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0章 胜利结算
    第190章 胜利结算
    薛岳叹了口气。
    自家人知自家事,目前豫东兵团的状况,他比谁都清楚。
    他也能明白,王奉为何执意要从砀山撤军。
    眼下兰封战事已基本进入尾声,砀山已经完成了战略作用,再坚守下去,也是对国防力量的无意义消耗。
    或许尽早撤出,抓紧休整部队,才是最优解。
    但他不是王奉,豫东兵团也不是联省守备军。
    高度依赖中央政府,对常凯申的命令,做不到完全忽视。
    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既然统帅部已经明确下发电文,薛岳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薛岳站起身:“王长官,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先回去了!”
    王奉坐在原位,面带微笑,朝几人挥了挥手,一股如沐春风的感觉扑面而来。
    “伯陵兄慢走!”
    “方远,你去送一下。”
    赵方远应了一声,撂下手里的资料,礼貌的伸出手:“各位,请吧!”
    董英斌笑着回礼,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吴逸志有些愤愤不平,回头看了眼王奉,冷哼一声,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指挥所。
    薛岳眉头紧锁,回头看了眼,略带一丝歉意。
    王奉目视几人,端起茶杯,轻轻点头示意。
    外面,一连串的脚步声响起,在卫兵的簇拥下,薛岳等人乘上吉普车。
    王奉抿了一口茶水,叹了口气。
    “国军啊”
    这个节骨眼上,豫东兵团贸然挺进砀山,恐怕是要吃点苦头了。
    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刚才赵方远送上来的报表。
    由于参战较晚,一纵的伤亡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牺牲士兵1034人,轻重伤者在两千之上。
    由于一纵背靠野战总医院,医疗条件还算宽裕,大部分伤兵都得到了有效救治。
    但付出的代价就是——纵队分院和野战总医院的医疗耗材数量急剧下降。
    若是再打一场仗,恐怕就要没有足够的药品来医治伤兵了。
    野战医院也将形同虚设。
    王奉心情沉重,翻看下一页。
    五纵在兰封城内坚守的时日较长,伤亡有些惨重。
    全纵队上下一共十二个步兵营,其中三个营被打残了建制,连级以上军官牺牲率多达80%。
    光是正副营长,就牺牲了四名。
    有很多军官和士兵,还没有等到即将到来的勋章。
    “这老鬼子还活着?”看到最后一页,王奉挑了挑眉,嘴里小声嘀咕,“土肥原贤二命倒是挺大,还以为他淹死了呢.”
    前日在俯瞰视角上,他清晰的看到,随着水流的冲刷响,象征着土肥原贤二的“红点”在地图上消失不见。
    当时以为这老鬼子已经死了。
    没想到还留着一口气。
    “算了,土肥原贤二.就先交给谢尔盖处理吧!”
    合上文件薄,王奉站起身活动一下筋骨,将意识沉浸到系统面板上。
    “又是史诗大捷!”
    此次战役,从参战兵力,部队规模上看,主力是薛岳的豫东兵团。
    但若是提起功绩。
    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首先是五纵,第27军擅自逃离后,第88师短暂的顶住了进攻,但一个残缺不全的步兵师,根本拦不住日军进攻。
    关键时刻,还是五纵站了出来。
    守住了兰封城。
    如若不然,一旦土肥原贤二夺下城镇后,必定会打通黄河两岸的渡口。
    大批量的野战装备辎重过河。
    加强版第十四师团得到全部补给,即便是打持久战,土肥原贤二也耗得起。
    但自己和薛岳这边,恐怕就要捉襟见肘了。
    再之后。
    就是一纵的表现。
    兰封会战后期,一纵作为野战救火队,彻底发挥了机动优势,到处填补窟窿。
    因此这个“史诗大捷”,王奉拿的也心安理得。
    “lv9一百公里!”
    “嘶!”
    看向系统面板的提示,王奉倒吸一口冷气。
    首先,就是最核心的功能——三维立体作战地图,升级到lv9后,可视半径直接达到了一百公里。
    直径两百公里!
