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章 开机
    別墅的钥匙最后还是落在了他石仁建的手里。
    老爹老妈搬到了二环里的四合院住下了。
    石仁建第一时间就找来了装修队。
    以及以寧皓为首的幕后人员们。
    几个美术系的师兄指导装修队施工。
    別墅里太过生活化的装修风格,並不適合作为电影的布景地。
    比如横亘在餐厅与客厅之间的吧檯就挡住了摄影机的运行路线。
    拆!
    书架挡住了补光灯?
    拆!
    七扯咔嚓的一顿捣鼓。
    十天之后,石仁建已经认不出自己家了。
    不仅石仁建认不出,就连李霞也认不出了。
    要不是在片场中能看到陈宝国、陈冲这些她那个年代的明星。
    石仁建的身高以后就要从大腿开始算了。
    小退呢?
    被打断了唄。
    剩下的工作就是组织人员来適应场地。
    电影中所有室內的戏都要在这里完成拍摄。
    室外的取景地定在了香山边的国家森林公园。
    陈宝国等老戏骨们看著石仁建他们这一群年轻人准备的这么充分,他们自己也调整好了状態。
    这一点很重要。
    在后世见过了无数老艺术家摸鱼的石仁建知道。
    有时候,老戏骨摸鱼能把人摸得怀疑人生。
    表演保证不出错,但就是看不出一点出力的感觉。
    充分的准备不仅调整了老演员们的心態。
    还给了老戏骨们指导石仁建剧组中年轻人的时间。
    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陈宝国一到位,就把之前自以为准备的很好地黄小明、顏旦晨他们批了个顏面无存。
    可偏偏又还得仔细用笔记下陈老师们说的缺点。
    有些点就连已经看过他们彩排无数次的石仁建和寧皓也没注意到,都被陈宝国和陈冲一一指出来。
    就连陈昆也觉得自己进步飞速。
    六月一日。
    香山边的无名烈士墓。
    石仁建带著剧组全体四十几人,和来春游的小学生们一起祭拜了长眠此方地下的无名英雄们。
    揭开盖在摄影机上的红布之后。
    “《看不见的客人》开机!”
    虽然室內的景已经布置好了,但石仁建还是先从室外开始拍摄。
    国家森林公园水系充沛。
    早上和晚上都会自然起雾。
    这点非常符合电影的要求。
    出车祸的车子,石仁建乾脆就从废品厂拖来了一台旧车壳。
    直接用真车的话,这200万製作费可禁不住电影拍摄完成。
    好在道具最大头也就是一开场的车祸。
    黄小明和顏旦晨坐的车则是石仁建的宝马suv。
    黄小明眼馋许久,终於能开上这台车了。
    就是上车后,因为尺寸不同,需要调座椅很长时间。
    在精心的准备下,电影的外景进展的很顺利。
    整部剧本是类似黑泽明的《罗生门》,讲的一个案件在不同人的视角中的描述。
    这里的难点就是角色们如何带入讲述者的视角,表演出不同的状態。
    黄小明最早拿到剧本,准备也最充分。
    他优秀的表现在石仁建看来理所当然。
    倒是柔柔弱弱的顏旦晨学姐,也表现出超乎了石仁建预料的天赋。
    顏学姐完美的表演出了三个人视角下的三种状態。
    在黄小明角色眼中的恶毒、在陈冲角色眼中的被动、在真实视角中的无助。
    石仁建发现,自己有些小瞧这位十几岁就在电影上崭露头角的学姐了。
    “顏学姐,演得不错。”
    一句句称讚从石仁建的大喇叭中传出来。
    一开始顏旦晨还有些不好意思。
    但听得多了也就变成微微一笑。
    “谢谢导演。”
    由於电影的大量场景都是室內戏。
    而且顏旦晨戏份的场景也都在白天。
    拍摄夜戏的时候只有陈冲这位老师扮演的律师是女性角色。
    剩下的全是男人。
    所以她和石仁建的交流並不多。
    签入星云之后,崔老师也和她说星云公司的情况。
    顏学姐一开始还不怎么清楚为何赵燕子组织聚会时第一个给自己打电话。
    但听到崔老师的讲述后,就想清楚了。
    自己在她赵燕子眼里也算是个美人。
    顏旦晨能想明白,石仁建更清楚。
    但他剧组里的所有人几乎都是北影的在校生。
    没有学校的支持,他想拉起这样专业的剧组需要多少年?
    中间要被多少半吊子坑?
    既然享受了学校的支持,那就儘量別吃窝边草。
    但……。
    顏旦晨的心態却出了一点小问题。
    石仁建高大的身影坐在小小的取景器后面。
    线条分明的脸上一脸严肃的表情。
    说话虽然慢条斯理,但是言之有物。
    这神情……。
    顏旦晨看的有些著迷。
    年轻加有为。
    即使理智告诉她这是个危险的傢伙,但感性却忍不住的让她拿起了一把扇子。
    站在取景器边上,自己骗自己一般扇了起来。
    石仁建感受到来自侧方的凉风。
    “顏学姐……?”
    “啊?哦,没事儿,你忙你的。我就是看看。”
    说著,手上扇扇子的动作也加快了几分。
    但石仁建看的清楚,这扇子就是照著自己扇的。
    石仁建擦了擦额头。
    京城的初夏,已经让自己结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石仁建没有表示,接著转头喊来一个师兄,让他在旁边支了一颱风扇。
    別墅里的空调也压不住二十多人的汗水和补光灯的热量。
    不过即使风扇已经架好了,但顏旦晨也没有离开,石仁建也没管。
    喜欢坐著就坐唄。
    要是以后能自己导演,那石仁建高兴还来不及呢。
    毕竟以自己的財力,只怕手下导演不够,完全不怕投资不够。
    其实导演的工作很细碎。
    除了调度演员走位、指导灯光效果等,还要像个大家长一样负责剧组里所有人的衣食住行。
    由於准备充分,加上日夜赶工,拍摄进度快的飞起。
    陈宝国老师的戏份仅仅用了两周时间就完成了。
    不过剧组在京城,而且离他家也不远。
    此时距离《大宅门》开机还有一段时间。
    所以虽然杀青了,但他还是在剧组里泡著。
    一是为了感受拍摄时的气氛,保持状態。
    二是田壮状也在。
    两人是早年的朋友。
    “老田,这部电影感觉挺不错的。北影还真是人才辈出呀,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们中戏也来一个?”
    田壮状与有荣焉。
    “嘿,我也没想到,一帮子学生还能整的这么专业。”
    “你们的那个学生电影不也听好的吗?怎么?才毕业几年就看不起在校生了?”
    “我们那算什么?一帮愣头青罢了,你看见那个摄影扛的那个设备了吗?”
    田壮状指著寧皓身上掛著的三轴云台。
    其实陈宝国早就注意到了,不过对於技术不怎么敏感的演员来说,能拍好电影就够了。
    “看到了。”
    “你在別的地方见过吗?”
    “倒是没见过。”
    “那小子搞出来的。”
    “谁呀?”
    “小石,石导!”
    陈宝国震惊的看著田壮状。
    你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