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乱局
邪物作乱,
时兴时艾。
十多年前邪物刚出现的时候是高峰期,大申沿海近半郡县皆受荼毒。
约莫五年时间,
邪物突然隱无生息,人族修士趁此机会大肆平息邪物造成的不良影响。
宗门修士成群结队赶赴沿海各郡,清除凡俗百姓记忆,剪除被邪物污浊的恶民。
费了小半年功夫,
沿海诸郡才算恢復往日平安。
好巧不巧,邪物復甦之际恰好也是木原率领木氏回返大申之机。
此外,
木原经过了双头妖之事,他也是意识到其他修士或许也能从邪物身上获取好处。
但他自己本身却不清楚邪物尸首能够给修行带来何种益处。
《近海新妖录》罗列了诸多邪物的特徵、弱点以及天赋能力,却唯独没有点明每一种邪物尸骸能够用来做甚?
木原有理由怀疑那些个大申皇帝派来调查邪物一事的几位真人,绝对背地里“偷吃”了邪物的尸首,以至於不敢如实上报。
天下乌鸦一般黑。
木原觉著古人诚不欺我。
没等他回神,他临时租住的洞府外响起了嘈杂的闹腾声。
“快!就在那儿。我亲眼看见那道人入得我家大人堂下,说是得了具海妖尸首。”
雀跃者赫然是此前替木原端来《近海新妖录》玉简的链气小廝。
没曾想不过数个时辰不见,人却是大不一样。
在他身后,有三名金丹修士威风堂堂。
浑身真气外露似有耀武扬威之意。
木原眯了眯眼睛,暗道:“不曾想阎王起佛心,小鬼却难缠啊!”
说罢,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他便度起真元,摄与府外。
三人瞬间失了神色,浑身真气犹失双目,在他们体內胡乱衝撞。
三人脸上好不精彩,本来作为依仗的修为,如今却成了痛苦的根源。
但是很快,
他们就意识到危险从何而来。
这三名金丹修士都是坊间的老混子啦!
他们也清楚邪物对於金丹修士大有裨益,他们因为在伏妖坊市有著不错的消息渠道,自然也知晓伴隨著邪物收益同时出现的还有巨大的危险。
於是乎,
为了接触到邪物,他们使了另外一种手段。
即买通坊市內的一些小廝,让其联络消息。
但凡出现什么有关邪物尸首的风吹草动,他们不介意助人为乐,替旁人“消忧解难”。
对付邪物,他们没有什么经验。
对付人族修士,他们却是熟络得很。
当然,
早先他们能够修炼至今也並非目中无人,若是遇到硬茬子,他们也会谎称误会,旁人见他们人多,大部分情况也会选择和解。
但今日,木原这茬子不仅硬实,还会冒刺!
三人招架不住,其中一人尚且有些手段,他急中生智一道穿心术法当场取了小廝性命。
忍著丹田剧痛,
哽咽道:“前…前辈,这小…小廝乱…乱我…我等视听,以…以至於……”
他们有心求饶,木原可无心原谅。
不用想,接下来几句必定是甩锅给死去的链气小廝,死无对证还不简单?
可惜,
木原並不打算听人解释。
他手中真元再是一卷,他们原本就束缚不住自己丹田的真气,任由木原使出的真元领头在自家丹田胡作非为。
如今木原再添一把火。
嘭!
嘭!
嘭!
三人当场丹田碎裂,七窍流血而亡。
尸首僵直,跪在地上,忝作求饶状,北向木原洞府。
这下子,
周遭修士瞧见,也定会知道木原是个不好惹的傢伙。
事实上,、
木原放过三人,也能达到同样的威慑作用。
但是,三人会將木原的实力暴露出不去,而不像现在一样依旧能够半隱半现。
这些都是其次,
木原趁著杀人的机会,也瞧瞧运起了搜魂术法,查探了一番三人记忆。
果不其然,邪物尸骸有大猫腻。
世间物不过得失间。
邪物本身就是污染修真界生灵的存在,何以能反助修士突破境界?
答案是污染!
