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第二天二零章
赵铁清一听就笑了:“没事,他们好几个人一起去的。这不要过年了,逮点鱼吃。改善一下子伙食。现在小鸡虽然没啥事了,但是没几个敢吃的。就出去弄点鱼。人多,laidai也害怕。”
赵大鹅也不由得点点头。
这年头生活不容易,现在仅仅是解决温饱,就已经很艰难,想吃的好点,更是难上加难。
这会虽然马上就一九九一年了,可是距离市场经济彻底打开,也就是画个小圈,南巡讲话还差了一年多。
像赵大鹅所在的地方,集市已经存在了,买东西卖东西的也开始多了起来。但是包括土地并没有包产到户,一些特殊的东西也并没有出售。
鱼倒是可以买到的,不过如果能抓几条大鲤子过年吃,自然是更好不过了。
谁家的日子,都远没有到小康的时候,能顿顿吃肉的家庭这个时代,基本没有。能吃的肉,主要就是猪肉和鱼肉了。
北方很多习俗和南方不太一样。
特别是东台子村这种更偏向于有蒙古族特色的地方,人们更喜欢猪肉,羊肉,鱼肉。这是家庭过年必备。
至于鸡肉,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如果吃,一定是因为它便宜。但是翻遍菜谱,只能找到一个小鸡炖蘑菇,多一个和鸡肉有关的菜,基本找不到了。
赵大鹅正想着呢,孙晓霞把帽子雏形做出来了,让赵大鹅试试,大小还凑合,孙晓霞用布尺,量了一下赵大鹅的脑袋到底多大,之后重新开始缝。
干着活赵铁清再次给赵大鹅倒了茶,赵大鹅喝着茶,坐在火炕上舒服的靠着:“还是你们家比较好,不吵架。你看我们家闹的,整天鸡飞狗跳的。”
赵铁清尴尬的一笑:“我老叔那性子就那样。我老婶那人,重男轻女有点严重了。”
赵铁清说的自然是王桂香和赵廷绪了。
“养小子有养小子的难处,养丫头有养丫头的难处。这年头娶媳妇多费劲,可不像以前了。给个三瓜俩枣的,就能娶个媳妇。他们前边营子,头两天有人定亲,有出来八千块钱的价了。这是水涨船高,嗖嗖的涨。只要有一个闺女要八千给了,不出半年都得八千彩礼。”
赵铁清叹了口气,他也有儿子,有儿子得有儿子的难处。
“这年头,还得家里像样呢。没有现成的房子,没有好院子。相家那关就废了。”
赵大鹅嘿了一声,喝了口茶:“我们家啥也没有。他们几个还在家做梦呢。”
“嘿嘿嘿。可不是咋地。”赵铁清笑了:“你奶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都不知道外边世界啥样了。就你们家那个条件,给你儿媳妇,都得跑。她还闹呢。早晚得吃后悔药。”
“哪有后悔药给她吃。”赵大鹅有些冷漠的说道:“等着吧,过年我妈是不回来的。到时候张翠兰也不回来,鞭炮一响,就算是把老两口子,扔火堆烤了。到时候大伙去拜年,我看他们几个,怎么胡嘞嘞。看看全营子不笑掉大牙的。”
赵铁清表情颇为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出去你可别这么说……这传出去不好。”
赵大鹅不以为然。
什么孝道的问题,太古老了。
就这么又无聊的说了一会话,孙晓霞把帽子和围脖给做好了。虽然仍旧比较简陋原始,但是本身狐狸皮子就漂亮,赵大鹅试了试,非常合适。戴起来,立刻就感觉整个人都脑袋都暖和了起来。
皮子的帽子,可比的强的太多。赵大鹅所在的地方,还不是特别寒冷的地方,冬天的温度一般在零下二十几c的样子,所以人们还是能穿一些袄,大衣御寒的。
再往北边去,到了大兴安岭那边,就会更冷了,那边的人冬天过冬都是皮子的衣服和裤子,甚至穿好几层,帽子也是狗皮帽子。
有时候电视里说东北人没事穿貂皮大衣,一是为了反应他装阔,二是也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实冬天需要穿皮子衣服。
