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2章 召朱应,朱元璋的语重心长!
    对于朱元璋来说。
    明日的传召与之前任何的传召都是不同的。
    以前传召朱应是因为公务,是因为朱应是一个出色的臣子。
    但这一次的传召完全不同。
    如今朱元璋心中已经几乎有十足的把握肯定,朱应就是他的大孙子。
    想到这,朱元璋心神都久久难以平静。
    “敢问皇上,明日是一早就传召冠军侯,还是临近晌午?”云奇恭敬问道。
    朱元璋想了想,道:“还是临近晌午吧,咱正好也与他吃上一顿。”
    “老奴明白了。”云奇恭敬领命,然后关切道:“皇爷好好休息,老奴先行告退了。”
    “去吧。”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
    云奇恭敬退了下去。
    “这么多年了。”
    “或许真的可以睡上一个好觉了。”
    “雄英,咱的雄英回来了。”朱元璋躺在了床榻上,脸上带着一种兴奋之色。
    带着这种兴奋,朱元璋沉沉的睡了过去。
    ……
    冠军侯府!
    一片宁静。
    如今还是年节之时,自然是无人来叨扰。
    演武场上。
    朱应提着一张弓,相隔百步之外,砰的一声,箭矢破空,瞬间就正中了箭靶的靶心。
    “好。”
    “不愧是主上。”
    “神箭术。”
    “百步穿杨。”
    “那你们可说错了,主上可不是百步穿杨,而是数百步穿杨。”
    随着朱应箭落,周围立刻就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来。
    归于府上!
    无战事。
    但每日的训练却是不断的。
    亲卫们也是如此。
    “兄弟们。”
    “找个机会带你们打猎去,不然一直窝在府上也太过无趣了。”
    朱应将弓放在了弓架上,笑着道。
    “主上英明。”
    周围众亲卫纷纷兴奋的高呼道。
    从朱应到这些亲卫,每一个都是习惯了在沙场上驰骋了,虽说应天繁华,可他们这些习惯了刀尖上舔血的生活了,太安逸了也的确是没有战场上那般。
    “对了。”
    “刘磊。”
    朱应大声喊道。
    “在。”
    刘磊快步走来。
    “兄弟们想要回乡探亲的,一律准予,轮番回去。”
    “两千亲卫,府上留个一百人亲卫值守就够了。”朱应笑着说道。
    “主上。”
    “留下一百亲卫不会太少了吧?”刘磊有些犹豫道。
    “留一百都多了,在这应天城内,什么江洋大盗还能阻挡我麾下一百亲卫?”朱应淡笑了一声。
    凭两千亲卫。
    毫不客气的说。
    朱应甚至都可以带着他们杀入皇宫了。
    因为每一个亲卫都是以一敌十的好手,而且都是战场上见过血的,并非普通兵卒那么简单。
    “这倒也是。”刘磊一回想,也是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
    “报。”
    “启禀主上。”
    “府外来了自称皇宫天使的人,说带着皇上口谕而来。”一个亲卫快步跑到了朱应的面前禀告道。
    “天使?口谕?”
    朱应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如今可是年节休沐之期,怎么宫里就有事了?
    不过朱应也没有多想,立刻起身向着前殿走去。
    殿内!
    一个太监已经在等候了。
    当看到朱应来到,太监立刻走上前,恭敬道:“冠军侯,奉皇上旨意,请冠军侯入宫。”
    “不知皇上有何事?”朱应问道。
    “这个,奴婢也不知道。”
    “等冠军侯入宫面见之后就知晓了。”太监恭敬的道。
    “好。”
    朱应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
    皇宫内!
    年节至,皇宫的戒备仍然不少。
    到处都是巡视的禁卫军。
    不过有着皇宫专门派来迎接的马车,自然是一路上畅通无阻,很快便到了文渊阁大殿前!
