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人皇天尊(二合一)
历代天宗道首,为了抵抗自己太上忘情后,不断被天道同化的神魂与躯体。
进行了诸多尝试。
这些尝试,大多都是为了增强他们的人性而所做的。
譬如有人从道尊留下的故纸堆中,发现人宗之法,其实与天宗之法,乃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人宗之法,能够克制、延缓太上忘情,令得天宗修士延缓自己划入天道的速度。
而天宗之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宗修士免受业火焚烧
故而天宗与人宗之间,相约许诺了一次天人之争。
但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趋势。
故而,历代天宗道首,在眼睁睁看着自己化入天道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其他尝试。
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只是……他们失败的最大缘由,还是天道过于庞大,过于浩瀚。
他们想要以个人的人性与意志,来与天道博弈。
终究是不可能的,个人意志较之天地漠然的意志……太过弱小。
但这并非是他们的个人人性与意志,真个太过薄弱。
相反在其反抗天道同化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的人性意志,其实远远超过了寻常的同境界修士。
故而原本应当毫无感情,以苍生为刍狗的天道。
在历代天宗道首们,前赴后继的化道之下,终于是诞生了一缕人性。
这一缕人性,便是整个大奉世界的唯一变数。
而正是这一缕变数,催生了术士体系,催生了监正。
在监正的不断引导之下,人族终于走过了混乱与征伐,来到代表着秩序与文明的理法儒家时代。
同时也是在这一缕人性的引导之下,一切变数的许七安……降临了!
“去休!去休……具现……伽罗树舍利!”
黎明穿行在虚空之中,念头仿佛一轮大日悬空,将大地上的一切,都尽数烙印入眼。
继而……他再度燃烧道力,将伽罗树之舍利具现出来。
此时的舍利子,其上虽然仍旧烙印有佛陀的部分法,以及佛门禅修与武修两大体系之法。
但却又与黎明炼化之前,大有不同。
炼化之前,其与那尊沉睡着的佛陀之间,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旦黎明想要参悟其法,则势必要遭到佛陀念头的侵蚀。
而今的舍利子,反倒是如同这片天地部分法则的显化,已然被洗净了它与佛陀的因果。
“武僧体系的金刚神功……终于圆满了。”
黎明眼眸低垂,一枚枚天地法则符号化身的文字,在他的心海之中流转。
这是一种与遮天道纹极为相近的文字,却又比道文显得更为浅薄。
无尽的赤金色符文,宛若深海游鱼一般,汇聚而又化散。
最后化作一尊金刚法相,盘坐在黎明的心海之中。
别看这一篇法,只是对禅修的补充。
实则也是能够直指一品的功法!
并不逊色于道门三大流派。
当然,它们之间,其实也有着些许渊源。
毕竟天地人三宗的祖师,与那位堪称无上的佛陀,乃是同一人。
佛法……终究是建立在道法之上的。
黎明的神魂小人,立于心海之上,忽然抬手,按在这尊金刚法相的眉心。
念头触动这一篇经文。
嗡嗡!
一片浩瀚的信息,向着他脑海中补充而来……
……
九州边境之地的一座黑白群山尽头,终年不散的无尽云雾汇聚其中,形成享誉天下的奇景。
粘稠的云雾中央,仙宫巍峨浩瀚,十八根立柱撑起直入云霄的浩瀚宫殿。
宫殿尽头,高高的穹顶如白月横空,一条赤红毯通向宫殿尽头。
红毯尽头,两丈高的台阶上,盘坐着一位玄色道袍的老人。
他须发洁白,头顶莲冠,盘坐在洁白的莲之上。
脑后,一道四色轮转的光晕,似乎勾动了天地法则,象征着地、风、水、火流转。
至于红毯两侧,则站着七位道士,坤冠乾冠皆有,一个个眸子琉璃,冷漠无情的模样。
显然是将天宗的太上忘情之法,修炼到了精髓,已然要向着那漠然的天道靠拢。
七位道士之后,则是一众道童。
面上冷冰冰的,却时不时微微抬高些许眼皮,有些好奇的看向莲台上的老道人。
大殿门口,身着雪白道袍,容貌清丽,恍若冰山雪莲的女冠怀中抱着孩童,冷冰冰的行礼,冷冰冰的开口:
“天尊!我此次下山,已然遇到与我有缘的弟子,您认为如何?”
