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3章 圣人密旨
    第203章 圣人密旨
    大理寺二进院落,有一片客舍。
    原告和身份特殊的被告,通常会暂时居住在此处。
    辛茂将此刻便在一间客舍内等着狄仁杰。
    “下官狄仁杰,见过辛相。”狄仁杰拱手道。
    辛茂将朝源寺丞打了个眼色,后者退出屋子,关好大门。
    辛茂将微笑道:“狄少卿,你我同僚一场,不必客气,请坐。”
    狄仁杰落座之后,忽然道:“也不知为什么,下官此时瞧见辛相,便想起一件往事。”
    “哦,何事?”
    狄仁杰缓缓道:“当初陛下让下官调查科举案时,下官抓了崔文翰,辛相也把下官请到屋中,指点一番,至今记忆犹新。”
    辛茂将目光闪动。
    狄仁杰显然瞧出他的来意,意思是说,你上次劝我都没用,这次何必又来劝我?
    “狄少卿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上次你奉圣命审问崔文翰,最终导致京兆杜氏除名,如今思来,令人还有几分后怕。”
    辛茂将的意思也很明白,你上次有圣命在手,才能收拾杜氏。
    这次面对的是萧氏,你无圣命在身,未必能稳操胜券,到时你狄仁杰的下场,可能比杜氏更惨。
    狄仁杰缓缓道:“辛相,上次您劝谏狄某一番,这次狄某也有几句话要劝告您。”
    辛茂将微微一惊,道:“什么?”
    狄仁杰道:“为官之要,在于恪尽本分,您是聪慧之人,却过于惜身,只想明哲保身,可曾尽过司官之本分?当今圣人锐意进取,务实厌虚。您这番作为,在圣人眼中,又是怎样的呢?”
    辛茂将沉默良久,感叹道:“你我立场不同,视角自然不同。罢了,狄少卿,好自为之吧。”
    推开大门,迈步离去。
    狄仁杰站起身,离开屋子,正要去跟李元芳会合,不料走在走廊上时,又有人把他请了过去。
    这次却是任雅相。
    不用想,又是萧氏请来的说客。
    狄仁杰心中升起一股不平之气。
    萧氏手段确实厉害,前任寺卿、现任寺卿都请了个遍,可他偏不会向对方妥协。
    狄仁杰一脸凝重的来到任雅相的办公衙,叉了叉手,道:“任寺卿,您找我?”
    任雅相望着狄仁杰的表情,原本打算劝说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叹道:“狄少卿,桌子上的东西,你自己瞧瞧吧。”
    桌上放了两份公文,都是常见的诉状,然而诉状中控告之人,却都和狄仁杰有关。
    一份控告的是狄仁杰的七叔父,利用狄府日益上升的权势,在并州强行以低价买下一片庄园。
    另一份控告的是狄仁杰的岳父,瞒着官府,偷偷买下三百亩田,虽然对方自愿,但追究起来,同样属于兼并土地!
    狄仁杰愣在了原地。
    这一定是萧氏的手笔,而且极有可能是真的,因为被控告的两人,都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任雅相叹道:“怀英,每个人身上都有弱点,你与萧氏并无深仇大恨,何必拼个你死我活呢?”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拱手道:“任寺卿,此事既然告到大理寺,还请您秉公处理。”
    “怀英,你……”任雅相怔住了。
    狄仁杰缓缓道:“任寺卿,您应该也知道,对亲属纵容,往往只会害了他们,狄某于情于理,也不会包庇他们。”
    任雅相叹道:“你这是何苦呢?”
    狄仁杰凛然道:“狄某只为维护我大唐司法公正罢了,告辞。”转身大步离去。
    刚出寺卿衙,便见李元芳飞奔而来。
    “狄少卿,不好了,萧恕被刑部调走了。”
    狄仁杰变色道:“刑部凭什么调大理寺的犯人?”
    李元芳沉声道:“他们有门下省的公函,宰相亲批,我也阻止不了。”
    狄仁杰怔怔道:“辛相批的?”
    李元芳摇了摇头,苦笑道:“于相批的。”
    于志宁身为门下省侍中,又兼任太子太傅,他在朝堂上的份量,仅次于李勣。
    他手批的权威性,远远在辛茂将之上。
    “狄少卿,现在该怎么办?”李元芳问道。
    狄仁杰沉默良久,缓缓道:“公函上可有中书省批名?”
    “有。”
    “是阎相的吗?”
    “不是,是一个中书舍人的批文。”
    “可有中书侍郎的留名?”