    “侯爷。”
    “已经到了,请下马车吧。”太监在马车外恭敬喊道。
    应声。
    朱应掀开幕帘,缓步走下了马车。
    不过仍然是面带思虑,对于朱元璋忽然传召,朱应还真的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最好是有战事,这样就可以继续领兵出征了。”朱应暗暗期待着。
    对于朱应来说。
    这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想法。
    在应天虽好,但他也待得腻味了。
    不过。
    如今刚刚将北元定下,北边想来是不会有什么战事了。
    除了一个高丽国。
    带着这种期待,朱应缓步向着文渊阁大殿内走去。
    大殿内。
    朱元璋坐在了御案前,批阅着奏折。
    “皇上。”
    “冠军侯来了。”
    在一旁侍奉的云奇立刻出声提醒道。
    闻声!
    朱元璋眼中闪过喜色,立刻抬头看去,朱应正缓步向着大殿内走来。
    “雄英。”
    “咱的雄英。”
    这一眼,再次看到朱应,对于朱元璋而言,好似一眼万年,心底更是涌现了无限情绪。
    在朱元璋的目光注视下。
    朱应缓步走到了大殿中心,继而躬身一拜:“臣参见皇上。”
    这一声。
    也是让朱元璋回过神来,笑着一抬手:“免礼。”
    “谢皇上。”
    朱应道谢一声,然后看向了朱元璋,带着几分疑惑。
    “云奇,赐座。”朱元璋看着身边的云奇,立刻道。
    “是。”
    云奇立刻从一旁搬起了一张椅子,放在了朱应的身后。
    “愣着做什么?”
    “坐啊。”
    看着朱应还站着,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态度与语气比之前更加的温和。
    “这老朱的怎么感觉变了一个人似的?”
    “态度比我当日凯旋归来时还要好。”
    就从进殿,还有现在如此温和的让自己坐下,朱应都感觉到朱元璋态度的温和,比之当日在这大殿内设宴更加温和。
    这也不由得让朱应感觉到,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好事了。
    “多谢皇上。”朱应道谢一声,落座了下来。
    不过目光还是落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今日传召,不知皇上有何要事?”朱应也是开口问道。
    “要事算不上,不过有一件小事。”朱元璋笑了笑,语气温和。
    “还请皇上言明,臣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朱应也是接着话说道。
    而朱元璋一笑,根本不着急:“等一等,咱除了召了你,还召了太子来,此事还是需要太子来一起决定的。”
    当然。
    所谓一件小事,实则也是朱元璋故意找一个理由见朱应罢了。
    在不知道朱应是自己孙子之前,朱元璋虽然看重朱应,但终究是一个外臣,而且还是朱标最为看重,所以朱元璋也是顺势而为,但现在不同了,朱应就是他的大孙子雄英啊。
    那态度,乃至于未来对待朱应,那将会是真正的截然不同。
    “好吧。”
    见此,朱应也暂时没有再多问,坐在椅子上等待着。
    但朱元璋一脸温和的笑容,可没有闲着,而是看着朱应道:“在应天也有了一些日子了,可还好啊?”
    “不瞒皇上。”
    “应天相比于大宁的确是非常繁华,但臣在军中数载,已然习惯了军中的生活了,如今闲下来没有了战事,反倒是不习惯了。”
    “等到年节之后,臣还想着归于大宁去练练兵。”朱应老实的回道,目光之中也充满了期待。
    一听这。
    朱元璋倒是有些急了。
    自己大孙子还活着,而且好不容易确定了朱应就是。
    自己还没有找到证据,找到当年事情的真相,朱元璋又怎能让朱应离开。
    “这数载征战你辛苦了。”
    “如今北元已定,他们的皇帝都被你给抓回来了,北疆暂时没有任何隐患,你还是好好的在应天休养一阵吧。”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话语之中也是透出了关心,但更有一个意思,短时间内,不会准予朱应离开应天。
    闻言!
    朱应也是面带失望之色。
    “朱应。”
    “咱可是听说了有关你在战场上的事迹啊。”朱元璋笑着道,不过表情也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不知皇上所提的是什么事迹?”朱应诧异问道。
    “战场之上,每逢大战,你冲杀最前。”
    “守城之战,每逢敌攻,你也是守在第一个。”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对此。
    朱应一笑:“的确,这是臣的战法,目前在军中应该也无将敢学。”
    但此刻。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却是收了起来,显得十分严肃的样子。
    看着他这样子,朱应心底一忐。
    虽然朱应很清楚自己没有必要去怕朱元璋,毕竟他这一身实力是真的可以无惧。
    但不知怎么的。
    看着眼前朱元璋如此严肃的样子,他莫名的就是有些发慌,甚至还有着一种掉头就想要跑的冲动。
    “没理由啊?”