当然了,夏天也有穿貂皮的……不过那都是后世的人干的。
赵大鹅也知道狗皮帽子更暖和,但是她很喜欢狗子,总觉得狗子这种东西,和别的动物不太一样。
俗话说养狗三天记三年。只要你喂过狗子几顿,它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
当然了,人家赵铁清就只有一个狐狸皮子。而且这应该本来是给他儿子准备的,不过赵铁清应该是觉得昨天欠了赵大鹅点人情,便给了她。
毕竟山上真有laidai,如果不是一群人去找他,万一他真和laidai面对面,不死也得被咬够呛的。
虽然相对来说,狼这种生物,是基本上不会单独或者小股,对人进行攻击的。狼不同于老虎,如果是老虎那就废了,老虎一只它都敢下山去村里,一只老虎能爆打一个村的老百姓……后世很多人对老虎,特别是东北虎有误解,其实那东西特别大,比牛犊子还大,莫说是能咬能扑人的老虎,就是一头四五百斤的牛犊,人没有现代化工具,也打不过它。
但是狼不一样,狼的体型和狗子差不多。
赵大鹅家的狗子,也就是小宝。体型就很大,也是保留血统比较纯正的“中华田园犬”,简称笨狗,或者土狗。那狗子站起来,比赵大鹅还大,从体型上说,小宝的体型绝对比狼要大一大圈的。
狼这种东西,其实也是傻狗。
毕竟被驯化后的狼,就是狗。
野生的一般都营养不良,长的瘦小。但是敏捷度应该很高。
赵大鹅虽然还没看着狼,但是根据这两天人们说的,估摸着那几只狼,大的也就七八十斤,小的三五十斤。
战斗力也就和几条野狗差不多吧。
顶多是野性强烈,容易伤人。
要是那天把那几只狼抓着,做一件狼皮大衣,就好了。
赵大鹅又和赵铁清两口子说了一句,便说道:“我得走了。”
再不走,一会儿老宅的热闹就看不上了。
……
老宅这边。
赵永波嘎油嘎油,和赵大鹅分别之后,数了数钱。
三十块。
三十块,对于赵永波来说就是天文数字的巨款了。
要知道,当初张翠兰嫁过来的彩礼,也就几百块。
那会儿,头几年的时候,彩礼还比较低。这两天随着改革的春风,这彩礼才水涨船高的。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贵。当然了,这也是女性地位提升的很明显的表现。
赵永波拿着三十块巨款,先进了老宅的西屋,之后藏在炕席子底下,又过了一会觉得好像炕席子底下不安全,又藏到了收音机底下,过了一会儿也觉得不安全,最后藏在了鞋垫底下,这样自己每天穿鞋的时候,就能脚踩三十块巨款,嘎嘎安全。
至于自己会不会一会因为再次把爷爷奶奶的缸,给砸了挨揍的问题。赵永波根本不考虑。自己按着赵大鹅的说法,就是个没妈的孩子,张翠兰这个人,特别冷血。不仅对待赵大鹅,甚至对待自己儿子,也比较冷血。
赵大鹅的母亲程锦湘回娘家,还知道回来去大姨家看看赵大鹅呢,而且赵大鹅本身也是住在大姨家,多少来说,程锦湘是安心的。
但是,四岁多点的赵永波,其实还没有断奶呢。张翠兰不仅直接让赵永波断奶了,并且一次不回来,甚至也没有给赵永波留下什么奶粉什么的。
要说赵永波现在对张翠兰恨不恨,应该是有一些的。
不过好在赵永波现在还年纪小,对那些不太在意。他只在意三十块钱,可以买好多东西。
这个时代的物价还是相对很低,特别是小孩子吃的东西,那就是更低了。
虽然有好多都是三无产品。不过这会并没有太多科技与狠活,还是很好吃的。比如那种小袋的杏仁,散卖是一分钱一颗,如果整袋买,就是一块钱,有二百颗。
而且,还可以买一些自己想玩的,这样出门也会显得自己家里很有钱的样子。
赵永波最想买的,就是那种小鞭,二百头的,一挂才三块钱。五块钱给两挂二百头的小鞭炮。
他看见过其他孩子,用香点着那种小鞭到处扔,特别好玩。噼里啪啦的,他还没买过,也特别想玩。
等到老爹赵铁刚从那屋吃完饭回来,赵永波就对赵铁刚说道:“爸,我大姐说,好像我妈昨天去我三姨家了。”
赵铁刚听了一下,立刻就全然没有醉酒的状态,脑袋立刻也就清醒了:“你妈在你三姨家?”