    “没有,中书省印章旁就一个名字。”
    狄仁杰目光一闪,道:“那这份公函的法律效力,就并不完全,咱们去把人追回来。”
    李元芳伸手拦住他,目光凝重,缓缓道:“狄少卿,那可是于志宁的手批,你真要跟他打擂台?”
    狄仁杰抬了抬下巴,道:“元芳兄怕了吗?”
    李元芳朗声一笑,道:“好,那李某就舍命陪君子了。”
    两人当即准备点一班衙役追击,谁知衙役们都找出各种理由,不肯同行。
    好在有几个衙役跟着狄仁杰破过案,愿意听命。
    最终狄仁杰带着李元芳和五名衙役,骑快马追击。
    大理寺位于长安县义宁坊,距离皇城颇有一段距离。
    几人轻骑快马,追起来反而更加容易。
    从醴泉坊与金城坊之间的顺义门大街急行,来到十字街时,终于追到了被刑部官员押解的萧恕。
    更令狄仁杰意外的是,有人提前一步拦住了刑部官员的押送队伍。
    双方正在大街上对峙着。
    狄仁杰远远看去,挡住刑部官员路的赫然是中书侍郎李义府。
    押送的刑部官员只是个小小的员外郎,根本不敢跟李义府叫板,只能搬出于志宁来。
    李义府的太子宾客也是三品,一点不虚于志宁,更何况于志宁根本不在此处。
    “蒋员外郎,你何必为难自己呢,有什么话,直接让于志宁来找本官便是,你何必牵扯进来呢?”李义府淡淡道。
    那刑部官员一想也是,又瞧见狄仁杰追了过来,朝李义府一拱手,带着人离开了。
    “喂,你们别走啊!”被锁链锁住的萧恕大喊道。
    李义府冷冷扫了他一眼,道:“怎么,萧郎君与这些刑部官员很熟悉吗?”
    萧恕咽了口吐沫,不敢吭声了。
    狄仁杰翻身下马,快步走了过来,朝李义府拱手道:“多谢李侍郎。”
    李义府抬手道:“狄少卿,借一步说话。”
    狄仁杰也正有事问他,跟着他来到街角一处无人的树下。
    李义府微笑道:“狄少卿,你在调查萧恕的时候,是不是遇到很大阻力?”
    “不瞒李侍郎,狄某确实遇到极大阻碍。”狄仁杰回答。
    李义府笑道:“我找你过来,就是要告诉你,你尽管放手去查,什么也不必怕,自有人替你撑腰。”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道:“狄某能否问一下,您代表的是谁?”“你说呢?”李义府似笑非笑的道。
    狄仁杰继续追问:“是陛下还是皇后殿下?”
    李义府挑了挑眉,道:“这有区别吗?”
    狄仁杰道:“您若不说,狄某不敢再查。”
    李义府沉默良久,目光一转,看向了城东方向。
    狄仁杰心中急沉。
    如果是皇帝,李义府肯定会看向城北皇城,可他看的是城东,武府正在城东,那么背后之人,显然是武皇后。
    最开始施明来举报萧氏时,狄仁杰就怀疑背后有人指使,直到此刻,才终于知道那人是谁。
    “好了,狄少卿,好好查案吧,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李义府笑了笑,迈步离去。
    他刚一走,李元芳就飞快走了过来。
    “狄少卿,李侍郎跟你说什么了?”
    狄仁杰苦笑一声,道:“元芳,这案子是个巨大漩涡,再查下去,你我恐都会陷进去。”
    李元芳昂然道:“我不管那些,陛下让我保护你,这是我唯一职责。”
    狄仁杰怔了怔,侧头与他对视良久,微笑道:“好,元芳,咱们去面圣!”
    “先前我说面圣,你不是不同意吗?”
    “局势不同了,你知道李侍郎背后是谁吗?”
    李元芳想了想,变色道:“后宫那位?”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这牵扯的不仅是前朝,还与后宫有关,顾不得规制了,必须向圣人禀告!”
    李元芳点了点头。
    谁都知道武皇后与萧淑妃是死对头,如今皇后想对付萧氏,说不定就是因圣人想接萧淑妃回宫。
    两人先押着萧恕回到大理寺。
    狄仁杰将李义府刚才出面阻拦刑部的事,告诉任雅相。
    如此一来,刑部再想提人,他相信任雅相一定不会再坐视不理。
    交代好其他事宜后,他和李元芳一起进宫,来到承天门外通传。
    只有三省长官副官、六部九卿五监的首官,才能直接去甘露殿面圣,其他官员需在承天门外通传。
    两人在承天门外等了许久,等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皇帝去了温泉宫,而且这次与以往不同,据说要住上几天,也不知何时才回来。
    “狄少卿,看来咱们不走运啊。”李元芳望着狄仁杰。
    狄仁杰静默不语。
    没有皇帝的支持,面对于志宁和辛茂将,他根本无法查下去。
    难道真要借用皇后的力量?