    这么广阔的距离,别说陆战了,哪怕自己要指挥海战,也游刃有余。
    王奉将视角切换到俯瞰界面。
    快速拉高视角,随后向边缘拉动。
    只见无数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在眼前飞速掠过。
    到了最后,他竟在兰封,看到了郑州城内的景观。
    大致扫了一眼后,王奉定了定心神。
    摩拳擦掌,操纵意识打开国策界面。
    两个高亮选项映入眼帘。
    在【重整军备计划】的下方,出现了一个新的国策。
    【平衡发展军备】
    【尽管军队中的飞机坦克大炮是战场上最威风,最引人注目的,但普通士兵还是更在意他们手中的枪支质量,和军靴的舒适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事情和任何的飞机大炮对于进行战争至少是同等重要的。】
    【解锁效果:轻工业生产设备+50,相关领域生产效率+10%】
    王奉摩挲着下巴,注视许久后点了点头。
    上面的文字说的没错。
    目前长治军工业的发展,仍是以重型装备为主。
    过于忽视了军服,军靴,军帽的生产。
    从后方呈送上来的报表看,这些单兵服饰,目前都是采用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
    雇佣动员适龄女工,采用手工的方式制作。
    由于缺乏机器生产,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产能也非常低下。
    已渐渐满足不了前线所需。
    这项新国策,又是解了燃眉之急。
    王奉的目光继续看下去。
    在【振兴民族军事工业】的下方,又出现了一项新国策。
    【建立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
    【我们的军备工业已经发展的初具规模,如果它要进一步得到发展,就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协调。为此我们将建立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
    【解锁效果:生产效率上限+5%,计划速度+10%】
    “这国策,怎么一股子苏味?”
    王奉扫了一眼文字说明,在心里笑着嘀咕说。
    其实他早就想搞一个类似的部门了。
    现在宋文杰在军中的挂职是副司令,若是论及地位,甚至要略高于赵方远。
    但就是这么一位副司令,已经远离一线指挥很久了。
    战斗经验却有些匮乏,最起码已经跟不上目前的高级军官整体水平了。
    搞后勤的水平倒是不低。
    自从年初出征第五战区以来,到如今快要过去了半年时间。
    长治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军事工业蓬勃发展,给类武器弹药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供给部队所需。
    足以证明其在这方面的能力和天赋。
    眼下的长治,轻重工业,各大矿场都属于军管状态。
    但一直没有个合适的部门来协调这些事。
    重担全压在了宋文杰的肩上。
    如此长久以往,恐怕要出大问题。
    这个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也是时候该提上日程了,更何况还有【国策树】的加持。
    浏览完国策后,王奉紧接着点开【作战学说界面】。
    兰封一战,己方部队歼敌数量并不多。
    但加上砀山战役的积累,目前的陆军经验,足以解锁两个作战学说。
    王奉心中早就选择好了。
    【决战计划学说】
    【堑壕战】
    【铁锹常常是士兵最好的武器,士兵们知晓夺取地点后挖掘战壕的价值。】
    【解锁加成:堑壕速度+25%,堑壕上限+10】
    【请编辑教官信息】
    王奉十分满意。
    解锁!
    在前世玩游戏的时候,他就非常喜欢解锁这项国策。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只要堑壕上限够多,就能挖穿地球!
    确实不假。
    这项国策对一纵,四纵这种主力攻坚部队的作用不大。
    但对七纵,八纵,以及其他填线部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下一项作战学说,王奉把意识落到了【迟滞】上
    【机动作战学说】
    【迟滞】
    【即使无法取胜,在战斗中以埋伏和迟滞战术拖延敌军对我方也是有利的】
    【加成效果:麾下部队获得技能‘迟滞(防御方)’,所有普通步兵及摩托化/机械化步兵组织度+15】
    技能‘迟滞(防御方)’
    【加成效果:战术移动-25%,进攻方战术伤害-25%,防御方战术伤害-15%】
    【请编辑教官信息】
    解锁!
