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卖官鬻爵(求首订)
秦淮狡黠一笑:
“道武骑尉、飞骑尉,一个卖两万贯,可以免税,我这个县武骑尉、飞骑尉,一个卖两千贯,同样可以免税,设置五个,总收一万贯。”
“行吧,你要是真能卖出去的话,我对此没意见。”
李严不是特別相信会有人钱买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虚官,同样是免税,额度可差太多了。
“就算真的让你哄骗著卖出去了,还差一万五千贯呢?”
“除了卖官,我还可以卖点別的。”
“你还要卖?你就不怕大关建起来了,然后成別人的了?”
“这次卖的还是虚职,都尉可曾听过“隨军要籍”?”
“自然听过,隨军要籍一般由文人担任,名义上协助军镇中的文书、联络职务,实际大都是军土的亲族,占个人头,按月领俸,这个可没有免税的待遇,你又如何卖得?”
如果说刚刚的武骑尉、飞骑尉,秦淮尚有模糊的空间可以发挥,这个隨军要籍不仅是虚职,也没有任何官职以及相应福利待遇,打死他都不信秦淮能卖出去。
即使卖出去了,也不值钱。
“敢问都尉,隨军要籍一般每月领俸多少?”
“两百文吧,一年差不多两贯。”
“如果我能让他一年领二十贯呢?”
“什么?”李严掏了掏耳朵,他开始怀疑自己刚刚是不是听错了。
“我准备设置100个隨军要籍,一个职位售价100贯,购买者不需要来大关上工,每月领俸两贯,可领五年。”
听到秦淮的话,邱大伟在一帮著手指头,嘴里喃喃自语:
“一年24贯,5年120贯,啊,那我们岂不是还要亏20贯?”
李严倒是眼晴一亮,可是很快又暗了下去:
“我懂你的意思,可是现在民间举贷,少说都有五十钱的利,你这个,吸引不到人买的。”
这个时期,只有帮人保管財务的柜坊,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储蓄机构,但是民间借贷,尤其是高利贷,还是挺盛行的。
所谓五十钱的利,是相当於一贯一千钱来说的,就是5%的利息,按月计算。
还有更高的,差不多有10%的月息。
跟这种举贷的利润率相比,秦淮五年才给20%的利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確实吸引不到投资人。
秦淮却是笑著摇了摇头:
“都尉,你说文人,最缺的是什么?”
“自然是功名。”
“你说,在这个乱世,军功是否最为有效?”
“那是自然,可是他们都怕死,既想要有军队经验获取功名,又不想舞刀弄棒,直面杀伐血腥,甚至是战死沙场。”
“我这里是哪里?是浙西道的大关,既不是藩镇割据之所,又没有成边荒芜之苦,更不会战事频仍,你说,对於这些贪功又怕死的文人,有没有吸引力?”
“既能赚钱,又能博得在军镇的工作经歷,何乐而不为?”
李严听罢,眼神再亮。
“如你所说,確实有戏。”
“不过一下子设置5个勛官,100个隨军要籍出去,会不会太多了?虽说他们都是虚职,但是依然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此多的人,万一他们之间形成攻守同盟,还是会让人非常头疼的,最好是分散售卖,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李严出声提醒道。
秦淮听罢,知道李严是出於好心,可是还是有些懊恼。
你光考虑大关军镇的势力均衡了,咋就不为我本人的安危考虑考虑呢?
“都尉,你还记得刘县丞刚刚说的秋季徵税的事情吗?羊毛出在羊身上,我找这些丹徒的富户多征了三万贯的税,现在有点好处了还要处处防著他们,你说,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我秦准是不是有点过份了?”
“我现在既无军队在手,也无家族依靠,形单影只,难道你真的以为,我一个区区县令,就靠著使君的令牌,就真能在浙西道为所欲为了不成?”
“这些富户关係错综复杂,势力庞大,只不过现在没有形成合力,我现在仗著使君心腹红人之势,还能勉强应付的过来,新的徵税方案才得以顺利推行,可是这也是有限度的,假如真如你所说,我连这些虚职都要防著他们,有点好处还分到外面去,我怕不是嫌自己命长了?我秦淮也不是铁打的,到时候走在街上被人暗箭穿心,暴尸街头,大关军镇就能好了?”
李严听罢,募然把头低了下去,久久不语。
其他人也是同样的反应。
议事厅重新归入寧静,就好像刚刚激烈的爭执从没存在过一样。
仔细回想今日议事的內容,他们最开始面对的是『十方贯』的巨额开支。
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秦淮,等待他出主意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那是十万贯呀!
秦淮凭藉一己之力,奖赏的一方贯是他挣来的,省出两方五千贯的生铁、青砖是他造出来的,多徵收的三方税收是他拿政治前途甚至是生命拼出来的。
眾人亲眼看著、亲耳听著秦淮一步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到了最后这一步的时候,已然耗尽了这个向来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男人的最后一丝气力。
他们还能要求他更多吗?
刘传之鼻子有些发酸,他是秦淮向富人徵税的亲歷者,他是最清楚秦淮在其中到底顶了多大的压力和多少的谩骂,想到这里,他刚刚还觉得李严这个叛將颇有仁义之心,现在只觉得他铁石心肠,看起来都不顺眼了很多。
你眼晴里不能只装穷人,这为穷人谋事的官员,你也得护看呀。
李严也觉得自己刚刚有些想简单了,光想著大关军镇的事情,忘记了表面上轻鬆谈谐的秦淮,其实背地里背负了极大的压力和风险,他歉然道:
“是我著相了,钻进了死胡同,还请秦县令见谅。”
其实也不怪李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也觉得秦淮已经无所不能了。
秦淮爽朗一笑:
“都尉坚持原则,为大关考虑,並无过错。但是你能为我著想,钻出牛角尖,秦淮深感荣幸,在此谢过。”
见到二人都將刚刚的误解一笑置之,一旁的刘传之和邱大伟都是长舒一口气,谁知道这口气还没有吐完,就听到李严补了一句:
“秦县令,似乎,还差了五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