    到时若暴露,别说朝臣们会将他归为皇后一党,皇帝只怕也会对他产生猜忌。
    “狄兄,也不必太担心,等陛下回来再说吧。”李元芳瞧出他心绪不宁,轻轻安慰。
    狄仁杰摇头道:“我们能等,萧氏会等吗?只要我们多耽搁一会,这案子就会生出许多变数。”
    “那就去一趟甘泉宫,将此事禀告陛下。”
    “陛下去甘泉宫就是为了修养身体,岂能打扰?”狄仁杰摇头。
    他心中更担忧的是,皇帝故意前往甘泉宫,就是为避开此事,去了不仅见不到皇帝,还会让皇帝不高兴。
    虽不知皇帝为何这么做,但事情太过巧合,由不得他不怀疑。
    “那就去找太子吧?”李元芳提议。
    “不可,太子年幼,别忘了,于志宁是太子太傅。”
    李元芳叹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看还是别查了。”
    便在这时,有人从一条横街走了过来,来到两人跟前,竟是弘文馆校书郎卢照邻。
    “狄兄,能否单独说几句话?”卢照邻神情与平日有异。
    李元芳与狄仁杰对视一眼,自觉走开了。
    卢照邻却还是不放心,拉着狄仁杰来到右武卫署下的房檐,低声道:“狄兄,你是不是在调查萧氏?”
    狄仁杰心中一凉:“卢兄,你不会也是来劝我的吧?”
    卢照邻叹道:“我对此事并不清楚,怎会劝你?只是我叔父让我转达一句话给你。”
    “什么?”
    卢照邻道:“还请狄兄以大局为重,不要再查此事了。”
    “什么大局?”
    卢照邻压低声音,道:“前阵子陛下提出修改田制,群臣好不容易才劝说陛下,打消念头。倘若此事闹大,又与土地兼并有关,陛下很可能再提此事。”
    狄仁杰凛然道:“户部之事,狄某不懂。不过大理寺此案,关乎数百条人命,狄某有责任还他们一个公道!”
    卢照邻道:“国家田制,关乎万民生计,孰轻孰重,狄兄好好斟酌吧。”转身离去。
    狄仁杰叹了口气,在石阶上慢慢坐下,脑中思绪繁杂。
    李元芳见卢照邻走远,慢慢走了过来,这次也不多问,只抱着胳膊,在旁边安静的陪着他。
    狄仁杰侧头道:“元芳,你说我该怎么办?”
    “你什么都不告诉我,问我做什么?”李元芳没好气道,顿了一下,又道:“不过你不要忘了,陛下为何让我跟着你就是了。”
    狄仁杰怔了怔,手按膝盖,慢慢站起身。
    “不错,我是陛下亲封的大理寺少卿,只需记着自己职责就行了。走,回大理寺!”
    两人回到大理寺后,径直朝着大理狱而行,走在一条甬道时,忽见前面走来一人,竟是吴王李吉。
    狄仁杰拱手道:“臣狄仁杰,见过吴王殿下。”
    李吉观察着他表情,笑道:“狄少卿脸色似乎不太好啊。”
    狄仁杰默然不语。
    虽然他决定调查到底,但梗阻在身前的问题,依然存在,还有皇后在背后谋划,怎不令他忧虑?
    李吉从玉带囊中取出一个锦囊,笑道:“狄少卿,这是我求的一个平安符,送给你了,祝你好运。”
    将锦囊塞到狄仁杰手中,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
    “这位小吴王为人挺不错的,一点架子没有。”李元芳望着他背影评价道。
    狄仁杰却没有回答,取出锦囊,里面有一张卷起的纸,摊开一看,竟有几行小字。
    读完之后,狄仁杰眼中多了一丝亮光。
    这竟然是圣人给他的一份密旨,让他安心调查此案,不必有任何顾忌!
    狄仁杰终于明白了,从他第一次见到吴王开始,圣人就已经在关注此案。
    只不过圣人不愿被人知道,所以才让小吴王出面,自己又躲到温泉宫。
    “狄兄,你怎么笑起来了,这上面写了什么……喂,你怎么把它给烧了?”李元芳吃惊道。
    狄仁杰用火石点燃手中纸张,再将其踩成碎屑,圣人既然不愿人知道,这张纸自然不能留下。
    “元芳,走吧,咱们可以去审萧恕了。”狄仁杰长吐一口浊气,脸上带着放松的微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