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9章 战斗尾声
    第189章 战斗尾声
    看向扑面而来的支那士兵,佐野忠义大脑一片空白,片刻后面色狰狞,下意识的想要捡起一旁的手枪。
    就算是死!也不能死在支那人手里!
    但在地上摸索了两下,却扑了个空。
    就是这转眼间的功夫,一枚子弹贯穿了他的肩胛骨。
    他顿时感觉到,自己的肩膀仿佛撞到了什么高速移动的物体,像是车撞了一般。
    冲锋的人群中立马响起了骂声。
    “谁开的枪!”
    “别给老子打死了!”
    肩膀吃痛后,佐野忠义神色惊慌,在地上匍匐了两下。
    双方阵型开始混在一起,冲上来的士兵们,已经和鬼子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
    关键时刻,佐野忠义双臂撑地,单腿站立起来。
    几名参谋部卫兵仓促跑来:“佐野阁下!那边还有一条船!”
    这句话点燃了佐野忠义的希望:“快!”
    “撤到对岸去!”
    一边说着,一边回头看了眼战场上的情况。
    第十四师团之前没打过什么硬仗,战前征召的老兵比例相当高。
    在意识清醒,缓过来后,立马做出了反击。
    但由于是突围部队,本身携带的弹药并不多,还没有重机枪作掩护,只能靠着零星的轻机枪压制。
    刚一露头,便被掷弹筒一顿招呼。
    士兵们冲到了眼前。
    个别刚入伍的新兵开始向后撤退。
    佐野忠义心中大急:“抵抗!抵抗!”
    一旦溃退的趋势形成,在从众心态的趋势下,绝大部分士兵都自动过滤掉了这名师团总参谋长的命令。
    越来越多的士兵从他身旁跑过。
    佐野忠义想要追上去,但只有一条腿,刚一发力,便牵动了伤口。
    殷殷鲜血从已经伤口处流淌下来,“滴滴答答”的落到地面。
    “把枪给我!”
    佐野忠义心急如焚,一把抢过身旁卫兵的步枪。
    紧接着拉动枪栓,想要击毙带头逃跑的军官。
    可即便有卫兵的搀扶,在单腿站立的情况下,他根本就站不稳,更不要谈开枪射击了。
    晃晃悠悠两下后,才勉强举起步枪。
    耳畔突然传来了一阵声音。
    张虎混在冲锋队伍中:“被搀扶的那个,是鬼子大官!”
    “杀啊!”
    士兵循着声音望去,立马瞅准了佐野忠义。
    “冲啊!别让他跑了!”
    “快!”
    佐野忠义心中一惊,立马甩开身旁士兵,咬着牙强忍疼痛,向后跳了两步。
    一个踉跄又摔倒在地上。
    张虎紧接着大喊:“倒地上的是鬼子大官!”
    士兵们再次锁定了目标。
    眼看着冲锋阵型离自己越来越近,大约仅剩一两百米的距离,佐野忠义额头直冒冷汗,把紧身旁的大块石头,再次站起身。
    腿上的伤口经过多次摩擦,已经均匀的涂满了沙土。
    再这样下去,就算能成功逃出去,也要在几日后死于伤口感染。
    但此时的佐野忠义根本没时间思考这么多,暂时活下去,成了他唯一的信念。
    眼见目标起身,张虎继续喊到:“看好了鬼子军衔,肩上有三颗星的是鬼子大佐!”
    佐野忠义心中一激灵,一把扯下自己的肩章。
    但已经为时已晚。
    身旁的卫兵装上刺刀,迎面顶了上去,但就这三瓜俩枣,在数十名战意达到顶峰的士兵面前,犹如螳臂当车。
    三两下就被解决掉了。
    一名高壮士兵冲了上来,佐野忠义下意识抬臂格挡,但直接被砸晕,头一栽,倒在了地上。
    ————————
    指挥所内。
    看着日军参谋长被俘虏,王奉的嘴角微微上扬。
    “你们打的怎么样了?”
    “到底能不能行!”
    赵方远站在一旁,还在通过电话焦急的询问战场形势。
    王奉笑着接过话筒,将其扣在底座上。
    “不用催了,日军仓促突围,轻装简行,缺乏重火力,就连步枪都没配齐,又被重炮连番轰炸了五六分钟。”
    “凭借一纵的实力,想要拿下他们并不难。”
    “你是总参谋长,要有定力!”
    赵方远若有所思,应了一声:“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应当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多谢长官提醒!”