    “我怕这老朱做什么?”
    “而且怎么下意识就想要跑?”
    朱应对于自己心里的反应也是十分的古怪。
    “朱应。”
    “当初你凯旋回来的时候,咱就要说你了。”
    “现在正好没有了外人,咱就给你好好说说。”
    “昔日你是大头兵的时候,冲锋陷阵,上阵杀敌自是职责所在,可一旦到了守备之后,指挥部曲才是职责。”
    “可你这小子官居守备后,冲在守备营最前面,官居指挥佥事后,冲在佥事营最前面,后来到了指挥同知,卫指挥使,你还是如此,冲在最前。”
    “你小子是真的不把自己的命当命啊。”朱元璋带着一种埋怨还有怪罪语气的说道。
    不过。
    能够清楚听出来的还有朱元璋对朱应的关心之意。
    在之前。
    朱元璋虽然知道朱应有冲杀在前的事情,可他也不能直接说出口,这种笼络关心的话会交给太子朱标去做,但如今知道了朱应很大可能是他孙子了,朱元璋自然就忍不住的说教了。
    这要是因为冲杀最前而出了事,那就是大事了。
    来到这,被朱元璋直接就说教了一顿,朱应也是有些尴尬,不知道如何来接话了。
    毕竟。
    说到底。
    他这种战法也的确是只有他一个人这样施行,除了他以外,整个大明都没有其他将领是如此领兵的。
    不过。
    也是拜了朱应的挑头,如今整个大宁边军都如朱应一样了,除了朱应要求领兵指挥的,那些指挥佥事之上的将领每一个都是极为疯狂,不居于后军,皆是与朱应一样,居于他们各自统领军队的最前方。
    如今战将冲杀在前几乎都已经成为了大宁边军的一个标杆了。
    “咱知道。”
    “你被军中誉为千人敌,更是被称有昔日西楚霸王之勇力,所以你自持勇力强大,便冲杀在前,自觉没有敌人能够伤到你。”
    “但你小子难道没有想过战场上刀剑无眼?”
    “昔日西楚霸王的确是勇力超群,可最终不还是死在了乌江了?”
    “咱看你小子就是不惜命。”
    “今天咱好好说教说教你,虽然话有些难听,但你必须给咱听进去,以后要是再领兵出征,不允再冲杀在前了,你作为都指挥使,统御十万大军,职责便是指挥,而非如大头兵一样的冲杀在前。”朱元璋板着脸,仍然是喋喋不休的对着朱应说教着,最后直接严令朱应不能再冲杀在前了。
    听着这些。
    朱应也是表现的十分无奈,而看着朱元璋这严肃的样子,说教不断的样子。
    朱应心底真的有着一种强烈的冲动,掉头就跑。
    不过。
    此刻。
    朱应也只能点头:“皇上教诲,臣记住了,等以后再上战场,臣一定会严格遵循,绝不会再亲自上阵。”
    “这样就好。”朱元璋笑了笑,十分满意朱应此番的态度。
    随后。
    朱元璋语气也缓和了,笑着道:“你可是咱大明的冠军侯,封狼居胥的英雄。”
    “你活着,对于我大明来说就是最大的安定,更是对番邦异族最大的震慑。”
    “所以。”
    “咱要你活着,长命百岁的活着。”
    “你可明白?”
    朱元璋凝视着朱应,眼神之中隐藏着昔日都未曾对自己孙子说完的话。
    “那就借皇上吉言。”
    “臣一定长命百岁,不,臣最好长生不死。”朱应笑呵呵的回道。
    听到长生不死四个字。
    朱元璋觉得朱应是在玩笑,索性也笑着道:“你这小子还瞎说起来了,长生不死,谁能长生不死?”
    朱应则是笑而不语。
    别人没有机会,不代表他没有机会。
    如今他的寿命都已经有了几百年了,从这个时代到现代的跨度都可以了,只要他开创一国,未来将会让这世界提前进入科技时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