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佛门的大局,大小九州
这一刻,释迦牟尼也好,弥勒尊者也好,以及那些自古以来,最为纯粹的那些佛陀们也好,便都是在这拈一笑之间,心照不宣!
趁着玉皇的棋局,大家再做个局,将那些还不曾将梵之因果了结干净的佛陀,以及将那些被梵所影响的佛陀们,都扔进棋局当中滚一圈。
问题最为严重的,就干脆死在棋局当中,抽了他们的道果炼成灵宝。
而问题没那么严重的,在杀劫当中滚了那么一圈过后,便也自然了断了来自于梵的那些因果。
他们就不信了。
上一次诸梵寂灭的时候,盘天还不曾将吠陀大天的本源消化干净,故此,在诸梵寂灭过后,在吠陀大天的本源推动之下,那些寂灭的诸梵,便以一种极其不可思议的速度,重新成就大罗,化作佛陀。
但现在,吠陀大天的本源,已经是被盘天的法度给彻底的遮蔽。
这个时候,那诸佛寂灭过后,还能再度以先前那般的轻松的姿态重证大罗?
“一个问题。”心照不宣之间,燃灯古佛的身形,也同样是显现在这大雷音寺,直接向释迦牟尼心念传音。
过去,现在,未来。
佛门的三世佛祖汇聚于一处的时候,佛门的根基,气脉,都开始鼎沸。
整个西牛贺洲,都是要被一座无比庞大的金莲给笼盖起来一般。
还在西牛贺洲当中的那些非佛门的修行者,哪怕是那些大罗,在这金莲显化,从灵山上缓缓的往整个西牛贺洲扩散的时候,也都是毫不犹豫的起身,从西牛贺洲,退到了西海。
而整个佛门的中心,亦是在这一刻,从那须弥山上,转移到了这三世诸佛汇聚的灵山之上。
于是,西牛贺洲的地脉挪转。
浩荡无比的元气震荡之间,须弥山往西而动,抵近西极之九天,如同西极九天的根基一般,和西极九天一起,锁住盘天往西的门户。
而那释迦牟尼所居的灵山,则随之落于西牛贺洲的正中心。
“如何说服承天秉义大龙神?”燃灯古佛问道。
显然,这位过去佛祖,对于那些还不曾了断梵教影响的佛陀,亦是深恶痛绝。
这其间的原因,也非常简单。
按照两位圣人寂灭之前的打算,他们带着整个梵教一起寂灭,然后佛门于梵教的尸骸当中诞生。
之后,过去,现在,未来三位佛陀执掌佛门。
现在佛祖执掌佛门的现在,执掌佛门整整的权柄——故此,现在佛祖才是释迦牟尼,而不是别人。
因为释迦牟尼,是多宝道人的显化,是截教首徒,是在三清还不曾分家之前,就拜于上清门下的弟子,是承接了三清共同道统的人!
他虽然是佛门之人,可其在天地之间,有着第一等的面子!
他所做出来的决策,就算是明显的会触碰到玄门的存在,但玄门之人,也还是会看在释迦牟尼的面子上,和释迦牟尼好生商议……说的更加直接一点。
释迦牟尼的存在,可以彻底的消弭掉玄门和佛门发生真正意义上战争的可能!
也正是如此,执掌佛门的,才是释迦牟尼!
同时天地之间,唯一的一个选择——就连天地之间,公认的面子大的敖丙,都没有释迦牟尼的合适。
当然,如果是现在的敖丙,在承接了那诸多大罗的信义,共同签订信义之金册然后摘取了大罗道果的敖丙,也是一个很合适的,能成为现在佛祖的人。
不过很显然,这个时候,敖丙是不可能成为现在佛祖的。
而在现在佛祖之外,作为未来佛祖的弥勒尊者,西方教两位圣人所调教出来的,寄托他们希望的人——弥勒尊者执掌佛门的未来,可谓是理所当然。
最后,便是燃灯古佛。
他承接的,是佛门的过去。
佛门的过去是什么呢?
是西方教。
是梵教!