说着,她双手微抬,手中那个尚处在襁褓之中,打着哈欠的幼童便悬浮起来。
天宗修行的功法极为特殊,这使得天宗的传人向来不多。
一个道人在自己身合天道之前,或许穷尽一生,也遇不到一个称心的传人,也说之不定。
但他们却不会因此,而放低外人拜入其中的条件。
故而,每每有一个弟子被看中,被其准师父带入回道宗之后,往往都是需要这位天尊应允的。
毕竟这位,可是当今的州之中少有的一品,在道门之中,堪称陆地神仙的存在!
仅次于超品!
其一身实力堪称造化,已然抵达随时都有可能化入天道的地步。
其与冥冥之中的天意交感之时,总能捕捉到寻常强者所无法察觉的气机。
宫殿的尽头,道人盘坐在莲台,身穿玄色道袍,低眉闭目,恍然不觉。
但他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准!赐其法号:妙真!”
噗!
声音回荡于虚空大殿的同时,一道轻微的气流扰动声,忽然洒落在其中。
同时伴随着的,便是老道人面前孩童小嘴一瘪,哇一声哭出来。
端坐莲台上的老道人面色不变,只是淡淡的看了眼襁褓中的孩童,空灵的声音淡淡响起,
“拉了!”
大殿之内,一众面若冰霜的男修女冠怔怔然,神色微微错愕。
甚至有入门较迟的小道士笑出声来。
他们虽然也修太上忘情,可在境界与修持之上,比之这位陆地神仙,终究是差缺一步。
身着白袍的女冠冰夷元君神态漠然,
“无妨!”
其袖袍浮动之间,孩童身上,带着淡淡奶香的的襁褓,已然换了一种颜色。
老道人盘坐在灵台之上,明明身姿普通到了极点,如一位农家老人一般。
但却又仿佛一尊木胎泥塑,其轻轻颔首,又道,
“此间天下之内,已然出现变故,你如今游历九州,可知晓变故源头?”
变故?
听闻此言,大殿内的一众道童顿时竖起耳朵,已然与他们方才的漠然姿态,大相径庭。
他们如今,正处在一种不尴不尬的境界。
因为受太上忘情法的的干扰,念头素来冰冷一片,看似理智到极点,但其境界却仍然是不够的。
无法获得自家师尊恩准,下山历练。
同时,又比不得这七位修炼有成的道人,已然见惯了世间冷暖,人生百态。
他们终年在这仙山之上盘膝打坐,实在是有些无趣,对于这等山外之事,最为感兴趣了。
女冠沉吟片刻之后,冷冰冰道,
“启禀天尊,我游历九州之时,所听闻的,能改变这天地格局,堪称天地变故的,恐怕唯有一人!”
“说……”
老道人一字一顿,一字重逾万斤,砸在虚空之中,就连空气都掀起实质性的涟漪。
冰夷元君眸光清冷,却仍然是透露出一丝复杂,
“他名黎明,自称人皇!”
“人皇……”
听闻这两个字眼,这位仿佛木胎泥塑般的老道人,终于是微微抬起眼皮,其木然的面上,也是有了些许改变。
大殿之中,一众道童们不知发生何事,却仍然听得有些津津有味。
唯有那七个始终面色漠然的道人,其面上同样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他们其中,服侍这尊老道人时间最短的,也有二十年之久。
时间长的,甚至能追溯到百年之前了。
可即便是历经百载,他们也从未见过,这位仿佛天道化身,始终古井无波的老人,主动关心过其他事情。
冰夷元君将孩童抱在怀中,语气依旧一派冷冰冰,
“他第一次闻名于天下之时,便是在大奉王城之中,与那位监正对了一击!”
“第二次闻名之时,已然于西域深处,搏杀了一尊佛门罗汉……”
哗!
