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0章 三藩求封
    隆庆七年三月初六,北京城。
    嘉靖皇帝的大丧终于结束,梓宫入葬永陵已有七日。
    紫禁城内,素白的灯笼尚未撤下,宫人们仍穿着素服,但朝堂上下已隐隐透出一股新生的气息。
    卯时三刻,天还未亮,朱载坖已经醒来。
    作为穿越者的他,二十多年来早已习惯了大明朝的作息。
    朱载坖轻轻推开雕的窗棂,望着外面飘落的樱,嘴角微微上扬。
    “皇爷,快辰时了。”
    司礼监太监冯保轻声在门外提醒。
    现在的冯保也从南京回来了,成为了司礼监太监中的一员,并且也成为了朱载坖身边的随侍太监。
    “进来吧。”
    朱载坖收敛了笑容,转身时已是一副肃穆神情。
    冯保领着八名太监鱼贯而入,为皇帝更衣梳洗。
    朱载坖展开双臂,任由他们为自己穿上明黄色的龙袍。这件龙袍是新的,昨日才从江南运抵京城。
    按照礼制,大丧过后,皇帝应当更换新衣,以示除旧布新之意。
    “今日有哪些安排?”
    朱载坖问道,声音平静中带着威严。
    冯保恭敬地递上一份清单,小声禀告道:“回皇爷,辰时早朝;巳时接见朝鲜使节;午时用膳后,周王、楚王、秦王三位藩王请求觐见;申时”
    “三藩一起来?”
    朱载坖呵呵一笑,觉得有趣。
    “他们何时到的京城?”
    “回陛下,周王是前日到的,住在会同馆;楚王昨日傍晚入城,暂居礼部衙门;秦王则是今晨刚到,直接递了请见的奏疏。”
    朱载坖心中了然。
    这三位藩王本来是想趁着嘉靖皇帝大丧过来的,但是朱载坖拒绝了。
    因为大明朝就没有藩王为皇帝奔丧的先例。
    而且,即便是朱老四,他当年靖难起兵的时候,也唧唧歪歪说建文不让他为老朱奔丧,就是破坏人伦云云。
    但等到他驾崩的时候,诏书上照样也写着不让外藩进京奔丧的旨意。
    由此可见,显然在大明朝这一代,藩王就是被严重提防的一代,在新老权力交接的事情,他们是决不允许出现在现场。
    否则万一这些也具有皇家血脉,且又威望和地位崇高的藩王们在新帝登基的时候搞事情,那不就会扰乱正常的权力秩序吗?
    所以,有些话不管是说的再有道理,但到了现实的政治前面,都得让路!
    “告诉小厨房,午膳准备丰盛些,朕要与三位周王,楚王,晋王这三位同宗远亲,共进午膳,以叙天家之情。”
    “奴婢遵旨。“
    午时的阳光透过雕窗棂,在的地砖上投下班驳的光影。
    朱载坖端坐在西苑瀛台函元殿内的龙椅上,面前的长案上摆满了珍馐美味:江南的鲥鱼、山东的鲍鱼、广东的燕窝应有尽有。
    不过这些也都是干货,没有什么新鲜的。
    毕竟这些地方到京师路途遥远,活物运输不仅成本大,而且还不好说活的进京的时候,还能不能吃。
    所以,与其贪一口鲜儿,还不如弄点干货靠谱。
    而且现在的大明朝也有了一定的食物保鲜技术(罐头),有些东西确实不想吃干的,也可以用罐头来代替。
    但是朱载坖却不喜欢吃罐头。
    因为在他看来,我特么都是天子至尊了,还特么吃罐头,这脸丢不起!
    三位藩王来到函元殿后,立刻就对着朱载坖大礼参拜。
    朱载坖也细细打量着三藩,周王朱在铤年近五十,体态肥胖,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楚王朱英四十出头,面容阴鸷,举手投足间透着傲慢;秦王朱怀埢最年轻,刚过而立之年,眉宇间却已有了风霜之色。
    这三藩亲王可都是当年太祖洪武皇帝所建之藩,按照民间的说法,这特么可都是出了五服的亲族,根本就不算是一家人了。
    但是天家不同,既然天家要讲情义君臣,又要让太祖的福泽,永远的让他的好子孙们享受下去。
    那么,朱载坖即便是觉得这些个藩王,跟个陌生人一样,也要适当的露出个微笑客气一笑。
    “周王,楚王,秦王,三位远道而来,朕心甚慰。”
    朱载坖呵呵一笑,对着三藩亲王客气的了一句。
    三王连忙起身附和,“得见天颜,臣等亦无比荣幸!”
