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7章 勇敢做自己
    第587章 勇敢做自己
    陈心坚有些疑惑的问道,“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不知千户为何对这严嵩这般偏爱?”
    裴元摇头道,“也说不上偏爱吧,能不能成还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说完,不经意的自己点评了一句,“上一个以军事才能被我私下向天子举荐的,叫做王琼。”
    “王琼现在呢?”
    陈心坚有些明悟了,特么的王琼不是去山东赈济灾民了?
    要不是这货,时时有千户关注,陈心坚都以为他的政治仕途直接就完了。
    这么一想,陈心坚再想想裴元刚才鼓动严嵩装个逼就走,惊艳天子好几年的事情。
    这特么不就又一个王琼的翻版?
    只不过王琼是惊艳了天子,然后马不停蹄的滚出了京师。
    至于严嵩,要是千户记不起他,估计这辈子就在老家,冒着鼻涕泡幻想着出任内阁首辅,走上人生巅峰了。
    什么装完逼还能跑,惊艳对方好多年。
    严嵩装完逼,说不定就直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呀。
    那家伙只看到了拉升宝钞的好处,却根本没意识到,还有想要打崩宝钞的对手盘存在。
    当然,要不是陈心坚跟在裴元身边,也不可能通过这些千丝万缕的事件,把这些都串联在一起。
    陈心坚默默感叹了一会儿,随后对裴元说道,“属下听我哥哥说,那欧阳必进做事很有条理,是个好用的人才。”
    裴元点头道,“确实不错。”
    这欧阳弟弟可是个天选牛马圣体啊,当初在南直隶突袭驿站的那一夜,就是靠着胖弟弟的兢兢业业,把所有隐患都抓了出来。
    那么大事到了今天都没传出半点动静,可见欧阳弟弟做事还是很靠谱的。
    陈心坚立刻笑着说道,“那要不,就把他给我,让他来帮衬我一把。”
    裴元斟酌了下。
    欧阳必进就算进入仕途,也只有很低的品级,兼且太过年轻,需要一些时间磨炼。
    让他和陈心坚互相扶持着把兴和守御千户所拉起来,倒是一件好事。
    等到应州之战后,就让欧阳必进担任宣大巡抚。
    到时候两相配合,就能把北地牢牢地掌控在手里。
    裴元当即答允道,“那到时候也把他弄去都察院,然后让李士实给他个巡视塞外礅堡的职司。”
    所谓的塞外礅堡,就是大明在边防要地设置的一些堡垒。
    时人有诗云:“野狐岭外月苍苍,万里城西路渺茫。行过墩台听人说,草头昨夜有微霜。”
    这些堡垒除了作为烽火台示警,还担负着简单的防御职能。
    一般来说,墩台高五丈多,四周围墙高一丈,外面开有濠堑,架设吊桥,门道上置水柜防止火攻。礅堡没有楼梯和向上的坡道,想要上去,只能使用绳梯。
    主打一个死守到底。
    大明最苦的莫过边军,边军最苦的有两个。
    一个是夜不收,一个就是墩军。
    墩军劳苦,却又极为重要,因此朝廷每年都会派一定数量的监察御史巡查各处边军和礅堡,以免关键时候让朝廷成了聋子和瞎子。
    这个巡查工作很辛苦,但是含金量不低,比较容易刷资历,御史们接到这个任务还是痛并快乐着的。
    比如说,张琏在猛干梁储之后,得到了朱厚照的欢心。
    随后这个只有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去边境巡查了一阵,镀的金光闪闪,回来就直接跳了正三品山西按察使。
    只不过,礅堡要是加上塞外两个字,那就没人乐意去了。
    因为大明早期的版图可是很广大的,随着一代代的收缩,一些设置在要地的礅堡,都在实控边境以外了。
    好在这个时代的边境本来就很模糊,那些蒙古人只要不南侵,也不会想到跑边境上来牧马。
    不少礅堡就顽强的扎根在北地,成为了大明最苦又付出最多的隐形防线。
    陈心坚的兴和守御千户所本就失陷在了鞑靼腹地,让欧阳必进来巡视陈心坚重组兵马,也算是完美利用bug的方式。
    等到第二天,就在裴元又琢磨着怎么害人,不是,琢磨着怎么拉人买基金的时候。
    忽听门前的锦衣卫回报,说是昨天来过的严嵩又来求见。
    裴元也看出上次严嵩所谓的“回去考虑考虑”乃是托词,这家伙应该是当时就心动了,只不过实在拉不下脸皮,这才稍微扭捏一下。
    裴元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也不在乎这个,直接让陈心坚去请人。
    过了没多久,就见严嵩神色凝重的跟着陈心坚过来。
    裴元微觉好奇,向他询问道,“惟中兄所来何事?”
