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修仪封成『梅嬪』了?
而且那圣旨写的……
公正严明?
孝顺有加?
颇得皇太后之心?
“这是什么用词?是皇帝封嬪,还是太后封嬪啊?日后,姐姐伺候谁?”傅含瓔有些懵,目光看向窗外。
姐姐为嬪,算是一宫主位了,但却没有挪宫,而是住进了宣和宫后殿。
眾所周知,住正殿的才是一宫主位。
姐姐为『嬪』,却依然只能龟缩著,勉强算是『一宫两制』,但是,傅含瓔有『宝』字封號,有龙胎,又是元昭帝御旨挪宫正殿。
宣和宫,算是她的地盘。
只是……
“姐姐是怎么封的嬪?为什么?”
明明告状的那个,是她才对啊!
傅含瓔蹙眉。
百思不得其解。
如意也气的眼睛通红,胖乎乎的手背,拼命抹著泪,“姑娘,是不是我啊?因为我没表现好,那天晚上,我,我,我……”
“呜呜呜,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我是不是没有演戏的天分?陛下觉得我说的不感人,或者,他看穿了咱们告状的把戏?”
害怕,后悔袭上如意的心头,她『哇』了一声哭了出来。
“如意,別哭,不会的。”
傅含瓔忙安慰。
元昭帝的脾气,她琢磨了半辈子,这位就爱吃这口儿,绝对不会错的,况且,退一步讲,哪怕他发现自己刻意告状。
被害是真的。
她忍了半年多是真的。
那么,情……
也就是真的了。
“在等等,这里面,或许有咱们不知道的事儿。”
傅含瓔很沉得住气。
而,元昭帝也没辜负傅含瓔的等待。
她的补药和膳食变了。
內务府、御膳房、太医院也都有大动,姐姐的『蓝顏知己』牧太医被一擼到底,成了没品级的小药使,御膳房轰出去十来个大厨师,內务府也有大动作。
又打又贬,换了好些人。
明显都是长孙太后的人手。
秦若华趁机升了个官,如今是从六品了。
傅含瓔的人,也乘著东风,加官进位,名单上,用硃砂圈住的名字又多了十来个。
那都是有品级的管事。
“含瓔,等你生了,朕就封你做贵嬪。”
元昭帝这么跟傅含瓔保证。
按傅含瓔如今的门第……
咳咳咳,她爹还欠著贪污银款五万两呢,封作『宝嬪』已经算是她生下龙子的奖励了,如今要越过淑仪,连升两级,明显是这件事的补偿。
长孙太后肯定也默认了。
否则,他不会说。
对此,傅含瓔很满意。
后宫里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分位是真的。
傅含瓔重展笑顏,元昭帝也鬆了口气,倒是梅嬪,虽得嬪位,但没有挪宫,依然要生活在傅含瓔眼皮下,她似乎很气愤,很不甘,躲在宣和宫后殿里,不愿意出来。
凤棲宫请安,她都称病了。
“我胸口闷得慌。”
梅嬪这么说。
而牧哲牧太医,哦,不对,是牧小医使万分焦急,自请想给梅嬪诊脉,但……
没品级的医使,是没资格给嬪妃主子们诊脉的,他们只能配药,牧小医使的请命,自然被打回了,他不甘心跑到宣和宫门外等待请命。
梅嬪没见他。
只是吩咐侍书出来,说了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陛下已下御旨,尔应按规办事,莫要负了皇恩。”
牧哲:……
按如意的描述,“那姓牧的走的时候,失魂落魄的,好像有谁把他的三魂七魄勾出去,当麻绳晃悠了。”
“他那个脸啊,都是绿的。”
傅含瓔稍微幸灾乐祸了一会儿,她始终觉得,这个事儿没完。
果然……
十一月中旬,柔才人眼看要进入產期的时候,长孙太后下懿旨,扬扬散散许多话。
內里意思,很是简单。
就是:皇帝后宫子嗣稀少,嬪妃也少,潜袛老人凋零,新进宫的秀女们也不中用,老太后急著抱孙子孙女,特意选了两家闺秀入宫伴驾,延续子嗣。
老人凋零?
嗯,指的是桑心宜吧。
新人不中用,嘶,六个秀女,一年之內,有两个怀孕快生產的,应该算是挺中用的吧。
元昭帝膝下,目前只有大皇子一个儿子,身为帝王,子嗣的確是少,但他年轻啊。
今年又刚刚选完秀,长孙太后突然如此,傅含瓔肯定要联想。
她看向特意伴驾的人选。
两个。
一个是桑国公府二房的嫡出女儿,年仅十五岁的桑心采。
哦,桑国公的亲侄女。
看来长孙皇后没放弃他家。
另一个则是洪次辅的孙女,宫里洪妃的亲妹妹洪聘。
就是李湘贤的前未婚妻。
“桑心采封了桑嬪。”
一宫主位。
“洪聘则是充容。”
差了一级。
“宫里有洪妃,一个府里,不会出两个高位娘娘,洪家已经有洪妃了,还送人进来?”
傅含瓔拧眉。
如意小声,“姑娘,洪妃娘娘自生了大皇女后,肚子就没动静了,您这边,陛下替您挡了,梅嬪肯定得在要一个。”
“她……”
“哼哼,多爱抢別人的啊,宫里怀孕的,除了您也就是柔才人了,洪充容进宫,是不是洪妃和太后娘娘的交换条件啊。”
柔才人的孩子可没有洪家血脉,哪比得上亲妹妹生的。
“洪聘居然也甘心?”
高位是姐姐的,孩子是姐姐的,荣誉是姐姐的。
她纯奉献吗?
“或许是因为洪聘退过婚?”如意猜测,“上回郡主娘娘进宫时,不说了,李湘贤闹得越来越厉害,被她打了也不退缩,天天守在国公府,公主府、郡主府门口,跟个驼背的王八一样坚定。”
“长公主和郡主回回打他,他都不退缩,他这么闹腾著,跟他有关联的人都没个好儿。”
李相爷快被御史参烂了。
桑郡主的名声也越发的风雨飘摇,幸而,她不在乎那个,但是做为李湘贤的前未婚妻,洪聘难免受影响,不至於嫁不出去,但在想找门当户对的,也不容易了。
外嫁、低嫁,已是必然。
与其如此,或许洪聘更愿意进宫,延续洪家的荣耀?
傅含瓔猜测著,静静等待两个新人入宫,以及……
梅嬪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