说到这里时,大殿中的道童们,终于是情不自禁的响起一声惊呼。
他们对于那位监正或许不甚了解,可他们对于佛门的二品罗汉,可是知晓的太多了。
那是眼前这位三品阳神的冰夷元君,也要退避三舍的存在!
只是下一瞬间,便被各自师长们冷冰冰的目光,所按了下去。
“最后一次闻名……则是在两个半月之前,他在万妖国王城之上,打爆了伽罗树!惊走了琉璃!”
哗!
此言一出,小道童们的惊呼,终于是压抑不住了。
甚至于,就连大殿两侧,立着的那七位修炼有成的道人,均是面色愕然。
谁不知道伽罗树的霸道与强横,且……在伽罗树身旁,还有的那位堪称天下极速的琉璃。
唯有老道人端坐莲台上,无喜无悲,继而缓缓起身,
“你口中所言之人皇……便是他吧!”
平淡的话音,落于虚空的瞬间。
大殿两侧的七位道人,乃至于这位怀抱着婴儿,实力抵达三品阳神之境的冰夷元君。
均是察觉到,有一轮至阳至刚的炽烈大日,于此刻,在他们的心海之中缓缓升腾……
“怎么可能……”
冰夷元君有些怔怔然的转过头去。
却见在红毯的另一尽头,一位身上披着黑色乌金龙袍,面色漠然的少年,负手立于其上。
其一身气势,动若烈日横空,静若古井寒潭。
一收一放之间的能耐,场上的一众道人们心中,无不惊骇不已。
对力量掌控到这种程度的存在,他们其中,除却那位无上的天尊。
无有人能做到这种地步!
但偏偏这人展露出来的境界气息,却仍然是驻身于二品。
可二品……又怎可能这般强大?
这世上哪来这般强大的二品?
“你……你便是那位人皇黎明?”
冰夷元君瞳孔实质性的缩放。
她上一刻还在讲述着这人的事迹,这人下一刻,便悄无声息的降临在他身后。
这种手段,再结合他做下的诸多事宜,修炼太上忘情至三品阳神境界的她,此生第一次感到如此头皮发麻。
“是我!”
黎明眸光幽深,却始终凝视着那位立于莲台的老道人。
老婆迎着黎明注视的目光,终于是彻底抬起眼皮,两枚冰晶般的眸子露了出来,
“我在你的身上,感受到了两条巨龙的气息,并不逊色于中原大奉的那条!但……又有所不同!”
话音游走至此,他仿佛神入太虚,立在原地,顿了约莫一刻钟后,他这才老神在在般回过神来,
“奇怪……这方天地所居住的人族,都是有数的……你身上的龙气……”
老道人有些苍老空灵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除却他与黎明之外,无人能够听懂。
“我……或许能助你修行!”
黎明一缕念头落在诸天万道图上,神色不变的叙述道。
从他踏入到此处,于这位老道人剥落在虚空中的气息中,摘取了一道,将其投入诸天万道处后。
再结合他对于天宗的理解,终于是得出了一个大致的解。
老道人身后“地!水!风!火”四色神轮不再流转,
“所以你要我天宗修行之法?”
一语道破了黎明的目的。
“然也!”
黎明毫不掩饰。
哗啦!
大殿内气流浮动之间,天地精气汇聚而来,在黎明的身前,化作三本蓝色封皮的典籍。
其中最厚那一卷典籍,封皮上书有:《太上忘情》。
正是天宗之法!
至于另外两卷典籍,则正是人宗与地宗修行之法。
不过,毕竟有着门户隔阂,即便是天尊出手,也只是拿出另外两道宗的基础修行之法。
并不如这一卷《太上忘情》那般,直接囊括了天宗所有修行之法。
哗啦啦!
三本蓝色封皮的典籍无风自动,其中记载着的高深道法,一瞬之间,便被黎明彻底烙印于心海。
同时,诸天万道图流转,这三卷典籍中记载的道法,已然处在炼化之中。
呼!
黎明的身上,忽然有一股出尘的气息,弥漫出来。
其中蕴含着的,不仅仅有天宗的太上忘情,甚至有人宗业火……以及地宗的无量功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