    严嵩勉强笑了笑,随后向裴元说道,“也没什么,只是回去后恰好和王伯安聊了几句。听他说起了户部侍郎王琼的事情,好像王琼王侍郎就是在私下接触天子后,被发配出京的。”
    陈心坚听了一惊。
    感觉事情要糟。
    这严嵩和王守仁是好友,前些日子更是一度借住在王守仁家中。
    王守仁偏偏又和王琼是至交。
    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提到王琼也就不意外了,偏偏王琼这家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例。
    如此一来,这严嵩该不会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了吧。
    陈心坚慌忙看向裴千户。
    却见裴元脸上的神色淡定,丝毫不见一丝波澜。
    等严嵩说完了,裴元才呼出一口气,“原来你是说的是王少司徒的事情。”
    “王少司徒确实是因为私下接触天子,被人疑心谄媚君上,所以才受到排挤,被迫离京去赈济受到刘六、刘七祸害的那些百姓的。”
    严嵩听裴元也这么说,心头不由一沉。
    就听裴元继续道,“而且我也不妨告诉你。当初王琼和天子之间的私下接触,也是本千户从中帮着牵的线。”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严嵩听得张口结舌,“这……”
    不等严嵩脑海中生出退意,就听裴元又道,“不知道惟中兄可晓得王少司徒的生平?”
    严嵩只是知道有户部侍郎王琼这个人,对他的生平倒真没多少了解。
    他已知裴元非同常人,当即老实答道,“不知。”
    裴元点点头,开口说道,“王少司徒乃是成化年间的进士,又历经弘治,正德三朝,官场的政治经验十分丰富。”
    “他先在工部任主事,因为能力出众,功绩显著获得擢升。先后担任了山东、河南参政,又晋了河南右布政使。到了本朝,升任右副都御使,被指派督查盐政。接着先任户部侍郎,又任吏部侍郎,官运亨通至此,可谓一步就能踏入内阁。”
    “只是他因为得罪刘瑾被贬去南京,前些日子,才又回京复任户部右侍郎。”
    “这样一个人物,既擅长实务,有料民理政的才能,又能独当一面,成为方面大员。惟中兄觉得,王少司徒与你相比如何?”
    严嵩这会儿算是明白王琼的资历有多深厚了,他一个辞职的翰林院编修,何德何能与之相比?
    严嵩连连摆手道,“严某如何敢与王少司徒相提并论?”
    裴元这才笑道,“以王少司徒的平生阅历和丰富的官场经验,他尚且甘愿为我驱使,我不知道惟中兄在犹豫什么。”
    “况且,你怎么知道王少司徒的离开,不是以退为进,为迈向内阁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裴元话中的意思很明白了。
    连王琼这样的官场老鸟都愿意做的事儿,他严嵩有什么好顾虑的?
    严嵩显然也听明白了裴元这意思,当即果断表示道,“千户,严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昨天听王伯安提起此事,有些担心是不是王琼有什么应对不当的地方,这才想向千户打听打听。也好……,引以为戒。”
    裴元笑了笑,“没有什么不当的地方,王琼好着呢。”
    说着,从公案一侧的抽屉翻了翻,拿出了几封书信。
    接着将那些书信一字排开,给严嵩看了上面的封皮,这几封赫然都是王琼给裴元送来的。
    裴元道,“王少司徒一直和本千户仍旧密切联系着,外面那些人又知道多少?”