如果说木原结婴时靠作弊达到一百分的合格线。
那这些靠著邪物结成元婴的修士更加离谱,他们依靠邪物混淆道念,以至结婴门槛直线下降。
说人话就是,
这群修士的结婴合格线可能只有七八十的程度。
木原与他们的差异並不仅体现在此处。
他通过击杀邪物获得功德金光,而后模擬结婴丹功效以及其他丹药功效,完成结婴大事。
整个过程有跡可循,得失自理。
但那些获得邪物尸骸的修士却是不同,他们击杀邪物,但邪物本身的诡异之处尚存,他们没有像木原一样清理乾净邪物的本领。
看似死亡的尸骸,实际上连带著邪物的特性一併被他们吞服入体。
木原细思极恐,
这些个新晋元婴每一个都可能是一枚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就会被邪物遗留的特性污浊了肉身、丹田乃至意志。
最后,邪物完成同化,在修士躯体上实现復生。
这一切,
木原不是凭空推断,而是依据《近海新妖录》上对於邪物的某些描述结合自身经歷推测而出。
《近海新妖录》上有言:“山民偶入山林,惊见幼时山神,斩之,以为获宝,带入村中。旬月期满,闔村百姓尽亡!”
这是最早记录山神妖踪跡的片段。
其他邪物同样存在类似经歷,现在的情况与早先邪物刚出现时蛊惑凡俗如出一辙。
只不过现在的主角换成了人族修士与成熟期的邪物罢了。
沿海诸多修士身在局中看不清情况,大申朝廷也有意遮掩一些情报,故而隱患日积月累地在积攒。
木原相信,
用不了多久,积累下来的祸患就会一股脑爆发出来。
大申沿海之乱必然尤甚从前。
这也是木原不解的地方,大申皇帝派遣真人来沿海诸郡不就是为了压制邪物么?
怎地这些个朝廷真人所为,
更像是推波助澜,丝毫没有半点弹压之意。
思索间,
天色渐暗。
木原也有些疲倦,倒不是白天真元有所耗损,实在是大申情况叵测,木原一时间摸不清各方的主意。
一方面,木原摸不清大申朝廷的用意。
另一方面,木原也不清楚邪物们如今到底有多少实力。
为了保证万全,木原打算近些时日先回一趟群星海,將木氏一应事宜安排妥当。而后再考虑三归大申沿海,专心於邪物之事。
於他修行一途,邪物所產的功德金光至关重要。
……
……
就在木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
沿海,
另一处坊市內。
大申皇帝派遣到沿海诸郡的十个真人相聚一堂。
原本朝廷派遣的真人有十一之数,只不过在执行任务的十余年间有个倒霉蛋死外头了,顺便成就了一头唤作“百目妖”的邪物威名。
故而,
此刻齐聚於寧吾郡郡立坊市的真人数量只有十名。
木原此前去过的伏妖坊市位於沿海西部,处在泰安、静安、祥安三郡中间,属於三郡共治官立坊市。
而寧吾郡则地处沿海东部与伏妖坊市相数千里远。
邪物作乱,大抵是在西部沿海荼毒。
东部的寧吾郡並未感受到太多邪物的气息。
十名朝廷真人此时的头衔唤作“討妖使”,顾名思义就是朝廷派来討伐妖孽的使者。
但事实上,
十人相聚一堂,彼此焦灼討论的重点却与邪物无甚关係。
“乙二三道友,妖物横行至斯,可有『普陀门人』下山除妖?”
被问及的真人摇了摇脑袋,示意並未发现。
提问者骤起眉头,转身又朝著另外一名真人,说道:“传闻『烈阳宗』、『九阴宫』都是那『普陀山』分支,乙一九道友你不如抽空多杀些两宗弟子,逼那『普陀门人』下山来!”
