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出自状态栏,但“一线牵”的功能其实远不如手机方便,甚至有点鸡肋。
总共只能使用两次,每次通话时间只有一分钟也就罢了,真正麻烦的地方在于,它不能像手机那样随时双向通话,而是必须按照固定顺序单向通话。
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把“一线牵”所提供的两个话筒分别命名为“a”和“b”,那么第一次通话只能由a话筒拨打,b话筒只能选择是否接听。而第二次通话则反过来,只能由b话筒拨打,a话筒接听。
就是那么麻烦。
除了不受通讯信号影响之外,这东西似乎也没别的优点了,韩昼实在想不明白它凭什么能值一百积分。
不过经验告诉他,状态栏所提供的道具往往都是他当前情况所需要的,或许能在某些时候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吧。
他这样安慰着自己,随后一脸认真地告诉小王冷秋通话机会只有一次,所以只有在很重要的时候才能给他打电话。
他交给小王冷秋的是“a话筒”,也就是说,在对方主动联系他之前,他是没法主动联系对方的。
女孩抱着那本名为《目击外星人》的小说,也不知道有没有相信这些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然后把形似纸杯的黑色话筒装进了书包里。
韩昼一再强调他刚刚说的是真的,随后便去厨房忙活了起来,用下午买的五肉做了两道菜——红烧肉和回锅肉。
虽说由于食材不太新鲜,导致并未成功触发“高级厨师”的加成效果,但凭借本就精湛的厨艺,他做出来的饭菜依旧美味,房间里香气四溢。
只可惜小王冷秋依然没有吃太多饭。
“多吃点吧,你太瘦了。”韩昼情不自禁地劝了一句。
说实话,小王冷秋虽然瘦,但并不是那种皮包骨头的病态瘦,只不过由于骨架偏小,所以才会显得一副弱不禁的模样。
但就像是射击游戏里打出两发子弹就会自动触发换弹癌一样,看到一个身形瘦弱的女孩,韩昼也自动触发了劝对方多吃饭的成年人本能。
“我吃饱了。”小王冷秋回答道。
“可你只吃了半碗饭。”
“我一直都吃半碗饭。”
“那下次给你换个大点的碗。”
“不要。”
说话的时候,女孩的视线总是不自觉地越过韩昼,落在屋外的倾盆大雨上,不知不觉间,暮色四合,雨丝也在逐渐暗淡的天色中渐渐模糊。
“今天天黑得比昨天快呢。”
韩昼顺着她的视线看向屋外,感慨道。
随着渐渐入冬,天只会黑得越来越早,不过他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他在这个时空只能待到秋末,之后便要回到“现在”看属于他的冬天了。
“嗯。”
小王冷秋看了他一眼,轻声回应了一句,随后继续看向屋外的暴雨。
大约五分钟后,韩昼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伸了个懒腰。
“我吃饱了,也差不多该走了,不然待会儿可能又走不了了。”
“嗯。”
这次的回应比之前要稍微慢上一些。
“那这些碗就只能拜托你洗一下了。”
“嗯。”
“话说这双雨靴能借给我吗?我下次过来的时候还给你。”
“嗯。”
“……怎么,你不开心吗?”
“嗯?”
女孩歪了歪脑袋,除了疑惑之外,脸上看不到任何别的情绪,包括不开心。
“没什么。”
韩昼摇头笑了笑,起身拿起雨伞,一边挥手一边走向屋外,“那就明天再见了,晚上记得锁好门。”
“你会来撬门吗?”