    王奉笑着挥了挥手。
    “豫东兵团漏出的口子扎上了吗?”
    赵方远:“第64军分出了一个旅,已经堵上了防线缺口!”
    王奉点了点头:“这么快?”
    “薛岳动作挺麻利的啊!”
    赵方远:“长官,第十四师团败势已成,要不要对其发动全面围剿?”
    王奉:“嗯!”
    “但是咱们的兵力不多,主要的阻击任务,还是要交给豫东兵团!”
    赵方远:“是!”
    命令逐级下达,战场之上,士兵们单手拎着步枪,口中高呼着号子,斗志昂扬的冲上日军阵地。
    “轰——!”
    炮纵调整目标,再次将火力投射到一线战场上。
    炸的小鬼子人仰马翻。
    豫东兵团迅速收紧包围圈,将兰封附近的两个日军联队压缩到一起。
    ————————
    5月23日。
    中午,11:23分。
    王奉坐在指挥所内,凝望着墙上的大挂图。
    这场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兰封战役,终于因第十四师团大败,而落入了尾声。
    赵方远快步走进:“报告长官!”
    “伤亡情况统计出来了!”
    王奉回过神,伸手接过一沓厚厚的文件。
    刚扫了几眼,便听到外面卫兵的汇报:“长官!”
    “薛岳将军来了!”
    王奉挑了挑眉,低头看了眼时间:“来的这么早?”
    “约的不是下午两点吗?”
    卫兵支支吾吾:“这薛岳将军只说有急事求见”
    “把人叫进来吧!”王奉将文件合上,站起身看向赵方远,“你先去准备一下,待客之道不能落下。”
    赵方远点了点头:“是!”
    得到命令后,卫兵转身出去叫人。
    过了一会后。
    薛岳带着一行人走进。
    王奉笑着迎了上去。
    “初次见面,伯陵兄果然是英姿飒爽,一看就知道,颇有大将之风啊!”
    见面就是一顿夸,别管说的对不对,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薛岳笑了笑,伸出手:“王长官此言差矣,这话应该是我说才对啊!”
    卫兵在一旁察言观色,拉出一把椅子。
    薛岳坐了下去。
    “王长官,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副官,吴逸志。”
    副官被点到名字后站起身,啪的一下立正,敬了个礼:“长官好!”
    王奉微笑的回了一个。
    薛岳继续说道:“这位是一战区的总参谋长,董英斌。”
    王奉点了点头。
    这个人他听说过,老东北军出身,也算是少帅的顾命大臣了。
    董英斌:“王长官,久仰大名了!”
    王奉:“客气客气了!”
    “我之前就听于学忠提起过你,他说你才华卓著,尤其是在后勤调度方面。”
    董英斌赶忙说:“谬赞谬赞!”
    一番商业互吹后,薛岳开始谈起了正事:“王长官,这次我来贵部,主要还是商谈下缴获物资分配一事。”
    王奉:“缴获物资?”
    “那自然是到谁手里就算谁的了。”
    在当今国军内部,这一点几乎是不成文的规定了。
    国内没有生产能力,自外国采购,援助的武器数量有限,绝大部分时候,都要依靠缴获物资来补充部队。
    因此每次战斗结束后,各部队都会像疯了一样,哄抢日军遗留下来的作战物资。
    一听这话,薛岳等人面面相觑:“这”
    王奉挑了挑眉,语气平缓:“这有什么不妥吗?”
    “还是说,伯陵兄有更好的分配方法?”
    按理来说,在战略层面和他对话的人,应该是程潜。
    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自打战役开始后,二人一次联系都没有过。
    至于薛岳
    豫东兵团作为一战区的直属部队,若是常凯申心有不满,完全可以因为这次会谈,给薛岳和他的副官扣个越级上报的帽子。
    王奉倒是不在乎。
    薛岳连忙摇头:“不不不!”
    “王长官误会了,只不过我豫东兵团,上下十几万名弟兄,这点物资,恐怕不太够啊,还请王长官能帮上一帮。”
    这话听的王奉云里雾里。
    什么情况?
    鬼子留下的武器,不是都在战场上吗?
    来找我要,这算什么事?
    赵方远凑到耳边:“长官,一纵动作迅速,第十四师团一共留下两个军火库,都被张虎占据了。”
    “战役进行到后期,鬼子的补给就断了,一直靠空投维持战斗,但最后一批.已经被咱们的重炮给炸了,友军在其他地方搜不到什么武器.”
