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章 整训部队
    第78章 整训部队
    正当陕北官军精锐尽出,分三路大军南下之时,江瀚正在忙著整编军队。
    这段时间他可没閒著,送走了各路义军头领后,江瀚便继续忙著整编队伍和操练兵马。
    他记得很清楚,王嘉胤是守不住府谷的,他必然会带著高迎祥、张献忠等人渡河逃往山西。
    而他们这帮留在陕西的义军,將会成为朝廷接下来的重点打击对象。
    所以江瀚这几个月一直在拼命提升部队实力,收集各种军备物资,以应对接下来官军的围追堵截。
    江瀚没有收编那些小头领的队伍,他实在是看不上那帮匪寇,战斗力太弱,一时半会根本教不出来。
    经过延安府一战,江瀚手下兵马已扩充至三千五百余人。
    而原先的五个哨,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部队编制了。
    江瀚按照边军的规制,將魔下的五个哨都改成了司。
    而董二柱他们五个哨长也摇身一变成了把总,每人统领一司,下辖六百精兵。
    每个司再增设三位哨长,每哨二百人,同时增设四名队长,如此一来,层次分明,指挥更灵便。
    其余五百人则被江瀚抽调出来,单独编为预备队,留作后手,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兵多了,麻烦也来了。
    江瀚细细一盘点,发现几个司的兵力配置极不均衡。
    弓手大多都集中在邵勇魔下,炮兵和手基本在柱子手底下,而李老歪这边则是领著骑兵和步兵,
    黑子手底下就比较惨了,清一水儿的步兵,
    正常边军编制下,除了炮营能单独成军之外,一个司至少应该配有十几门小炮,以及不下百人的手,甚至军费充足时,要做到每人手里都有一桿。
    当然了,这指的是军费充足的时候,大明朝后期哪有军费充足的时候。
    而江瀚也没这么多人手和时间来打制火。
    好在火炮还算够用。
    江瀚清点过炮营,现在他手上总共有大小火炮共计八十门,形制五八门。
    小的有虎蹲炮,涌珠炮,神枢炮,轻便灵活;
    大的有单管灭虏炮,威远炮等等,威力惊人。
    但其中最好的当属四门西洋重炮,这是他从延安府的城墙上拆下来的,又称红夷炮。
    这玩意儿是朝廷仿荷兰红夷大炮打造的缩小版,虽不及原版威猛,但仍然不可小。
    自从后金入关后,江南也有不少士绅凑钱打造红夷炮,用来捐给朝廷,以显示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这红夷炮长约三尺四寸,重四百多斤,炮身铁箍加固,火门带活盖,准星照门一应俱全,能防阴雨侵蚀,绝对是稀罕货。
    董二柱一见这四门红夷炮,眼晴都直了,对待这四门炮比亲娘还好。
    他特意找工匠订製了四辆炮车,专门来放他的宝贝,而且每辆炮车还配了两头骡子,
    两个辅兵。
    一个辅兵负责日常保养,战时清理炮管,另一个辅兵负责填装弹药,冷却炮身。
    董二柱专门给这炮起了名,还编了號,分別叫天字第一、二、三、四號。
    隨后他又挑选了炮营中经验最老道的几个炮兵,专门操持这四门宝贝,给他们配了三斤六两的大铅弹。
    有了这四门重炮,董二柱对那些小炮便看不上眼了。
    而江瀚也正好把一些轻便的小炮从炮营中调出来,下发到了每个司,炮营只留下射程远,威力大的重炮。
    这样一番调整下来,军中的火力分配总算是平均了一些,既有轻便小炮开路,又有重炮压阵,远近兼顾。
    军械方面,江瀚也一直在催促军器局的工匠们,让他们抓紧时间赶製。
    这帮工匠们卯足了劲儿,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干活,修甲制械,忙得脚不沾地。
    没办法,江瀚给的实在太多了。
    李立远这廝,从延安府的一帮乡绅身上颳了不少好东西,光是银子就有数万两,更別提什么粮食,布料之类的物资了。
    江瀚得了这笔钱就立马了出去,为了赶工期,他许诺这帮工匠,直接按件计费:
    修一件布面甲给五钱,打一件新的赏一两。
    这帮工匠哪见过这阵仗,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不到俩月就把两千多件甲胃整得焕然一新。
    江瀚趁热打铁,又让他们赶製一批长杆鸟和重弓,准备练一只狙击小队出来。
    邵勇曾提议过,从全军中专门挑出那些眼神好、瞄得准的精兵,给他们配上鸟和重弓,专门盯著敌人的基层军官打。
    任何一个时代打仗,都非常依赖底下的基层军官。
    这帮人不仅平日里承担著管理,训练土兵的作用,在战时更要精確地执行上级的命令,指挥底层土兵变换阵形,传达作战指令。
    只要能把他们打掉,剩下的土兵就是无头的苍蝇,压根组织不起来像样的进攻。
    江瀚也是从善如流,让邵勇亲自去全军中挑人,组成了一支五十人的小队,统一训练。
    等训练完后,他们將会被下放到每个司,执行狙杀敌人军官的命令。
    而就在江瀚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战斗力的时候,回到米脂山寨里的张存孟此时却气得七窍生烟。
    “砰!”
    他猛地摔碎茶碗,咬牙切齿骂道:
    “这个姓江的,分明是瞧不起老子!”
    “让他结个盟而已,推三阻四的,还拉上神一魁那廝,扯什么『不畏贼多”的狗屁道理。”
    “老子要是有十万大军,第一个就去围了延安府,把他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使!”
    张存孟根本不相信江瀚的说辞,还认为神一魁那廝就是在胡扯。
    这两个边军出身的肯定穿上了一条裤子,瞧不起他这个四处流窜的匪寇,
    而一旁的老四蝎子块拓养坤不明所以,也跟著帮腔道:
    “就是!”
    “要是大哥有十万大军,別说一个小小的延安府了,就是榆林镇都能一脚踏平!”
    “那姓江的傲气个啥,敢这么不给大哥面子,早晚收拾他!”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骂得唾沫横飞。
    而下首的赵胜却低头不语,眼底闪过一丝忧色,暗自嘆息。
    这俩货光会耍嘴皮子,真要上了战场,指不定谁收拾谁。
    就在张存孟生看闷气时,官军已悄然逼近。
    洪承畴率守备贺人龙、神木参將艾万年星夜兼程,抵达了鱼河堡,兵锋直指米脂。
    而为了防止张存孟逃亡山西,榆林参政张福臻带参將柳国镇、游击將军官抚民、李国奇,已经来到了州附近,堵住了张存孟的退路。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明日午时,两路大军齐出,一举拿下张存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