这也即是说,那些梵寂灭过后的道果,以及那些归属于西方教,不曾和梵教一起寂灭的强者,便都对于燃灯佛祖所执掌。
这就是燃灯佛祖对而今那些被梵教所影响的佛陀不满的根由——那些,本该是属于他所执掌的力量。
是佛门真正的底蕴。
可偏偏,他们太早的重证大罗,于是,便从‘过去’,来到了‘现在’,也让燃灯古佛对他们无可奈何。
而现在,便是拨乱反正,让那些应该归于过去的梵,彻底的被过去所埋葬的时候了。
只是,这其间,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如何让敖丙配合他们?
在燃灯古佛看来,那位如今高坐于斩仙台上的承天秉义大龙神,对佛门一直都是有些偏见的。
这偏见,在佛门还是西方教的时候,就存在了——之后,西方教化作梵教,于是偏见更重,最终梵教寂灭化作佛门,敖丙对西方教和梵教的偏见,便也同样是延续到了现在的佛门身上。
这样的情况下,敖丙当初能够和须菩提圣人打一个配合,使得那齐天大圣显化,拜入佛门,能够允许须菩提圣人令齐天大圣自西海打开佛门的局面,那就已经是看在须菩提圣人的颜面上了。
可现在,要让敖丙主动配合的另外一道谋划……那十有八九,是不可能的。
对此,燃灯古佛可谓是异常的悲观。
更别提,在先前的时候,敖丙自东海而出,往人间而去的时候,他还专门去拦了敖丙的脚步。
“承天秉义啊。”释迦牟尼脸上,依旧是保持着笑意,“有这般尊号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承接天地的气魄呢?”
“有这样气魄的人,在知晓了我们佛门打算过后,便绝对会配合我们的。”
“更何况,我们清理内部的目的,本来就和承天秉义大龙神澄清天地的目的一致。”
释迦牟尼继续心念传音。
他如今在天地的高度,可以说是相当的高。
再加上他由道入佛的经历——尤其是在成就现在佛陀的时候,由元始天尊亲自化身波旬降下魔考的经历,让释迦牟尼看到了很多东西。
盘天经吞了吠陀大天过后,天地的格局,化作五大部洲。
最精粹的中域之外,四大部洲环绕。
然后四大部洲之外,便是四九天阙,和四方大天相连。
再看看执掌各大部洲的力量。
最中间的,则是被人间王朝和天庭所共同覆盖的,亦是盘天当中,最为精粹的中域。
那是盘天真正的根基底蕴之所在。
只要中域不乱,就算是四大部洲出了乱子,中域的力量,都能将其给压下去。
东胜神洲——玄门道教。
西牛贺洲——佛门。
南赡部洲——妖族。
北俱芦洲——人族,准确来说,是最为古老的荒古之人族。
而四大部洲,便直面四方大天。
盘天当中,每一个主体势力,都主持一个部洲,都直面一方大天。
这般的分化和设计,当初那位主持鲸吞吠陀大天计策的昊天大天尊,他的谋划,他的打算,可想而知。
那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在鲸吞了吠陀大天过后,同时面对四方大天的准备!
恍惚之间,释迦牟尼便又想起了一个小道消息。
那是一个不知道谁传出来的,只在极少数大神通者之间流传的小道消息。
一个所有人因为莫测的方式而听到了那消息过后,都丝毫不敢宣之于人,连问都不敢去问的小道消息。
中域,那天地的腹心,那自古以来的地方,被分为九州,以九鼎镇之。
但那中域的九州,被称为小九州。
而在小九州之外,还有一个大九州。
小九州就不提了——看看如今天地之间的局势。
中域——四大部洲——四方大天。
这般的局势之下,释迦牟尼若是都看不出来那大九州意味着什么,他还不如死了算了。
释迦牟尼可以确定,若那大九州的计划存在,那么,这计划,必定是当初昊天大天尊还在位的时候所埋下的伏笔。
而想要完成这大九州的计划,便意味着,道家玄门,佛门,妖族,人族,这分别执掌四大部洲的力量,都必须要变得纯粹。
如此,才有向四方大天地进发的可能。
再加上如今玉皇所推动的这场前所未有的杀劫,四方大天地的强者,纷纷踏进盘天的棋局当中……
这般的情况下,盘天的力量,以四大部洲为根基,向域外进发的基础,已经有了!
