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章 这孩子这么损像谁
    李泰之前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
    略微思索了一下便道:“稚奴聪慧乖巧,青雀倒是愿意带著他。
    最好是再等些时日,等文学馆建好后,再让稚奴跟著儿读书。”
    “多谢二兄!”
    李治听李泰终於鬆口。
    高兴的差点蹦起来。
    连连给李泰作揖行礼。
    一直愁眉苦脸的长孙皇后,这时也露出了点笑模样。
    李世民嫌李治在这不方便谈话,將他轰到了李欣与城阳那边去玩。
    “青雀儿,百官交的改建费基本都已经送到了宫中,李靖等人过些日子就要从吐谷浑班师回朝了,朕打算拿出一半的钱赏赐將士们,剩下的朕明日叫人送到你城外的庄子。”
    吐谷浑?
    李泰突然想到了吐谷浑有个茶卡盐湖。
    在高宗时期,吐蕃把吐谷浑故地给攻占了。
    茶卡盐湖隨之易主,成为了吐蕃的重要经济来源。
    这个茶卡盐湖从西汉时期,就已经开採。
    到现代居然还有近五亿的氯化钠储量。
    “青雀儿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李世民出声唤回了李泰的思绪。
    “阿耶是这样的,青雀前些日子想修括地誌,查阅资料时,从魏书吐谷浑传中得知,大非川附近有个盐池,从汉时就已经开採。
    那块地被吐谷浑那帮瞎屡獠占去后,盐池一直荒废至今。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阿耶因体恤百姓,推行轻徭赋税,与民休息的政策,没有对盐铁业加以管控。
    可如今食盐的开採、生產、售卖尽数掌握在世家贵族手中,普通百姓连最便宜的粗盐都吃不起,这政策显然已经违背了阿耶的初心。”
    李世民的线人匯报过,李泰之前一直在与府官商议修括地誌之事。
    只是近半个月,李泰就好像忘了这件事似的。
    李世民猜测是李泰怕李承乾又多心,转而放弃修书。
    他对李泰的这些说法十分认可,连连点头。
    怕李泰说渴了,还亲自给李泰倒了杯蜜水。
    示意李泰喝完继续说。
    “所以青雀刚才就在想,既然拿回了盐湖,不如藉此为由,禁止民间开採。
    食盐改为官府专营,这样可以將盐价压至最低,百姓能吃得起盐,国库还能增加一笔不菲的税收。”
    李世民蹙额顰眉,低垂著眼眸。
    右手食指与拇指来回揉搓。
    盐铁专营从秦汉时期就断断续续有在执行。
    若想改制,態度强硬一些,倒也没有什么难度。
    只是李世民心中始终有所顾虑。
    “若是朕强行从他们手中夺回开採与售卖权,是不是......”
    一听李世民这话,李泰就明白,李世民的老毛病又犯了。
    李世民就是太在意他的名声,和文人士族对他的评价。
    若非如此,也不至於多次想偷看起居注,还要求房玄龄和许敬宗对起居注中有关玄武门政变进行刪改。
    李世民猫盖屎一般的行事,反倒落人口舌。
    “青雀明白阿耶的顾虑,如果青雀有办法能將细盐提炼的杂质更低,纯度更高。
    能將成本压至最低,甚至售卖价都低於世家所售细盐的成本价,这样他们也就不能舔著脸说,阿耶与民爭利了吧。”
    李世民闻言抬眸,紧盯著李泰的眼睛。
    试探道:“青雀儿已经有提炼细盐的办法了?”
    “那倒没有,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只要阿耶同意,青雀回庄子后就立即召集懂製盐的匠人进行商討。
    青雀想,从吐谷浑到整个大唐境內来回运输,消耗成本过大。
    待研製出新的细盐后,不如就將盐厂设立在吐谷浑,抓的吐谷浑俘虏也不必带回来,还浪费粮食,让他们就地就参与开採。
    到时朝廷再为民间商人开具盐引,不同地区按量开具,这样省去的成本就能折低价卖给盐商。
    盐商只需凭藉朝廷给开的盐引就能在吐谷浑领取相应量的食盐,按照销售地区的远近,运输成本定製一个百姓能买的起,朝廷和盐商都有的赚的售价。
    这样就可以让盐商们摊运输成本和人工。
    朝廷也不必派出大量的人手车马,也省去朝廷开铺子的钱。
    这样盐商就算利润照以往大大降低,总还是个赚钱的营生。
    世家贵族若看不上这些利益,自然有民间商贾愿意售卖,到时每年再搞个名额拍卖,不又是一笔进帐?
    国库也充实了,百姓也能吃上盐,还不知道得怎么感谢阿耶,世家贵族也不能再把控断食盐价格,阿耶也不用担心被人詬病,与民爭利,一举数得!”
    说完李泰自己先满意的点点头。
    毫不自恋的说,他真是个聪慧又心怀天下的美男子吶!
    李世民也不说对李泰的法子,支持还是不支持。
    反而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长孙皇后。
    “青雀儿的脑子確实是好使,就这么眼睛一闭一睁,损招是一个接一个的往外冒,朕也不这样,你也不这样。
    哎!观音婢你说青雀儿这孩子,他到底像谁呢?”
    “要妾身说,青雀儿这冒坏水的样,倒有几分像他舅父,他舅父小时候......”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就这么当著李泰的面。
    旁若无人的蛐蛐起了李泰。
    不是这俩都什么人吶,用完了他就过河拆桥是吧。
    他李泰在损,还能有这俩人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损?
    李泰站起身,拍了拍衣摆表示不满。
    唤来阎婉,李泰撇著嘴话也不好好说,从嗓子眼里往外哼。
    “青雀带王妃先告退了,趁著天没黑,还要去孔祭酒府邸一趟。”
    李泰刚走出殿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就笑出声了。
    李泰气的在心中谴责帝后二人。
    “本来想做点好事,有便宜都没占,有便宜不占那不就是吃亏了,这么大公无私,还说我损。
    行,笑吧笑吧,这会倒有心情笑话上我了,刚才怎么就没让李承乾那小王八蛋嘎巴一下,给你俩一起气死!”
    等马车走出了皇宫。
    李泰吩咐车夫,將马车赶到孔颖达府邸。
    李泰下了马车,叫护卫先护送阎婉去城外的庄子。
    之后再回孔府门口等他。
    孔府大门紧闭,橘井上前叫门。
    一个门人探出半个头,面露不耐。
    “我们家阿郎(家主)病了,这几日不会客,你们是什么人,连拜帖也没有,这么不懂规矩?”
    “魏王李泰。”
    “殿下稍等,小人即刻回府稟报。”
    那门子知道孔颖达就是被魏王给气病的。
    还以为是魏王带人打上了门。
    急的连滚打爬的回府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