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的额头已经磕得血肉模糊,看起来触目惊心。
沈知念坐在椅子上,不紧不慢地品尝芙蕖刚做的甜酪,眼底没有任何动容之色。
若不是小周子谨慎,发现了被小李子埋在院子里的红,她今天就会落入万劫不復的境地,怎么可能对他心软。
沈知念之所以没把人交出去,是因为那样会惹人怀疑,既然她提前发现了红,为什么不说?
有心人定会抓住此事做文章,说如果她提前稟告,或许就能避免皇嗣被害。
虽然这个欲加之罪有些牵强,伤不到沈知念什么。可帝王多疑,若心中对她有了疙瘩,对她接下来要走的路十分不利。
沈知念並不怕尹庶人的宫人,把小李子供出来,因为没有证据,没人会相信他们的说辞。
而且……她留著小李子,还有一个原因。
沈知念特意让肖嬤嬤和元宝留下,看向了他们,苦恼地问道:“你们觉得,本小主要不要向陛下稟明真相,將小李子交给陛下处置呢?”
帝王都下旨了,所有涉事的宫人夷三族,沈知念却问他们这样的问题。
这便是要肖嬤嬤和元宝做选择。
是彻底效忠沈知念?
还是依旧像以前一样,將听雨阁的重要事情匯报给帝王?
肖嬤嬤和元宝对视一眼,心中都浮现出了一抹苦笑。
他们早就知道听雨阁发现了红,但没在弄清楚来龙去脉的情况下,选择了明哲保身,没有向陛下匯报这件事。
此时再將始末稟告陛下,陛下定会怀疑他们的忠心和能力。说不定还会因为皇嗣没了的事,迁怒他们。
而且……既然被调到了听雨阁,想拥有好的前程,他们荣辱都系在柔贵人身上。
肖嬤嬤和元宝都是聪明人,很快就做出了正確的选择。两人对沈知念的態度,也比以前恭敬了不少。
“此事权凭小主定夺!无论小主如何处置小李子,老奴/奴才都唯小主马首是瞻!”
沈知念放下了手中的甜酪,唇角勾起了一抹满意的弧度。
她明白,从此刻起,肖嬤嬤和元宝彻底向她投诚了!
“求小主饶恕奴才的亲人!求小主开恩……”
明白三族的生死,就在沈知念的一念之间,小李子將头磕得更用力了。
“行了!”
沈知念不耐地打断了他:“本小主宫里容不下背主的奴才,你非死不可!但你若愿意为我办一件事,本小主可以保证,你的族人绝不会受到牵连。”
事发的那一刻,小李子就知道自己活不成了。能保全亲人,已是莫大幸运。
“奴才愿意!只要小主开口,奴才定为小主上刀山,下火海!”
接到沈知念的眼神授意,菡萏拿出一个纸包丟给了他。
“不管你是在饮食里下毒,还是怎样都好,想办法將这包东西弄到柳如烟身上。”
“然后留下遗书,说是上官贵人以你的家人相威胁,逼迫你这样做的。”
沈知念这个人小气得很,从来不让自己受委屈。
柳如烟数次对她下手。
上官贵人在今晚的宴席上,以她没给帝王准备礼物为藉口,联合宫嬪对她发难。
找到了机会,她怎么可能不报復回去?
最重要的是……柳如烟和上官贵人,都依附於姜皇后,她们从立场上就是敌人。
不先下手为强,难道等著上官贵人找机会害她?
小李子决绝道:“奴才谨遵小主命令,一定把这最后一桩差事办好!”
他下去后,肖嬤嬤和元宝脸上都是复杂之色。
在沈知念的刻意流露下,两人虽然知道,小主不像表面上那么单纯善良。但他们此刻才明白,她实际上是朵黑心莲……
不过两人並不认为这是坏事。有心计与手段的宫嬪,才能在深宫走得更远。
沈知念是故意的,毕竟在自己人面前,也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还怎么让他们为自己办事?
肖嬤嬤低著头,恭敬地问道:“小主公然指使宫人,谋害柳贵人,就不怕老奴和元宝將此事说出去?”
沈知念淡然一笑:“嬤嬤不用试探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即接受了你和元宝的投诚,就会將你们当成心腹。”
“若连信任你们的魄力都没有,我今后如何敢让你们为我办事?”
下人也是人,想让他们全心为自己所用,就得攻心。不得不说,沈知念將人心拿捏得死死的。
肖嬤嬤和元宝撩起衣摆跪在了地上,恭敬的態度里,多了几分忠诚:“老奴/奴才定不辜负小主的信任!”
“起来吧。”
肖嬤嬤认真地问道:“不知小主让小李子,找机会下到柳贵人身上的,是什么东西?”
“凡是毒物,总能追溯到来处。若不將尾巴清扫乾净,极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一旦真心效忠,肖嬤嬤和元宝都会全身心为沈知念考虑。哪怕她杀人,他们也会为她递刀、善后。
“嬤嬤放心,我可不敢在后宫用毒物,不过是一些普通的粉罢了。”
入宫前,赵云归告诉过她,柳如烟的弱点,便是对木芙蓉的粉过敏。
刚进宫时,沈知念根基不稳,並没有贸然对柳如烟下手。如今时机到了,她自然要动用这张牌!
而且木芙蓉在宫里很常见,就算查,也查不到沈知念头上。
做戏当然要做全套,沈知念又写了一封信,让沈父派人冒充上官家的人,將小李子的亲人扣留几日,交给芙蕖秘密送了出去。
设局报復了所有害过她的人,沈知念笑得如同一朵在黑夜中绽放的罌粟,迷人又危险。
……
翌日,李常德带人送了赏赐到听雨阁,说是安抚沈知念被尹庶人攀咬的事。
柳如烟倒下了,新人里,再也没有人能与沈知念爭锋,她是当之无愧的新晋宠妃,不知道惹得多少人眼热。
不管是沈知念本人,还是听雨阁的宫人,都一如既往地低调。有心人就算想抓她的错处,也找不到机会。
或许是因为又失去了一个皇嗣,心中悲伤不已,接下来的几日,帝王都没有再踏足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