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 烤米饼
    等到秦淮从录事参军府出来的时候,已然是中午了。
    他对这次交谈非常满意。
    首先拋出五千斤的打铁生意,藉助周齐之手打通浙西道的官铁营运。
    然后说出此行的真正目的:
    改址济安桥。
    本来这座桥不在他丹徒县管辖內,而是邻县用於两个庄官『经济区』的开发,建桥的资金自然跟他丹徒无关。
    这次能说服周齐改地址,方便大关炼铁场的经营只是一方面,最大的好处是:
    秦淮有了启动资金。
    这座桥本来的设计是建一座石拱桥,预计耗时三年,投入一万贯,润州府和地方政府各出一半。
    改址之后,就变成了丹徒县的工程,周齐自然是要拨付工程款给秦淮。
    周齐答应,不日,將会把初始建桥资金两千贯以及三万五千斤木炭送到大关炼铁场。
    也就是说,秦淮这次谈话,不仅解决了燃料,还带来了初始的启动资金。
    可谓满载而归。
    他不是没想过直接拿刺史令牌,胁迫百官给他送钱、送粮、送物资,可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並非长久之道。
    刺史令牌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並非是秦淮自己的能力,此时如果交恶,等到刺史收回令牌,那他秦淮做任何事都再难寸进,甚至有性命之危。
    以势压人不如为利同行。
    还是要与人为善。
    ...
    大关炼铁场。
    秦淮还没走进去,就看到十几个小孩子,怀里抱著粗细不一的木材往远处跑去。
    炼铁场外围,已经堆放几堆高高的木垛,几个村民正小心翼翼地用泥土封住,只留下几个透气的小孔。
    还有几堆木炭,火光在木垛內部闪烁,烟雾繚绕。
    甫一进入,就看到一群壮汉正围著一座废弃的高炉,挥舞著铁锤和撬棍,清理著炉內的积垢和废渣。
    不远处,几位厨娘围著几口大铁锅,熟练地搅拌著锅中的食物,锅中热气腾腾,飘散出诱人的饭香。
    在炼铁场的另一侧,一群工匠正在修缮房屋。他们或攀爬在屋顶上修补瓦片,或在墙边忙碌地砌砖抹泥。
    四周摆放著採买来的各种材料。
    整个院落已经经过平整,地上的杂物和碎石早已被清空。
    虽然到处都在忙活,但是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秦县令,您怎么来了?”
    邱大伟手里拿著帐簿,急匆匆跑来,眼框黑了一圈,显然这几天没怎么休息。
    还不待秦淮询问,不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郎君,跑到秦淮面前,手里捧著东西,举到了秦淮眼前。
    “秦县令,这是他们陈家村的特色食物,烤米饼,您试一试。”
    秦淮说了句谢,从小男孩手里接过米饼,尝了一口。
    嗯...味道確实不错,又香又脆。
    这种没有精製过的粗胚米,经过火烤之后,反而別有一番风味。
    “小郎君,你这几天都有米饼吃吗?”
    小男孩拖著稚气未脱的声音回道:
    “嗯,每天中午都有一块,如果白天捡的柴多了,夜里还可以多领一块。”
    “阿娘说,以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呢,她让我拿过来一块送给你吃。”
    秦淮弯下腰,颳了一下小男孩的鼻子,说道:
    “你喜欢这里吗?”
    “喜欢,爹爹不用给別人耕地,阿娘不用到处去挖野菜了。”
    说完,小男孩就蹦蹦跳跳跑开了。
    “捡柴的时候小心点。”
    秦淮在身后叮嘱了一句。
    “秦县令,目前炼铁场的情况,我给您匯报一下。”
    邱大伟说著,將秦淮引入一间结构还算完整的偏房。
    “从这里到矿场的路有十五里,目前已经清理平整出来一条三人宽的小路,可供两轮车通过。等小车採购回来,明天就可以把矿石拉过来了。”
    “木炭已经在製作中,七天后,应该可以產出一万斤木炭。”
    “我特意把我的叔父找来,他年轻的时候炼过铁,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开始了废弃高炉的清理工作,爭取早日点火重启。”
    秦淮合上已经记录了好多页的帐簿,笑著说道:
    “你做得很好,大伟。不过,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累倒了。现在有什么困难吗?”
    “有。第一,木炭燃料不够。这次之所以能產出一万斤,主要是因为第一次搜山砍柴,存量比较大,后续速度会降下来,到时候木炭供应会出问题。”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了,后面木炭的製作暂停,附近山上的树都不要砍了。我已经从外面找到了炭源,不日就会送到。”
    “那可太好了。还有第二个问题,房屋不够住,原来的房子大都是危房,我让人拆掉了,现在村民们都挤在毡帐房里面。”
    “不过村民们都对此没有什么怨言,他们现在可有盼头了。”
    邱大伟说完第二条,忙补充了一句。
    他是生怕这位官家觉得村民们『贪得无厌』。
    见秦淮没有什么表示,邱大伟斟酌著继续说道:
    “第三,这几日钱帛支出甚多,已经去一百二十贯,这是目录。”
    秦淮没有接过帐簿,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是笑著说道:
    “是不是陈册那廝为难你了?”
    “没有没有,陈郎君很是支持我的工作,只不过据他所说,这次重启炼铁场所用钱帛,用的乃是您的私帑,铜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是不是发现本官贪的也不是很多?”
    秦淮这突然开起来的玩笑,让邱大伟顿时语结,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钱的事情,你也无需担心,建房材料,除了方砖,其余儘管买来就是,过几日,钱和木炭会同时送到。”
    “走吧,我们去看看高炉。”
    此时的高炉,炉內外已经被清理乾净,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正打量著高炉內部,眉头紧皱。
    “叔父,这是秦县令。”
    “张修集见过秦县令。“
    “张公,多谢你的相助,我看这高炉比起前几日,可要好看多了。只是看你的神色,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秦县令,这高炉怕是短时间难以点火了。”
    秦淮身为工科博士,高炉炼铁的原理他再清楚不过,只不过缺少实践,此刻正是了解这个时代技术细节的好机会,用请教的口吻说道:
    “还请张公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