    随后,朱载坖便摆手开席,和这些几百年都没见过的老亲叙旧起来了。
    酒过三巡,周王朱在铤率先开口,“陛下,先帝驾崩,臣等悲痛万分。现在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臣等作为陛下之亲族,愿为陛下分忧解难。”
    朱载坖放下酒杯,心中暗笑。
    这周王平日里最是吝啬,封地的百姓苦不堪言,今日竟主动请缨,必有所图。
    朱载坖故作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感叹道:“诸位有心了。先帝驾崩,朕心甚痛,这几月来,朕一直都疲于政务,如今才算是得到一丝轻松。”
    楚王朱英放下筷子,起身郑重一拜,“陛下,臣等近日思虑再三,愿效仿景王,移藩海外,为大明守万里海疆!”
    “啪嗒“一声,秦王朱怀埢的筷子掉在了地上。
    殿内顿时一静,连侍立的太监们都屏住了呼吸。
    朱载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正是他等待多时的机会。
    自从成功将景王朱载圳移藩南冥洲(澳大利亚),并赐了九锡之后,他就一直在谋划如何让更多藩王自愿出海。
    “这”
    朱载坖露出为难之色,“海外艰苦异常,景王移藩时,朕就曾再三劝阻。你们都是朕的骨肉至亲,怎忍心让你们去那蛮荒之地受苦?况且诸位之藩,乃是太祖皇帝所亲封,朕岂敢轻动?”
    秦王朱怀埢离席跪下,无比认真忠诚的拜道:“陛下!臣等心意已决!愿以藩国内田亩金银为资,不费朝廷一分一毫,只求为大明开海守土!”
    朱载坖心中呵呵一笑,这三藩总算是上道了,懂得主动提出自掏腰包解决问题了。
    这可比朱载坖预想的还要顺利,所以在这一刻朱载坖的心情也是极好的。
    觉得今天的饭菜都比往日的香了不少。
    但在面上,朱载坖却显出了一副更加忧虑的模样,“诸位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但海外不比中原,一旦移藩,再想回来可就难了。景王移藩之后,想要回来一次,没有个一年半载,几乎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圣祖归天,朕每每想起景王这位唯一在世的骨肉兄弟,心中更是甚为挂念,后悔让他走的那么远了。”
    “陛下仁厚!”
    周王朱在铤也跪了下来,“正因如此,臣等更应分担陛下之忧。臣愿献出封地内良田千顷,白银五十万两,以资移藩之用!”
    楚王朱英见状,不甘示弱:“臣愿献田一千二百顷,白银六十万两!”
    秦王朱怀埢咬了咬牙:“臣臣愿献田一千五百顷,白银八十万两!”
    朱载坖看着三位藩王争先恐后的样子,差点笑出声来。
    朱载坖强忍住笑意,长叹一声:“诸位如此坚持,朕心甚慰。但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思量几日。你们先退下吧。”
    待三位藩王退出大殿,朱载坖立刻命人召来了军机大臣李春芳。
    李春芳匆匆赶到勤政殿之后,就对着朱载坖恭敬一拜。
    “臣首席军机大臣兼太子太师李春芳参见陛下。”
    朱载坖挥手示意李春芳起身。
    继而说道:“李先生,今日三藩联袂请见,你猜他们为何而来?”
    李春芳面露微笑,拱手拜道:“臣想必是为了移藩海外之事。”
    朱载坖呵呵一笑:“不错,除了这事,他们也没其他事能来京师找朕了。”
    朱载坖笑完之后,又说道,“现在他们主动提出要效仿景王,移藩海外,还承诺自掏腰包,不费朝廷一文钱,但是朕觉得还不够。毕竟这三藩可都是太祖皇帝亲封的藩系,已经积累了二百年多的财富,若是这么轻松简单的,就让他们带着这么多的财富离开大明,朕不能接受!”
