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1章 这还是太子吗?
    杜如晦三人看得是目瞪口呆!
    眾人又吃了些酒菜。
    陈迎新开口道:“老龙,没瞧出你还挺阔绰。”
    “不过这三百万贯只是初估,往后若不够使,恐怕还得添些银钱,你可有难处?”
    “无妨!”李世民答得乾脆利落。
    “那就好。”陈迎新夹了块肉,笑道,“前期许是辛苦些,但我敢打包票,两年后必能赚个盆满钵满!”
    “往后每年,少说也能从李二那儿『分』个几百万贯!”
    李世民装出一副深信不疑的模样,正色道:
    “能赚钱就好!”
    “往后若还有这等好营生,咱俩还一块儿干!”
    三人听著陛下说出这话,嘴角尷尬地抽了抽。陛下的演技是越发炉火纯青了,他们简直不敢多看!这情景若叫外人瞧见,怕是要惊掉下巴!
    又过了一个时辰,饭毕,李世民一行人告辞离去。
    回程路上,李世民心情极好。往日总被这小子坑,今日总算扳回一城!他这计策实在是高!一想到能反过来“坑”陈迎新一把,李世民就浑身舒坦!
    此时,房玄龄忍不住问道:
    “陛下,您当真要让太子殿下去……养马?”
    “那地方可是杭州啊。”
    李世民愜意地捋了捋须:
    “自然要去。”
    “承乾此番从杭州回来,整个人都开朗不少。”
    “这次养马,少说也得一年光景,正好让他歷练一番。”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况且太子非去不可,”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陈迎新那小子贼精贼精的,若不去,只怕他要起疑心。”
    房玄龄听罢,唯有摇头苦笑。
    太子殿下这遭,怕是真的要吃苦头了!
    陛下这次下的本钱可著实不小,连太子都搭进去了!
    大唐的储君,不是下田耕种,便是牧马放养。
    歷朝歷代,恐怕都找不出李承乾这样的太子吧!
    不过对於陛下这番安排,房玄龄內心倒是颇为赞同。
    太子李承乾从前过於阴柔,周身笼罩著一股鬱气。可自打从杭州回来,简直判若两人!虽说劳苦了些,但收效显著,对太子而言,实为好事一桩!
    杜如晦出声问道:
    “陛下,陈迎新给的那份册子,明日早朝可要议一议?”
    一提到正事,李世民立刻正襟危坐,眼神锐利起来。
    “回宫之后,即刻召集工匠!”
    “若他们能做,早朝便无需再议。”
    “明日直接晓諭群臣,两月之后,兵发高句丽!”
    “陛下圣明。”魏徵点头赞同,“那时节正宜征战。若工匠能制出所需之物,粮草便可提前调运。”
    “多亏陛下深谋远虑,早早修好了那水泥大道!”
    “若依从前旧路,怕是赶不及了。”
    听到魏徵的夸讚,李世民心中正舒坦,不料魏徵话锋一转:
    “陈迎新此子,著实高明!所献征伐高句丽之策,臣佩服之至!”
    “这天下间,恐怕没有陈迎新不懂的事!”
    “大唐得此神人,盛世可期啊!”
    说著,魏徵连连摇头讚嘆,一副心悦诚服的模样。
    李世民只觉得额角青筋直跳。
    这老傢伙又来了!
    下次去见陈迎新,说什么也不能再带他!
    再见几回,怕是要像丽质和兕子那般,被那小子拐跑了!
    回到皇宫,李世民片刻未歇,急召工匠入宫商议。
    一盏茶的功夫,御书房內已挤满了人。
    李世民开门见山:
    “朕欲造一座野战浮桥,再配以移动城墙,尔等看看,是否可行?”
    接著,他便將想法仔细道来。
    眾人听完,眉头紧锁,低声议论起来。
    李世民静静品茶,一个时辰过去,工匠们仍不敢轻易开口。
    在沼泽地上架桥?
    这如何可能?
    此法闻所未闻,无异於天方夜谭!没有把握的事,谁敢在天子面前打包票?
    若是办砸了,那可是掉脑袋的罪过。
    “无法可想吗?”李世民沉声问道。
    眾人面面相覷,终於,一位工匠硬著头皮出列:
    “启稟陛下,您说的移动城墙,臣等可以完成。有水泥相助,半月之內定能造好。”
    “只是这浮桥……臣等不敢妄言保证。”
    答话的是將作监的工匠杨江。
    听闻此言,李世民心中一沉:“哦?有何难处?”
    杨江拱手道:“臣等从未亲临那片沼泽,地势不明,唯有亲眼看过,方敢断言。”
    李世民追问:“若让你亲眼去看,能有几分把握?”
    “只要那沼泽並非全是深淤烂泥,但凡有可立足借力之处,便能造桥!”
    “人手若足,五日之內必能完工!”
    李世民闻言,放下心来:“这有何难!朕就不信,偌大一片沼泽,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
    “此事,朕便交由你全权负责!”
    “十日之內,將一应物料备齐。”
    “届时隨朕亲往前线!”
    “臣遵旨!”杨江激动领命。
    他虽出身世家,却只是个匠人。陛下派他亲赴前线督造,足见对征伐高句丽之重视!若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定能青云直上!
    待眾工匠退下,李世民心情大好,正欲前往立政殿与长孙皇后分享喜讯。
    刚走到半路,他猛地顿住脚步。
    此时去见皇后,必然会撞见丽质。
    一想到女儿抿著唇,一边摇著蒲扇,一边用那双幽怨的大眼睛直勾勾盯著自己的模样,李世民就觉得脑仁疼。
    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丽质备好嫁衣后,可没閒著。听皇后说,这小妮子又开始为陈迎新裁製新衣了!
    唉!
    想到此处,李世民立刻转身,改道往东宫而去。
    还是去看太子顺心些!
    不多时,他便到了李承乾的住处。
    “在写什么?”
    直到李世民出声,伏案的李承乾才惊觉。
    此刻他正专心致志地在纸上写写画画。
    “阿耶,儿子在整理老师先前传授的农桑之法。”
    说著,李承乾將一本厚厚的书册呈给李世民。
    “此册匯集了三十种耕田良法。”
    李世民简单翻看,连连点头:
    “大有长进!条理清晰,言简意賅。”
    李承乾点头道:“儿子想著农户识字者少,用词便儘量浅显些,好让百姓也能看懂。”
    “確是用了心思。”李世民难得露出笑容,拍了拍长子的肩膀,“农桑乃国之根本,是该好好整理。这些法子虽出自陈迎新,你能归纳得如此精当,功劳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