖伸手动了其中一本,一张藏在夹页里的便条就掉了出来。
    朱载坖拾起便条,赫然发现里面正是一句嘉靖皇帝写给他的一句话。
    「三儿:我知你终会明白。江山托付于你,吾心安矣。——父字」
    看到这简单的十几个字,更是让朱载坖泪如雨崩,忍不住呜呜哭泣起来。
    他知道从此以后,嘉靖皇帝再也不给他留下任何一句只言片语了,而这张便条就是最后一句,也是唯一的一句了。
    “父亲!儿子不孝儿子明白得太晚了”
    朱载坖自责自己当初为何要对嘉靖皇帝一直心存芥蒂,想着嘉靖皇帝的种种不好,腹诽着嘉靖皇帝修仙问道的事情。
    现在所有的疑惑、误解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那个看似冷漠的父亲,一直在用最深沉的方式爱着他,给他自由成长的空间,又暗中为他遮风挡雨;严格要求他为君之道,又宽容他的每一次冒险.
    孟冲等太监跪在殿外,听着里面皇帝呜呜哭泣的声音,无不垂泪。
    他们从未见过这位沉稳的帝王如此失态。
    哭到无声,朱载坖终于缓缓起身,将那张纸条珍重地收入怀中。
    他最后环顾万寿宫,轻声道:“爹你放心,儿子定会让大明再次伟大,成为这个世上绝无仅有的庞大帝国,让她光明照耀古今!”
    走出殿门,朱载坖已恢复帝王威仪,只是眼角仍带着泪光。
    他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雪落在脸上,冰凉如父亲最后的抚摸。
    “传旨,朕要亲自为太上皇拟定谥号。”
    朱载坖对孟冲说,“内阁礼部所拟的'世宗'太过寻常,朕要为太上皇上'圣祖'之号。”
    孟冲大惊:“皇爷,这.这.这.”
    朱载坖目光坚定,认真说道:“太上皇功绩卓越,开海禁、平倭寇、收蒙古、续大典直追成祖之功!”
    “且上皇又以宗藩入嗣大统,才始有朕之大统帝系传承,当为祖宗,享万世不祧之祀!”
    这一刻,朱载坖的态度也鲜明强硬了起来,他这么做出了要弥补自己年轻时候对嘉靖皇帝的误解之外,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强化自己的法统权威!
    所以,即便是此议的议论声浪再大,朱载坖也会将嘉靖皇帝的地位高高抬起,以衬托他地位的稳固和权力的无限!
    ——————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