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2章 公孙閎
    第702章 公孙閎
    一人一鹤玩闹著,见下方师徒敘话已毕,苏照就带著小蒹葭,从高空上翩然落下。
    秦冰綃看向脸颊白里透红的蒹葭,心头有些疑惑,说道:“你们两个刚才去哪儿了?”
    不知为何,迎上那一双带著几分审视的清冷眸子,小蒹葭心头一慌,糯声道:“秦姐姐,陪著坏……苏侯,四处转了下。”
    坏哥哥的亲暱称呼,到了唇边,鹤萝莉终究是迅速改口。
    她也不知为何,一颗心砰砰跳个不停,脸颊也有些滚烫,她一定是生病了。
    苏照也轻笑道:“你们说好了,那先回关城再说。”
    李璐鱼瞥了一眼苏照与鹤萝莉,芳心深处泛起一抹狐疑,但一时也不明就里,点了点头,说道:“苏侯军务繁忙,不好在此拖延太久。”
    说著,就是带著秦冰綃以及苏照,向著石荆关城而去。
    石荆关城
    时光匆匆,郑、苏两国的攻防之战,也是拉开序幕,在苏国右將军沈钧的率领下,五万苏军首先出城,猛攻宋军。
    双方在石荆关城外的原野上,精骑四出,展开廝杀,而沈钧也逐渐捕捉到郑宋两军的配合空当,在之后短短的三天中,以战损比一比六的比例,杀伤了郑宋两军八千多人。
    这种郑宋两军配合的问题,並非短时间能够提升,关乎军令、將校等种种复杂的因素。
    因此郑宋两军的主帅察知到苏军的用意,一时间也无可奈何,只能一边派兵与沈钧所率精骑缠斗廝杀,另一边则加紧筹备云梯、衝车等大型器械攻城,以期给石荆关城施加更多的压力,来减沈钧袭扰之势。
    这一日,石荆关城前,破空之声,震耳欲聋,不绝於耳。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嗖嗖!”
    只见虚空之中,箭如飞蝗,密密麻麻,如雨点般儿打落在条石垒砌的城墙上,但因为城墙得太真教仙术加持,故而箭矢不落其上,四下弹飞,但却发出叮叮噹噹的响声。
    “呜呜……”
    號角之音,苍凉幽远,响彻云霄,將这场备受天元列国瞩目的郑苏国战以一种惨烈之態,呈现在世人眼前。
    至於把守关城的苏军,內著红色號服,外披甲冑,几乎如一架高度运转的战爭机器,冰冷无情,有条不紊。
    一队队面色冷峻的苏国军卒,神情漠然地將箭矢押入弩仓,而后向著下方攀爬城墙的郑宋两军扣动扳机,攒射而去。
    “啊啊……”
    郑宋两军士兵倚靠著云梯,向上攀爬,不多时,如下饺子般扑簌落下,口中发出一声声惨叫,不过区区半天,关墙之下,尸相枕籍,血气猎猎。
    远处四五里外,人吼马嘶,旌旗遮天蔽日,长戟如林的郑宋两军,也是擂鼓以鼓舞士气。
    “咚咚……”
    鼓声如雨点密集,带著一种令人血脉喷张的力量,催动著著土黄色號服,外披甲冑的郑宋联军,向著石荆关城拼死衝锋。
    而在一面外绣枣红图案,內著褐色绢布的帅旗大纛下,一队队执戟卫士护卫著两架战车。
    左侧战车之上,宋国大司马公孙閎,苍老如枯松的手掌中握著一只单筒望眼镜,放在眼前,眺望著城头的苏军守备调度情形。
    公孙閎其人年岁五十左右,头髮灰白,面容瘦削,頜下蓄著长须,其人是兵家四圣公孙氏的子弟。
    而一旁的郑国新任大司马曹駢,同样也是拿著一根单筒望远镜,眺望著两军的攻防。
    至於前任郑国大司马吕都,刚刚未上任多久,就因两年前的洪河水袭之战大败,被郑君贬斥为南方一郡郡守。
    而曹駢则因是前郑国大司马庞灌的政治遗產继承者,加之勤勉恪勤被郑君给予信任,擢升为郑国大司马。
    曹駢成为新任大司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率领五十万郑军协同三十万宋军共伐苏国,这种压力可想而知。
    双方联军兵力高达八十余万,仅仅营盘就扎了连绵三十里,骑兵步卒进进出出,左右环护,往来呼应,尽得兵法之妙。
    显然是曹駢与公孙閎二人的手笔。
    “公孙老將军,如今苏军一面据坚城而守,一面出兵袭杀我军將校士卒,將军可有良策遏制其势?”曹駢开口说道。
    公孙閎放下单筒望眼镜,沉声道:“苏军驍勇,天下闻名,前方更是数次大败贵军,这几日我麾下將校与彼等交战,无不感慨,苏国强兵,难与爭锋!而据闻苏君又擅长诡诈之谋,如我军用计,反而易为其所趁,如今正是以我堂堂正正百万雄师,攻略关城,双方先攻防一两个月,再论其他不迟。”
    曹駢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公孙老將军所言甚是。”
    这也是当初在郑国朝堂上形成的共识,就是苏君擅诡计,投机取巧容易为其所趁,而以堂堂正正雄师碾压,反而其並无动弹。
    即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就按部就班以正兵碾压,反而不容易出错。
    公孙閎苍声道:“本將军领兵近三十年,攻下城池也不计其数,其实攻城一事,只要耐心去攻,並做好两三个月的准备,从无一城不陷落!所以,曹大司马不要急於一时。”
    在古代战爭史上,攻城之战都是旷日持久,那种总想打神仙仗的思想就要不得,弄险行兵的结果,就是为兵事愚弄,反而大败亏输,丧师辱国。
    总之,公孙閎这位老將军就突出一个稳,事实上,这几天也是如此,见苏军出精骑攻伐,而公孙閎也是见招拆招。
    虽战损比难看,但也不骄不躁,稳扎稳打。
    值得一提的是,郑宋两国联军並无统一的指挥部,全靠两位將军共同商议,协同指挥。
    而曹駢之所以对公孙閎之言信同,也是因为敬佩这位名唤公孙閎的老將,生平未尝大败,加之统帅五十万郑军,干係重大,听听老前辈的意见,起码不会大败。
    毕竟,从军生涯三十多年,没有一次大败,是何等的难得!
    当然,这也是公孙閎与前任郑国大司马庞灌用兵风格几乎迥然不同。
    “接下来,曹大司马可加强贵部与我军的配合,驱逐苏军的沈钧所部。”公孙閎苍老目光幽远,沉喝道:“这才是能令我军有倾覆之危的隱患!之后必须加强两部协同,否则大败必由此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