    王奉吃了一惊。
    好家伙,张虎动作倒是怪快的。
    薛岳试探性问:“长官.?”
    “倒不是薛某贪心,我兵团辎重以消耗殆尽,眼下兰封战役结束,我部又收到命令,要紧急赶往砀山,士兵们手中没了武器,这.”
    “若非如此.”
    话说到一半,王奉直接挥手打断:“既然如此,那伯陵兄直接去拿便是。”
    “给一纵发报,让他们把缴获来的作战物资,移交给友军部队。”
    赵方远点了点头:“是!”
    见王奉做出了承诺,薛岳赶忙站起身:“我代一战区十五万将士,谢过王长官了!”
    王奉笑了笑:“伯陵兄客气了,我等身为中国军人,互帮互助也是应该的。”
    第十四师团早就到了补给短缺的地步,那两座小型军火库,里面其实没什么东西。
    光是补充一纵缺额都不够。
    放在豫东兵团面前,几乎和蚊子腿没什么区别。
    可即便如此,薛岳也要特意来相求于自己,也足以看出,豫东兵团是真穷了。
    这事也怪常凯申。
    人在郑州的时候,胡乱干预前线指挥。
    人走了,还要来个釜底抽薪,把供应前线的作战物资全部带到武汉。
    兰封会战结束后,河南战事基本告一段落了,他打算将四纵,六纵从砀山抽出。
    至于空出来的阵地,也只能靠薛岳的豫东兵团去填了。
    前世的时候,他总是纳闷,为什么美国要对外援助这么多国家。
    把钱都在国内不好吗?
    直到现在王奉才明白过来,有些事,可没有表面上看那么简单,特别时候,对外援助所获得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出去的钱。
    王奉:“伯陵兄还有其他事吗?”
    薛岳:“实不相瞒,还真有一事相求!”
    王奉抿了一口茶叶:“伯陵兄但说无妨。”
    薛岳:“上午统帅部下达命令,要求我部原地休整三日后,立刻向砀山挺近,刚才也提到了。”
    王奉点了点头。
    薛岳继续说:“目前砀山战局异常混乱,这作战指挥”
    王奉放下茶杯。
    薛岳的意思很明显。
    现在的砀山确实够乱的。
    四纵,六纵在主阵地顶着,第五战区的四个军在侧翼打援。
    两股力量互不统属,却是存在指挥问题。
    更关键的是,第五战区派过去的四个军,有三个还是汤恩伯的嫡系部队。
    虽然他本人没来,但其部对李宗仁的指挥,总是阴奉阳违,处处都要看山城方面的意思。
    搞得剩下一个军,都不知道该和谁配合。
    现在豫东兵团又要过去,指挥局面恐怕会更加混乱。
    稍有不慎,就会被日军钻了空子。
    王奉想了想:“关于此事,恐怕伯陵兄不应该找我啊!”
    薛岳一愣。
    王奉如实告知:“我部在砀山的队伍,已经连续作战月旬,兵马疲敝,军械缺乏,战斗力已十不存一,我打算待贵部抵达后,将他们撤出来,调到后方休整。”
    听到这话,副官吴逸志立马起身:“长官,坚守砀山是委员长的命令!”
    见对方反应如此强烈,王奉咧嘴一笑,扭头看向赵方远:“你去把近一个月内,统帅部,军政部发了的全部电报拿过来!”
    赵方远心领神会:“好!”
    王奉看向吴逸志:“自从我部抵达一战区以来,历经多次战斗,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与日军自行遭遇,自发所为,至于你说的委座命令,我部目前还没有收到。”
    “况且作战所需的补给,军饷,我部也一概没有收到。”
    看着情况不对,薛岳连忙出声:“王长官误会了!”
    随后看向自己的副官,厉声呵斥:“坐下!”
    王奉面无表情。
    四纵,六纵确实不能继续打了。
    事到如今,砀山也没有继续坚守下去的必要。
    不管是他的守备军,还是豫东兵团,亦或是第五战区各部。
    伤亡都已达到了顶点。
    但日军还没有。
    从传上来的战报看,重新编成的第五师团作战能力很强,凭借新型九七式坦克,在大平原上一路高歌猛进。
    这时候再往里填人,只不过是徒增伤亡,消耗国防力量。
    看来常凯申还是没看明白局势,妄想着能和日本一战定胜负。
    愚蠢至极!
    精锐都拼光了,后面的战斗应该怎么打?
    难不成要把钢盔扣光头上,让他亲自去填线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