    李春芳微微一愣,没想到皇帝陛下居然还在想藩王的好处,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呀!
    李春芳沉思片刻,谨慎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让他们去!”
    朱载坖转身,眼中闪烁着精光,“但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多掏银子。你私下透露给他们,景王之所以能在澳大利亚站稳脚跟,是因为了大价钱补贴随行移民和工匠。”
    李春芳会意一笑,立刻就懂了,“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安排。”
    “记住,”朱载坖叮嘱道,“要让他们觉得这是他们自己打听来的消息,不是你主动透露的。”
    “臣谨记。”
    接下来的数日,京师里面暗流涌动。三位藩王各自派出手下,四处打探消息。
    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对准了军机处的小吏和太监们,希望能探听到皇帝的真实想法。
    周王朱在铤最为急切。他在会同馆内来回踱步,肥胖的身躯将地板踩得吱呀作响。
    “王爷,打听清楚了!”
    一名心腹小跑进来,压低声音道,“景王当年移藩时,给每个随行百姓发了二十两安家费,工匠更是每人五十两!”
    “这么多?”
    周王瞪大眼睛,“难怪他带走了三千户百姓和五百工匠!”
    “不仅如此,”心腹继续道,“听说景王还承诺,到了海外,每人再分数百亩地,还有奴隶,牲口,女人若干,而且还让他们十年不纳粮!”
    周王嘶的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景王这小子这么下本,看来他在江南那些年是真不少刮财!
    周王羡慕极了,可是没办法。
    谁让景王是皇帝的亲兄弟呢?
    周亚思索了一会儿,咬了咬牙,也豁出去了。
    “去,准备刚兑钞!本王豁出去了!”
    与此同时,楚王朱英也在礼部衙门得到了类似的消息。
    他阴沉着脸听完汇报,冷笑一声:“好个景王,倒是会收买人心。传令下去,本王出二十五两安家费,工匠五十五两!”
    最年轻的秦王朱怀埢则另辟蹊径。
    他直接找到了军机处的一位书办,塞了五百两银票后,得到了一条关键信息:“李大人前日曾言,海外最缺的不是农夫,而是铁匠、木匠等手艺人。“
    秦王眼睛一亮:“传令,铁匠、木匠安家费提到八十两!再派人去山西,招募有经验的矿工!”
    又过了数日后,三位藩王再次求见。
    这次他们带来了更加丰厚的条件——不仅愿意提供移藩所需全部费用,还承诺给随行百姓的补贴比景王高出两成。
    西苑瀛台函元殿内,朱载坖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三位藩王争先恐后地提高价码。
    “陛下,臣愿出安家费二十五两,工匠六十两!”
    周王额头冒汗,显然这个数字让他肉疼不已。
    楚王立刻站出,“臣出二十八两,工匠六十五两!另外,臣还愿捐献白银三十万两打造巨船,供移民使用!”
    秦王没想到,这俩老死不相往来的老亲,竟然这么狠!
    但在这个时候,他也不能怂了。
    秦王不甘示弱的拜道:“臣出三十两,工匠八十两!另加献铜十万斤,铁二十万斤,以供海外建设之用!”
    朱载坖看着三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心中暗爽。
    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用藩王们的财富推动大明的海外扩张,同时解决国内藩王坐大的历史难题。
    “好了好了。”
    朱载坖抬手制止了他们的争吵,“既然诸位如此坚持.那朕便准了。但有一事必须言明——随行百姓必须自愿,不得强征,否则朕决不轻饶!”
    朱载坖很为难的同意了三藩的请求。
    三位藩王顿时喜形于色,仿佛已经看到了海外的新天地。
    激动的无比的拜道:“臣等谨遵圣谕!”
    朱载坖看着三藩如此,又正色道:“此外,海外封地不比中原,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景王来信说,南冥洲虽有沃土,但野兽横行,土著不时袭扰。你们要有应对之策才是,否则到了海外封地,万一没有准备,被当地的土著野人袭击,可就得不偿失了。”
    ——————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