被唤作“乙一九”的那名真人点头答应。
在场十个真人多是出自大申皇室座下“鹰狼司”,平日大多身著黑袍,罩面具,彼此以司內代號互称。
而他们口中的“普陀山”,则是一处修行圣地。
据说大申未建之时,普陀山就已有香火传承。
大申境內的各家宗门拢共分作三脉,一者隱世,二者隨流,三者逐亡。
隱世多大宗,各自宗內都有一处甚至多处洞天充作生息。
隨流者多为小门宗派,为保宗门传承不失,或与大申朝廷內的各个修真世族交好,或是彻底归附朝廷羽翼,或有些许宗门乾脆装傻充愣,避世灵山间,静待朝廷亡其祀。
此前,
大申皇帝赦免的大多就是此类避世宗门,免除他们没有及时归附朝廷的过错。
泰安郡烈阳宗、祥安郡九阴宫便在其列。
最后一类逐亡的宗门,同样也是颇有底蕴的修行圣地。
他们统筹所有不愿意归附朝廷的宗门,在大申各处四起烽烟,以鸣不平。
当然,
这些逐亡宗门大多集中在大申边陲发展,少有能够在大申腹地放肆的宗门。
宗门、家族、皇室。
整个大申朝廷便是由此构成。
没错!
大申皇帝派遣鹰狼司內的真人来到沿海,並不仅仅只是为了解决邪物之事。
更多的其实还是意在普陀山。
据说普陀山开宗老祖修为还在化神期之上,普陀老祖修行功法有异他修,死后身躯竟能化作一枚“仙人道果”。
正好大申皇帝寿元將至,以至於动起了普陀老祖道果的主意。
但没办法,
普陀山隱世数千年,门下弟子轻易不与外界交流。
若不是大申几家大宗门间彼此都有联络,旁人还道是普陀山香火灭绝了呢!
除了普陀老祖遗蜕所化的道果外,大申各处的叛乱也是愈演愈烈,朝廷虽然以雷霆之威扫灭了几家作乱的宗门。
但其中並未涉及到几家体量最大的大宗门。
这一次,
鹰狼司谋算普陀山,既是为了替大申皇帝增寿,也是未尝没有杀鸡儆猴的意思!
堂內,
近半真人都在著手普陀山之事,但同样也有一半真人忧心忡忡。
他们都曾见过邪物之能,也大抵能够感受到邪物对於修士的威胁。
其中一人犹豫一二,开口说道:“乙首,妖物似有猖獗的跡象,我等可要增派人手提防?”
乙首也唤作“乙一”,即是十人的领队,方才开口提问之人。
只见他眼神怪诞,瞪了几眼提问之人,说道:“近海这些妖物虽说进步神速,但说到底我等也顶多遇见过几头媲美元婴初期的妖物罢了!
再者说了,它们的底细早在数年前就被我们摸透了,有何弱点,有何功效,《近海新妖录》上一目了然,何须提防?
妖物之限至多元婴,普陀山上却仍旧有两位化神上真端坐,两者之间,孰重孰轻,望君等权衡!”
不管是道人、上人、真人,首先他们都是人。
是人就有需求,修士的第一需求便是破境,破境需要资源,而大申朝廷恰好就有无穷无尽的资源与道藏。
某种程度上讲,
在一个巨大的修真势力体制內,升官无异於能与破境化作等號。
这是量变导致的质变。
所以,
领头的这位乙首才会如此迫切地暗示眾人,勿要舍小丟大,勿要再去操心什么劳什子妖物了。
现在,解决普陀山的问题最重要!
大多数人都已会意,
竞相点头称是。
唯独方才提问那人依旧忧心忡忡!
他与编撰《近海新妖录》初本的那位元婴真人相熟,撰者便是死在“百目妖”手底下的那名真人。
撰书的真人起初接下乙首命令,巡游近海四处,撰写妖物详略。
那时候,撰书的真人尚且谋定自如。
但日子久了,
撰书的真人愈发毛躁,口中不停嘟囔著:“这不对,那不对!这些东西怎么会长这么快?昨日不还是体长数丈么?嗯?今日……怎么……会……”
一句句自言自语,一天比一天疯癲。
最后,
那人死在了百目妖手下。
提议邪物事跡的那名真人唤作“乙十”,他亲眼看著撰写《近海新妖录》的“乙一五”一步步走向癲狂,直至殞命。
哪怕乙首三令五申不准再去费心邪物之事。
但乙十却趁著其他九人盘算主意时,瞧瞧离开了寧吾坊市,沿著海面一路南飞。
他想去“乙十五”曾经反覆提及的一处地方看看,自己曾经的道友“乙十五”到底在不停地害怕著什么?
乙十越飞越远,逐渐消失了身影。
平静的海面上,
却悄无声息地露出了一抹鱼肚白……
……
……
(又是熬夜的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