隔着密集的雨幕,小王冷秋忽然问道。
韩昼愣了愣,失笑道:“等你下次没带钥匙的时候再说吧。”
“今天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不会忘记带钥匙。”小王冷秋认真道。
“是啊,所以我才放心嘛。”
韩昼说着,再次挥了挥手,随后便头也不回地走入了愈发滂沱的大雨之中。
屋内,女孩静静地坐在坐位上,目送着他离去。
眼见那道模糊的人影彻底消失在夜色中,她这才缓缓起身,收起桌上的空碗,走进了厨房。
……
豆大的雨滴不断敲击着伞面,发出令人烦闷的声响。
伞下的韩昼回头远远望了一眼,发出了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
他其实隐约看得出来,小王冷秋似乎有留自己过夜的想法。
这个女孩此刻还尚未朝着未来的那个自己靠近,例如依然还习惯说“对不起”而非“谢谢”,又例如依然还没学会有话直说。
这暂时应该算是好事。
……大概吧。
只不过他不能留下。
他想要的是一个也不能少,但也仅此而已。
一种矫情的杞人忧天也好,一种多余的自我意识过剩也罢,总之他愿意和这个时空的小王冷秋成为要好的朋友,也希望对方能对自己有所依靠,但关系止步于此就好,至于一起过夜什么的还是算了。
如果真的只把对方当成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么他就不会来到这个时空了。
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其中的过程或许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因果始终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促成了一场时空穿梭,又或者是一场时空穿梭促成了一场漫长的等待,那他只希望最终看到不再是一份沉重而又得不到回应的等待,而是一场朋友间的久别重逢。
等到一切回归正轨,他们的关系依然存在,但仅限于朋友。
这就是韩昼想要的。
然而奇怪的是,明明是预想中的最优解,可在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他的心竟不受控制地抽痛了一下,短暂,但又确实存在。
他想了很久,怀疑那大概是某种夹杂着愧疚不安的复杂心情,又或者是源自那颗作祟的无法得到满足的贪心。
“韩昼啊韩昼,你果然是个不要脸的渣男。”
嘈杂的雨声中,韩昼心中自嘲,偶尔落在脸上的雨点仿佛一个个力道不重但又异常清脆的巴掌。
他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
如果不曾渴望,他又怎么会贪心呢?
……
夏叔家和小王冷秋家位于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中间要经过小镇,韩昼找了家便利店买了瓶水,顺便向收银员打听了下菜市场的位置,打算有机会去买些新鲜的菜给小王冷秋做饭吃。
乡下的小镇基本没什么夜生活可言,此时天色已晚,再加上连绵的暴雨冲刷了一整天,很多本就没什么生意的小店早早就关了门,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余下几盏路灯,积水里偶尔闪过汽车掠过的光影。
说实话,还怪阴森的。
再加上这场大雨下得实在厉害,空气里满是冰冷潮湿的气息,韩昼一时竟有些后悔从小王冷秋家里离开了。
雨夜视线太差,穿过拐角,他差点和一道人影迎头相撞,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小王冷秋的班主任陈老师。
“陈老师?”
“是你?”
陈老师也认出了他,脸上浮现出意外的表情,“这么晚了,还下着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还在外面?”
她一手撑伞,另一手抱着一个纸箱子,似乎是重物,看上去还挺吃力的。
“我出来买点东西。”
韩昼自然不可能说他刚从小王冷秋家回来,于是晃了晃手里的购物袋。
见袋子里都是些零食,陈老师的表情变得有些微妙,心说这人都那么大了还这么爱吃零食的吗,居然还要顶着大雨出来买。
不过她也没有多管闲事,而是问道:“王冷秋怎么样了,退烧了吗?”
她下午不在学校,因此并不了解小王冷秋的情况,韩昼当时是拜托的另一位老师把棒棒分给了班上的孩子。
“好得差不多了。”韩昼回答道。
“那就好,让她注意休息。”
“我明白。”
两人本就不熟,对话到这里就基本算是结束了,不过韩昼忽然意识到或许可以趁此机会刷刷好感度,让对方将来多关照小王冷秋一点,于是开口道:“陈老师,您拿的东西好像还挺重的,需要帮忙吗?”
陈老师手里的箱子的确很重,以至于伞都有些拿不稳,半边身子都淋湿了,闻言犹豫了两秒,说道:“我们好像不太顺路。”
如果顺路的话,他们刚刚也不会差一点就撞在一起了。
“您家离这里远吗?”韩昼问。
他不急着回去,要是距离不远的话倒是可以帮忙,太远就算了。
“大概要走十几分钟的样子。”
他放心下来,说道:“只是十几分钟的话,那我可以帮忙。”
“不会耽搁你回家吗?”