“时不我待啊。”释迦牟尼的心头,微微叹了口气。
纵观天地四方。
东胜神洲的力量,相当之纯粹,若是要动,随时都能动。
而北俱芦洲,早就有一个混沌海,勾连混沌甚至于勾连四方大天。
域外的强者,甚至于那开天辟地,都不止一次的,试图通过混沌海来影响盘天的局势——那无论是最早的匈奴,还是如今的突厥等等异人族,追根溯源的话,都能追究到那北俱芦洲的混沌海上。
而南赡部洲更加不用提了!
南赡部洲的妖族,早就在牛魔王的带领之下踏进了南方大天,与南方大天不分彼此。
那大九州的计划若真的存在,那四方天地的攻略若真的存在,那么南赡部洲,便早就已经是取得了那计划当中最大的先手。
反观西牛贺洲……佛门内部,到现在都还不曾平定。
那诸佛的意志,到现在,都还不曾统一。
空有着天地之间数量最多的大罗,可到现在为止,佛门的力量,都在内部的种种牵绊之间,难以彻底的彰显出来。
这样的情况下,若那大九州的计划,真的铺开来,那么佛门,非但不能成为这大九州计划的一个支柱,反而会成为这大九州计划的拖累。
到那个时候,佛门在这天地之间,便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那个时候,佛门便也不可能存在于天地之间。
这是释迦牟尼绝对不可能接受,也绝对无法容忍的事。
毕竟,他是佛门的现在佛祖——若是在他这位现在佛祖的带领下,佛门变成这个鬼样子,在天地之间一无是处,甚至于成为天地的负累,最终消亡于天地之间的话,他这位现在佛祖,就实在是太过于的丢脸了!
所以,纯澈佛门,刻不容缓!
“放心,我能说服他的。”看着燃灯古佛的脸上,犹自有着犹疑,释迦摩尼便也再度传音。
——对于燃灯古佛的犹疑,他并不奇怪。
毕竟,燃灯古佛和承天秉义大龙神敖丙之间的恩怨纠缠,真的不小。
“既然佛祖有把握说服承天秉义大龙神,那这一局,就这么定了。”燃灯古佛回应着。
然后,在这大雷音寺当中唱喏了一声。
“阿弥陀佛。”
“未来尊者之言,老僧却不敢苟同。”
“如尊者所言,若是触怒承天秉义大龙神,佛门大昌之势,或许会受到影响。”
“但,我佛门大昌,乃是天地之大势。”
“既然是天地之大势,那又岂是承天秉义大龙神一人所能阻挡?”
燃灯古佛摇着头,神色悲悯。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正是我佛慈悲,普度众生之意。”
“亦是我佛门道统之根本。”
“若是依照弥勒尊者之顾忌,担心坏了佛门大昌之势,以至于畏首畏尾,不敢于接纳那放下屠刀之辈,那岂不是坏了我佛门道统之根本。”
“若我佛门大昌之势被坏,便必定是坏于此间!”
燃灯古佛的声音,斩钉截铁。
“是以,老僧认为,财部金阙之间,那诸多的财部天神。”
“若有愿意回头的,我佛门当秉承普度众生之心,为其开那方便之门。”
“诸佛以为然否?”
大雷音寺的当中,鸦雀无声。
三世佛当中的燃灯古佛,旗帜鲜明展现出了自己的态度:要接纳财部金阙的那些财神。
于是,原本就持这样想法的,那些梵之佛陀,以及被梵所影响的佛陀们,顿时也是士气大振。
于是,在那无比的默契之间,佛门的总体决策,便随之定下。
接纳财神。
清算龙族。
参与杀劫。
最终,佛门大昌!
虽然在这决策定下来的时候,有一些梵之佛陀,考虑到了参与杀劫的危险性。
但燃灯古佛一句:这杀劫当中,佛门注定会成为胜利者,那么,在这杀劫当中,难道会有人不给注定的胜利者颜面?
这么一句,便打消了所有人的后顾之忧。
也就在这个时候,持着符召踏进东海的金蝉子,也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