    王奉看向被几乎清零的陆军经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次解锁的两个国策和以往不同。
    都是偏向防御方。
    永城战役虽然在此次大会战中并不起眼。
    但却给足了王奉警示。
    有些时候,填线部队也很重要。
    “唉”
    一想起这件事,王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原本只是让七,八纵队坚守一周。
    结果由于战局接二连三的发生变化,硬生生将坚守的命令延迟半个月。
    假设此次坚守永城的于学忠顶不住压力,防线被日军打穿。
    那么第三师团就会借机北上。
    直接干预到围剿第十六师团的战斗中。
    在大平原上,同时面对两支日军甲种师团,这是何等的压力。
    战斗打到最后,他可能连砀山都收复不了。
    或者被日军拖住节奏,导致第五战区陇海,鲁南两支兵团无法迅速撤离,而被北线日军歼灭殆尽。
    解锁完陆军学说后,王奉的意识再次来到了【科技树】界面。
    陆军科技经验已经积攒到了一万五以上。
    但王奉浏览了数次后,还是没想好到底应该解锁什么。
    “还是工业产能跟不上啊.”
    这种感觉就像即使腰缠万贯,但却不出去.
    【工兵连1】
    【构筑工事及清理障碍的能力使工兵在战场上至关重要,让工兵扮演全能的战场角色将使我方在各种各样需要他们的环境中部署他们。】
    【解释效果:专业化工兵教官+10,训练时间-10%,执行力+10%】
    【消耗经验:500】
    最终,王奉将目标落到了辅助部队上。
    在国军的作战体系中,工兵的作用并不明显。
    甚至给人一种错觉。
    工兵和步兵之间的区分,似乎并不是那么明显。
    步兵可以像工兵一样构筑阵地,工兵也可以像步兵那样,关键时刻扛着枪冲在一线。
    在和友军的作战中。
    王奉就发现了这一点。
    国军还好一些,黄埔军校中设有专门的工兵科。
    甚至有不少军官,还是工兵出身。
    但在另一股友军中,就工,步分界就没那么明显了。
    当初在柏木井的时候,他曾和李云龙并肩战斗过一段时间。
    在新一团发动冲锋时,真可谓是全团齐上阵。
    就连后方的伙夫,都抡着菜刀跟在队伍的最末尾。
    这可能和实际情况有关。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工,步兵不分的情况,确实会严重导致作战效率的下降。
    王奉早就眼馋日军的工兵联队了。
    毫不夸张的讲,目前的守备军,普通步兵的作战能力,已经逐渐与日军步兵看齐。
    由于有充足的火炮,炮兵的军事素质也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
    但维修兵,医疗兵,工兵等技术兵种。
    目前和日军仍有一定的差距。
    【宪兵队1】
    【一般士兵也许可以短暂管理占领区,但他们首要且重要的角色是战士,将宪兵整合入我军将保证我方有余力应对抵抗势力,并针对破坏行动展开调查。】
    【解锁效果:军风军纪+10%,宪兵训练速度+10%,地区稳定度+10,反间谍活动成功率+10%】
    【可触发决议:军队整风运动】
    【消耗经验:500】
    看着系统面板上的文字,王奉咋舌。
    “内务部?”
    从描述文字上看,似乎职能和内务部高度重迭。
    “算了,还是解锁吧!”
    反正只需要500点,又不贵,突然手头阔绰的王奉,也是豪气了一次。
    虽然他已经搞出了类似宪兵队的内务部们,并交由谢尔盖进行管理。
    但解锁之后,加成可是实打实的算进来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练兵速度。
    自从进入到38年之后,战争节奏陡然加快。
    五个月的时间,打了四次战役。
    中日双方都憋着一口气,这个节骨眼上,一直在忍耐与坚持。
    虽然常凯申的战略指挥水平不咋地,但在练兵上,却是一刻都没敢落下。
    至于那项决议,王奉简单扫了一眼后,便将其抛之脑后。
    “我又不是斯大林,没事瞎搞清洗干什么.”
    退出系统面板后,原本出去送客的赵方远,风风火火走进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