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让我女儿住在大关可以吗?
卢元辅听罢这个问题,脸色变幻不定,终究还是沉沉吐气,回道“范阳卢氏人才辈出,在京在野在军都有不少高官武將,说到底,我也只是其中一脉而已,宪宗在世时,我是家族文官一途的者,被寄予厚望,可是如今圣人新立,山雨欲来,我有预感,今后变数极大,已非我能掌控的了,不瞒你们,我已生了退隱之心。”
秦淮听懂了卢元辅的意思,本来宪宗励精图治,在削藩上功绩卓著,连河北三镇也已经趋附,卢元辅作为文官,自然极被器重。
可是如今圣人都能被杀被换,就是傻子也知道,这一个时期的和平怕是难以为继了。
秦淮听罢,沉思良久。
他本来已经为与李憩的见面,梳理好了说辞,可是现在面对的不是名將,而是一位世家大族的文官,情况反而更复杂,他要再仔细想一想。
根据秦淮了解,宪宗暴毙,其子穆宗上位之后,很快就暴露其贪图享乐、迷恋丹药的本性,加上推行的愚蠢的『长庆销兵』的削藩政策,不到一年,河北三镇復叛,这其中,
就包括卢元辅家族所在的卢龙镇,也就是幽州。
唐朝的反叛与后世略有不同,因为此时下克上的风气很重,所以反叛之中经常夹杂看各种『士兵杀节度使”『士兵分旗易主』『军队內乱”等乱象。
这种局面的形成,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人人自危,任何人、任何家族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在诸多乱局中独善其身。
像卢元辅这样的文官,註定是风雨飘摇的结局。
“卢刺史,当今圣人性情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他的即位之路一定是非常惊险,不管是十年前的储君之爭,还有圣人暴毙时的中和殿之爭,关键是当今的圣人並不是主导局势之人,这就说明...”
说到这里,秦淮適时闭上了嘴巴,显然在等著李条的授意。
“秦淮,这里没有旁人,你但讲无妨,今日之事,不会传出去半句。”
“这就说明圣人一定会非常忌惮各家势力做大,所以削藩势在必行,可是他又没有阿爷的雄略。”
“依下官猜测,长安党爭会更加剧烈,对各地藩镇的管控日益鬆散,不出一年,河北三镇必反!”
秦淮言之凿凿,掷地有声。
两位高官听罢,久久不语。
一个节度使的叛乱,一个长安的党爭,正好跟他们俩人一一对应,息息相关。
“秦淮,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卢元辅还是想再听听具体的建议。
“如果我是您,我会主动退出权力漩涡,去长安报导之前,先通过长安的关係,打点一下,求得一个閒职,离党爭距离越远越好。”
“此举固然会导致您备受冷落,仕途中断,但是值此乱局,得与失顷刻翻覆,无人能够未卜先知。”
“一动不如一静。”
卢元辅点点头,回道:
“那我两个女儿呢?”
“那肯定不能跟您一同回长安,倒不如称她们抱病,在外地修养。”
“另外,如果圣人有徵召,让您任某镇的节度使,切记一定要推脱掉。”
秦淮知道这个时期节度使被杀被囚的例子很多,再次提醒道。
“除非,是让您来浙西道。”
“哈哈...“”
李条和卢元辅同时笑出声,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秦淮还有心情搞转折,倒是缓和了气氛。
“秦淮,既然你说长安党爭会越来越加剧,让卢兄不要捲入其中,那我呢?藩镇越来越乱,我浙西道又该如何自处?”
“不瞒使君,如果我所料不差,此刻正有人想往圣人那里吹风,要换掉您这位观察使。”
“什么?我浙西乃財赋重地,换谁来能有我提供给长安的税赋漕粮多?”
李条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的敛財能力。
浙西道的职田经营、检田括户、市舶与商税,还有一些非常规“进奉”,都做得有声有色。
“您不要忘了,浙西道还养了两万镇海军,而这里面还有很多叛党李时期的旧部。”
“你是说,李希望我能灭了张子良及其镇海军,让浙西既没有骄兵为患,也可以供给长安更多税赋?”
秦淮摇摇头,说道:
“他不是希望您灭了张子良,而是希望你们两败俱伤,再一併灭掉。”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卢元辅插了一句:
“李兄,上次你们劝退张子良,固然解决了眼前的困难,让李憩的阴谋没有得逞,可是他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既然你不想跟张子良打仗,他肯定想著把你换掉,换一个能与张子良血並的观察使。”
秦淮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
“不只是您,怕是我这个镇遏使也会一併换掉。”
李条听罢,修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回步。
“卢兄,你那里可有关係阻止这件事?”李条把主意打到了卢元辅的京城人脉上,毕竟,他两个女儿也是要留在这里的。
“李兄,不管圣人是哪一位,李都是他们极为倚重的名將,而且他与已经得势的王守澄关係甚好,他想干的事情,怕是没有人会阻拦。尤其是他的理由光明正大,就是要削藩。”
“我敢断言,只要李將此方案提出,圣人一定会同意的。”
秦淮也说道:
“不错,如果我所料不错,以后节度使频繁换人將成为常態,只有如此,才能给圣人一些『安全感”。”
“那该如何应对?”李条此时脸上再度显现愁云,以为大难已过,没想到李这傢伙,竟然后手不断。
“为今之计,只有面见李,劝其不要为难我等。”
秦淮老实答道。
“谁去见?他会见吗?”李条对自己的谈判水平没有什么信心。
“使君,我认为您不適合见,到时候他逼您攻打张子良,您又该如何?而且这是『王见王”,一旦谈判破裂,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谈判一事同样事关大关安危,而且我与李,还在勾当腐青阳露这笔生意,也算有些交集。”
“下官不才,愿前去一试。”
李条闻言,大喜:
“好!此事宜早不宜迟,你要儘快动身,面见李想。”
卢元辅在一旁抚须而嘆:
“李兄,你有秦淮助你谋事,大事可期矣!”
隨即转过头来,悄声问道:
“秦淮,我那两个女儿,就让她们待在大关,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