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5章 机缘巧合,旖旎清华殿
    明珠虽满心不舍,却也知轻重,轻声道。
    “云郎且回吧,明日早朝,还要劳你费心。”
    苏云点点头,握住明珠的手,道。
    “明日退朝后,我再来陪你用膳,可好?”
    明珠微笑著点头。
    苏云起身告辞,步出凤棲阁,沿著宫道往宫外走去。
    夜色深沉,宫灯闪烁,忽闻前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心中警觉,忙闪身躲在廊柱后。
    但见一道黑影如鬼魅般掠过,直奔清华殿方向而去。
    苏云心头一震,清华殿乃嫣然公主居所,这黑影定是刺客,来意不善。
    嫣然公主虽与他立场不同,而且不停纠缠。但也曾多次相助,他无论如何,终不能冷眼旁观,当下迈开步子,紧隨其后。
    待至清华殿外,血腥味已扑鼻而来。
    苏云暗道不妙,推门而入,只见殿中烛火摇曳,地上躺著几具尸体,正是朱雀阁的护卫。
    再往內殿看去,却见朱雀阁副阁主与一名黑衣刺客正激烈交手,二人招式狠辣,显然都抱著不死不休的心思。
    苏云正要上前相助,却见副阁主突然使出一记杀招,一剑刺入刺客心口,而刺客的刀也同时贯穿了她的腹部。
    二人同归於尽,倒在血泊之中。
    苏云急忙上前,查看刺客面容,此前摘星楼有一位高层到京都,画像唐门暗卫早已交付於他,此刻见到这张脸,苏云心中暗惊。
    如今在这大周京都,他才是摘星楼头號大敌,眼前这摘星楼高层,蛰伏这么久,不应该找苏云麻烦吗?
    为何会拼死刺杀嫣然公主?
    一边思索,苏云在刺客怀中搜出一本名册,封面绣著硃砂牡丹纹,翻开一看,里面记载著当年太子谋反案的诸多细节。
    却因血跡浸染,许多字跡模糊不清。
    但有一个名字,烙印进他脑海之中。
    唐青山!
    当年林若甫派婉儿入摘星楼,便是为查此人。
    对於唐朝北冤案,唐青山定是关键人物,他既然出现在这名册上,名册还有硃砂牡丹印记,说不定是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
    他当下便將其小心收在袖中。苏云刚刚站起身来,
    便听闻內殿深处传来一声娇吟。
    苏云心中一紧,提剑上前,只见嫣然公主正倚在床榻上。
    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显然中了春药。
    但见她衣衫半解,青丝散落,双目含春水,朱唇泛微颤,端的是顛倒眾生。
    “苏云……是你吗……”
    嫣然公主轻声唤道,声音中带著几分娇喘。
    “我中了春药,怕是……怕是熬不过去了……”
    苏云虽为郎中,却知这春药霸道,並无特效药可解,唯有……
    他心中挣扎,想起嫣然公主此前的种种相助。
    想起她为他冒险动用朱雀阁,如今若袖手旁观,实在不义。
    再者,这春药若不及时化解,怕是要危及性命。
    “公主,得罪了……”
    苏云咬牙道,上前將嫣然公主轻轻抱起,放在床榻上。
    嫣然公主见是他,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伸手搂住他的脖颈,轻声道。
    “苏云,我知道你心里有我,不然也不会赶来救我……”
    话语未落,便吻上了苏云的唇。
    苏云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怀中的娇躯如火般滚烫。
    最终,苏云终归还是没將嫣然推开,俯下身去……
    殿外,夜色更深,唯有烛火在风中摇曳,將二人的身影映在窗纸上。
    其中旖旎,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一夜,清华殿中的秘密,唯有明月与烛火知晓……
    ……
    次日清晨,苏云醒来,扭过头。
    嫣然承恩一夜,慵懒躺在他臂弯之中,一旁被撕碎的床单,上面一朵梅清晰可见。
    苏云心下黯然,虽是为救她性命,但终究是坏了她清白,这该如何是好。
    他犹豫之间,索性从清华殿悄然退出。
    苏云自清华殿辞出,乘舆而行,晨曦初露,薄雾未散。
    车辕之上朱雀旗犹自翻飞,却映得他面色如铁。
    怀中名册血跡未乾,触手生温,恰似当年在牡丹园所得羊皮地图一般,隱隱透著杀机。
    “驾!”
    车夫一声清喝。
    苏云倚坐车中,借晨光展册细观,只见首页硃砂牡丹纹旁,端端正正写著六字。
    太子谋逆事略。
    笔锋凌厉如刀,翻至中页,唐青山三字赫列其间,名下標註。
    “唐家管事,赤焰军副將,掌北门锁钥,戊午年三月初九申时初刻,引叛军入玄武门。”
    字跡间硃笔圈点,显是事后批註。
    苏云暗忖。
    “唐家管事……这唐青山跟我有亲缘。”
    “不过,当年太子谋反,竟有如此详尽名册,谋反乃灭族之罪,何人敢私录於此?”
    忽觉名册纸页有异,举至亮处,但见页脚暗纹纵横,细辨之下,竟是一幅太极殿方位图。
    正武门至御园路径分明,图中赤焰军旗號所指之处,正是当年太子府暗格所在。
    “硃砂牡丹之主……”
    苏云抚册长嘆。
    “若此册为真,则当今陛下当年確係被诬陷,然造册之人却將证据留存,分明是要留与后人参详,其心可诛!”
    正沉吟间,马车忽停,车夫稟道。
    “大人,已至唐府。”
    苏云收册入怀,掀帘下车,却见府门前两盏气死风灯尚未熄灭,管家李安定立在阶下。
    “老爷。”
    李安定压低声音。
    “太师府周大人已候在书房,言称有军国大事相商。”
    苏云心头一震,周宣身为三朝元老,素日轻易不入臣府,今日亲临,必有要事。
    急步转入后院,绕过九曲迴廊,果见书房烛火通明,一人负手而立,头戴乌纱帽,身著酱色圆领袍,正是太师周宣。
    “老师深夜蒞临,学生有失远迎。”
    苏云长揖及地。
    周宣转身,目光如电,直射苏云面门。
    “昨夜清华殿之事,你真是糊涂啊。”
    苏云微微一愣,不敢隱瞒,將刺客名册、春药之事和盘托出。
    周宣听罢,抚须长嘆。
    “痴儿!清华殿虽为冷宫,却有二十四名老宫人轮值,你二人动静太大,如今满朝文武皆知,陛下已下明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