“不耽搁。”
“那就麻烦你了。”
作为一名三十多岁的成熟女性,陈老师身上似乎早已褪去了年轻女孩常见的忸怩,相当坦然地接受了韩昼的帮助。
韩昼从陈老师手里接过箱子,的确挺有份量,不过对他来说自然算不上重,跟随陈老师一起走回了来时的路。
两人一路上并没有过多交谈,只是简单闲聊了几句,内容自然基本都是关于小王冷秋的。
小王冷秋的成绩很好,而且漂亮乖巧,属于最讨老师喜欢的那一类型的学生,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太过内向,很少主动和同学交流,哪怕别人主动找她也不会给予积极的回应。
而这个年纪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依然还流行着用恶作剧来吸引女孩子注意的幼稚把戏,时不时就会去捉弄小王冷秋。
而对此小王冷秋的态度是不在意,除了说“对不起”之外,她几乎不会有别的反应,也不会去告老师,久而久之,班上的人渐渐也就不主动找她说话了,也不再有男孩子捉弄她。
空闲的时候,这个女孩大多时候都是坐在座位上看书,各种各样的书都看,除了上课提问,平时就连最有亲和力的老师都和她说不上几句话。
这些事情韩昼早就有所了解,不过了解的并不全面,此时听着陈老师的叙述,只感觉心中那个十二岁女孩的形象又略微丰满了一点,也更心疼了一点。
他开始打听小王冷秋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但被陈老师奇怪地看了一眼,说道:“我只是王冷秋的班主任,又不是她的家长,而且那孩子又不爱说话,我怎么会知道她的兴趣爱好?”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同为老师,欧阳老师就知道我的兴趣爱好,她甚至还知道我脚踏两条船呢,只能说你这老师当得不太称职啊……
韩昼心里嘀咕了一句,疑惑道:“我记得小学经常会写些关于兴趣爱好的作文吧,王冷秋的作文里难道就没有提过她喜欢什么吗?”
陈老师扶了扶眼镜:“我是数学老师,看不到学生的作文。”
“额……不好意思。”
韩昼面露尴尬,或许是早上才和小王冷秋提过作文的事,他下意识把对方的这位班主任当成是语文老师了。
陈老师没有接话,而是忽然问道:“你很关心那孩子的事?”
“算是吧。”韩昼棱模两可道。
“你应该不姓王吧,也不姓孙。”陈老师转头看向他,“你们不是亲戚,连远方亲戚都算不上。”
孙是小王冷秋母亲的姓氏。
“对,我叫韩昼。”
“韩昼……你和王冷秋是什么关系?”
“额,普通朋友。”
也就是陈老师不了解韩昼,要是换个了解他的,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白眼说不定都翻到天上去了。
陈老师不了解韩昼,因此这个回答在她听来是一个有些奇怪但还算合理的解释。
“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孩子交朋友,倒是挺少见的。”她说。
韩昼立马想到了自己被叫“叔叔”的耻辱经历,顿时不乐意了:“陈老师,您上午还说我也是个孩子呢。”
“那只是相对我而言。”
“我看您挺年轻的啊,顶多也就二十来岁。”
陈老师瞥了他一眼,没有接话。
虽然很清楚这是言巧语,但没有女人不喜欢被夸年轻。
她之前还有些好奇,不过现在好像知道这个年轻人是怎么和王冷秋那孩子交朋友的了。
两人又走了大概五分钟,陈老师在一盏路灯下止步,说道:“送我到这里就行了,今天多谢你了。”
她家离这里还有一小段路的距离,不轻易把住址透露给一个陌生人,是一个独居女性应该有的警觉。
“不客气。”
韩昼把手上的箱子递了过去。
他脸皮是厚,但也不好意思就这么舔着脸让陈老师记住他今天的帮助,作为回报今后多关照小王冷秋,那样太难看了,而是打算下次和小王冷秋一起去学校的时候提上一嘴,那样效果比较好。
“再见,回去的时候注意安全。”
“我会的。”
两人就此在路灯下分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