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8章 右相也对苏云青睞有加
    兵部郎中王显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殿下所言极是。不过,苏云此人看似谦和,实则心志坚韧,恐怕不易被轻易拉拢。”
    周无名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精心设计。诸位有何良策?”
    工部尚书孙承宗捋须微笑。
    “殿下,臣以为可以从其身边之人入手。比如他那贴身侍女婉儿,或是其老师周宣。若能通过他们影响苏云,或许事半功倍。”
    周无名点头称讚。
    “孙尚书此计甚妙。婉儿乃苏云心腹,若能使其为我们所用,便可掌握苏云一举一动。至於周宣,虽是文坛泰斗,却也並非无懈可击。”
    周无名环视眾人,语气沉稳。
    “诸位还有其他建议吗?”
    吏部侍郎赵文昌抚掌一笑。
    “殿下,臣以为可藉此次大梁使团来访之机,让苏云在与梁丙易的文斗中大放异彩。届时,殿下可在陛下面前为其美言,以此博得其好感。”
    周无名眼中闪过一丝讚赏。
    “赵侍郎此言有理。苏云素来重情义,若能在他危难之际施以援手,必能贏得其信任。”
    刑部尚书裴千道沉吟道。
    “殿下,还需提防护国侯府从中作梗。苏世仁此人诡计多端,难保不会趁机对苏云不利。”
    周无名冷笑一声。
    “刘尚书提醒得是。本宫自会安排人手,暗中保护苏云。同时,也可藉此机会,揭露护国侯府的阴谋,一举两得。”
    就在此时,门外侍卫匆匆进来,单膝跪地稟报。
    “启稟殿下,方才探子回报,苏云已返回唐府,並与婉儿、李安定等人密议。”
    周无名眉头微挑。
    “哦?可知他们商议何事?”
    侍卫低头答道。
    “具体內容尚未查明,但探子观察到唐府內外戒备森严,似有大动作。”
    周无名挥了挥手。
    “继续监视,若有异动,及时稟报。”
    “是,殿下!”
    待侍卫退下后,周无名转头看向眾人,语气凝重。
    “看来苏云也已察觉到了危机。诸位,事不宜迟,我们需儘快行动。”
    周无名站起身,目光锐利。
    “诸位,形势紧迫,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张文远,你负责联络朝中支持我们的官员,务必要在关键时刻给予苏云足够的支持。”
    张文远起身拱手。
    “是,殿下,臣定当竭尽全力。”
    周无名转向孙承宗。
    “孙尚书,你即刻派人前往唐府,设法接触苏云的贴身侍女婉儿,看看能否获取更多有用的情报。”
    孙承宗点头。
    “臣明白,会儘快安排妥当。”
    周无名目光投向赵文昌。
    “赵侍郎,你抓紧时间制定文斗策略,確保苏云在对抗梁丙易时能够占据上风。必要时,可以动用我们在文坛的资源。”
    赵文昌自信满满。
    “殿下放心,臣早已擬定方案,只需稍作调整即可实施。”
    周无名最后看向裴千道。
    “裴尚书,你调动刑部的力量,严密监视护国侯府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裴千道肃然领命。
    “臣遵命,绝不让护国侯府有机可乘。”
    周无名环视一圈,语气坚决。
    “诸位,此次行动关乎我们的前途命运,不容有失。大家务必精诚合作,共渡难关!”
    眾官员齐声应道。
    “谨遵殿下之令!”
    隨著命令的下达,宴会厅內的气氛更加紧张,每位官员都意识到任务的艰巨性,纷纷起身告辞,准备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
    ……
    右相府。
    右相薛安之坐在书房的主座上,烛光映照在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
    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古籍典籍,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墨香。
    四名幕僚分坐两侧,神色凝重,等待著薛安之的指示。
    薛安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诸位,此次大梁使团来访,文斗之事已成定局。苏云的诗仙之名已在朝野上下传开,陛下对他颇为器重。若能將他收入麾下,对我们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一名中年幕僚,名为陈子瑜,抚须沉思,隨后开口道。
    “右相所言极是。苏云此人才华横溢,又深得陛下青睞,若能为我所用,確实是一大助力。”
    另一名幕僚李思远,眉头微皱,低声道。
    “右相,属下以为,苏云此人虽然才华出眾,但其心思难测。且他与二皇子似乎也有交集,若贸然拉拢,恐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薛安之轻轻点头,目光深邃。
    “你们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正因为苏云与护国侯府和二皇子都有牵扯,我们才有机会从中斡旋。只要能让他在文斗中脱颖而出,再適时向他拋出橄欖枝,相信他不会拒绝。”
    陈子瑜思索片刻,又道。
    “右相,若要拉拢苏云,不妨从他身边的人入手,比如他的贴身侍女婉儿……”
    薛安之微微一笑,讚许道。
    “子瑜所言甚是。婉儿是苏云的心腹,若能让她为我们所用,便能掌握苏云的一举一动。至於周宣,他虽然不问世事,但对苏云的影响力不可小覷。”
    右相府书房中,烛火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薛安之背靠紫檀木椅,手指轻轻敲打著桌面,发出沉闷的节奏声。
    幕僚李思远犹豫片刻,低声道。
    “右相,属下方才想到,苏云此人颇有傲骨,直接拉拢恐怕会引起他的反感。倒不如先示好,徐徐图之。”
    薛安之微微眯眼,语气深沉。
    “思远此言有理。依你看,该如何示好?”
    李思远躬身道。
    “属下以为,可以在文斗之前,派人在京中散布消息,称右相您对苏云的才华极为讚赏,甚至有意向陛下推荐他为翰林学士。如此一来,既能试探苏云的態度,又能让他感受到右相的诚意。”
    陈子瑜插话道。
    “右相,此举固然稳妥,但属下认为,还需要再加一把火。”
    薛安之挑眉。
    “哦?子瑜有何高见?”
    陈子瑜抚须一笑。
    “既然苏云与护国侯府势如水火,我们何不借题发挥?属下听说,苏世仁近日暗中调动了一批死士,意图在文斗当天对苏云下手。我们不妨提前將此事透露给苏云,既能卖他一个人情,也能进一步离间他与护国侯府的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