    严嵩见到了实锤,一时再无他念。
    没什么好犹豫了。
    就连王琼都愿意做的事情,就算他被坑了那也是非战之罪。
    于是严嵩向裴元求教道,“我虽有此心,但是见到天子该如何行事,还是希望千户多多提点。”
    裴元见严嵩上道,当即喜道,“好说,我且和你说说当前的局面,若是天子问你时,也免得你答非所问。稍后我就会去求见天子,和他提一提你的事情。只是……”
    裴元终于收起了一直以来的笑脸,面带一丝凶意的说道,“只是那时候,可由不得你乱说啊。”
    严嵩嘴角的肉抽动了下,但是想想那美妙的未来,还是说道,“严某是有分寸的。”
    裴元当即便给严嵩大致提了些能说的事情。
    总而言之,形势一片大好。
    很多人都在指望着利用这次重启宝钞的机会大赚一笔,到时候会有无数的资金入场抬价。
    而朱厚照要做的就是,趁着上涨之前,狠狠地赚上一笔,然后利用这些各路炒作宝钞的资金,趁机把宝钞的估值做上去。
    只要宝钞再次值钱,那么拥有宝钞印刷权的朱厚照,就和洪武、永乐时那样,再次主宰大明的兴衰。
    裴元正述说着,忽听有人来报,说是苑马寺少卿求见。
    裴元闻言诧异了一下。
    窦彧这时候过来做什么?
    不是说,要等到新宅装修好,再来送给自己的吗?
    裴元心中莫名,旁边的严嵩连忙道,“若是千户还有事儿,严某晚些再来求教也行。”
    裴元这会儿正是要利用严嵩这个工具人的时候,也不好让他离心离德。
    想着窦彧那边也没什么大事,当即道,“无妨的。你且在一旁稍等,待我将他打发了再说。”
    随后对那锦衣卫道,“让人将那苑马寺少卿叫进来吧。”
    不一会儿,就见窦彧一脸谄笑的进了堂中。
    他人进来,见裴元坐在堂上未动,竟主动拱手施礼道,“窦某不请自来,耽误了千户的公事,还望千户见谅。”
    严嵩若有所思的看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苑马寺少卿虽然实权不大,但多少也是个正四品来着。
    这家伙对一个五品锦衣卫这样恭敬,显然是这裴元果然有着深厚的背景。
    严嵩想想那一大堆中选的贡士,再想想裴元能向天子举荐自己的豪言,再看看刚才裴元拿出来的王少司徒和他密切来往的书信,立刻把欧阳必进对他提起过得,那个在冻雨中无处落脚,最后被迫拔刀求生的形象抛之脑后。
    裴元笑了笑,示意他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我和窦少卿一见如故,上次就有说不完的话,你来找我,我只有欢喜的份儿,哪有什么耽误不耽误的。”
    窦彧在堂下两侧的桌椅上坐定,见裴元一左一右还有两人。
    他认得其中一个是上次见过的随从陈心坚,另一个素衣文士打扮,似乎也是随从。
    窦彧也没顾忌,当即就感叹道,“上次窦某就觉得千户不凡,没想到仍旧是有眼不识泰山。上次千户提起的那事儿,今天一早我就听同僚说到了。”
    裴元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他想着身边的严嵩,故意不解道,“哦?不知道说的是哪件事?”
    窦彧的胖脸上满是激动的说道,“当然是千户当日一封书信,让山东巡抚弹劾当地官员的事情了。”
    “当时我还以为……”
    “咳,当时我就觉得千户实在魄力过人。没想到今天一早我就听同僚们议论,说是昨天通政司接到了山东巡抚的奏疏。”
    “他竟然真的把山东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弹劾了。这可真是……”
    裴元还没什么反应,旁边的严嵩都听呆了。
    自己这是遇到真大佬了?户部侍郎愿意为其驱驰,山东巡抚愿意为其疯批,那自己为他去惊艳一下天子又怎么了?!
    只要抱上这个大佬的大腿,就算让我数年后直接成为内阁首辅,我也愿意啊。
    裴元斜了严嵩一眼,将脸一板,“这种事不要胡说。”
    “之前王巡抚就有此念,只不过是为了仕途,一直心怀顾忌罢了。我也不过是告诉他,要勇敢做自己,这件事和我有什么干系?”
    窦彧秒懂,连忙讪笑道,“是是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