赵永波点点头。
赵铁刚的老婆张翠兰,确实偷摸来她妹子家里了。张翠兰的妹子叫张翠梅,嫁给了也同样在东台子村的老刘家了。
东台子村有几个大姓氏。拢共村里有五千多人,八个小组,其中有三个小组,大多数人姓赵,还有两个小组的人大多姓刘,剩下三个组分别姓吴、孙、安、倪。大多都是混着着,还有特别小的姓氏,诸如姓钱的就那么一两家,姓李的也不多。
赵铁刚在东台子村一组,而赵铁刚的三小姨子家,在东台子村二组。距离很近。
所以赵铁刚有那么一下子恍惚,觉得可能是张翠兰要不住娘家回来了。会不会像赵大鹅告诉的那样,张翠兰没有母亲了,家里老父亲光棍,三个兄弟也光棍,根本在娘家呆不久?
所以,才跑到她妹妹张翠梅家里?
极有可能。
但是赵铁刚也没把握把张翠兰叫回来,毕竟张翠兰回娘家之前,说的是盖房子。
赵铁刚别的本事没有,但是他听劝。而且他有自知之明的小聪明。
赵铁刚可不会像赵铁生那样,啥也不拿,空着手去人家二嫂的娘家,那不是去找挨揍吗?
也就是程锦湘娘家没啥人,要不早就揍赵铁生了。
但是张翠兰娘家可有人,三个光棍小舅子……
赵铁刚自认为自己去了,得被抬出来,所以他才不去的。而且做事也不能毫无准备,像赵铁生那样,去之前家里也不同意,那即使叫回来,不还得干仗?
想到这里,赵铁刚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自己的二哥赵铁生:除了犟嘴,一到正经事,就现原形,啥用没有!!!
“对了,你大姐该说啥了?”赵铁刚问道。
他现在很想听听赵大鹅到底是怎么和儿子说的。
“我大姐说,让你拉着我三姨夫来咱们家喝酒。别的没说。”赵永波如实回答。
“再没说别的?没交代啥?”
“没有。”
赵铁刚开始认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拉着三连襟来家里喝酒。
那就是赵大鹅认为张翠兰不会跟自己回来,叫了也是白叫的意思。而且很有可能张翠兰的妹妹也会对自己很不满,只能叫到一个中立的连襟过来,通过喝酒来改善关系。
赵铁刚不由得为自己的自我攻略狠夸自己太过于聪明。
对,就去叫自己的连襟来喝酒。
喝酒的话,应该叫上谁?赵大鹅一定是没说的。
不过赵铁刚觉得这件事是为了叫赵廷绪的儿媳妇,回家。
那这件事就不是单独自己的事。所谓严于律人,宽于律己……
媳妇回娘家又不是他赵铁刚的错,还不是因为家里穷?
家里穷是谁的责任?
自然是一家之主的赵廷绪的责任了。
想通了这一点,赵铁刚先回屋收拾一下个人形象。
把胡子刮了,衣服换了,皮鞋都拿出来了。
之后穿的可像个人一样,到了东屋,找到了赵廷绪:“爸,你儿媳妇在我连襟家呢。就赵永波他三姨家。”
赵廷绪正生着炉子,烤昨天被赵大鹅倒了水的被子,听赵铁刚这么说,便没气的说道:“我儿媳妇多了,没一个孝顺的。这几个儿媳妇养的孩子,都欠揍。”
赵铁刚有些尴尬,看了看赵廷绪的动作,便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这被子,咋了?”
赵廷绪怒而不语。
王桂香在一旁骂骂咧咧的说道:“准是赵大鹅那个小畜生,趁我不在屋,把我被子用水给浇了。大冬天的,她是想冻死我。”
冬天盖带水的凉被子,谁都扛不住,别说王桂香岁数大,就年轻的也不行。
不过这个天气,出去晒太阳,恐怕也没什么效果,没个十天八天的,根本干不了。只能用火烤,或者放炕头,使劲烧柴火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