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8章 攻势防守
    第498章 攻势防守
    十月初,与白建生确定好双方联动以后,杜光廷亲自飞到金陵向常瑞元汇报了反攻计划。
    对于杜光廷的反攻计划,常瑞元答应了下来。
    获得批准后,杜光廷立刻开始集结部队,定于十月十五日出兵。
    十月十五日早晨,杜光廷穿戴整齐,满心热情的抵达指挥部。
    华中剿总和彭城剿总同时进攻,必可分离g军中野、华野两部,再来一个回旋镖,至少可以歼灭中野g军十万部队。
    “杜副司呤。”
    杜光廷一回头,就看到一个青年军官站在门口。
    “杜副司呤,委座有请。”
    “委座?委座在哪?”杜光廷一脸懵逼。
    委座不是在金陵吗?怎么还请自己?
    “委座刚刚抵达飞机场。”
    听到常瑞元飞抵彭城,杜光廷脸色一变。
    “让各兵团司呤等我一下,我面见委座后立刻回来。”
    对于杜光廷的安排,几个兵团司呤都没有异议,虽然他们来的更早,但是明显委座召见更为重要。
    不过他们都没想到,十几分钟后,刘经扶进来了。
    而且一进来,刘经扶就让他们各自返回自己的驻地。
    邱枫立刻出言道:“总座,杜副司呤还没回来,作战会议还没有召开。”
    “邱司呤,杜副司呤已经被老头子拉去沈阳了,作战计划暂时搁置吧。”
    杜光廷抵达飞机场后,刚上飞机,坐下后都还没说话,就看到常瑞元侍从把飞机门关上了。
    紧接着飞机就开始缓慢滑行,起飞后直奔东北而去,地上只留下来一脸懵的司机和卫兵。
    此时东北果军战局极度紧张,东野已经攻入锦州城。
    常瑞元根本顾不上中原了,他选择直接拉着杜光廷去东北救火。
    彭城司呤部内,听到杜光廷飞去了东北,作战计划搁置,大家都懵了。
    “总座,这”
    刘经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直接摆了摆手:“各位,我也不怕你们笑话,这么大的战役,我可指挥不了。”
    见刘经扶都这么说了,众人无奈,只能是郁闷的返回各自的驻地。
    反攻计划也被彻底搁置。
    而杜光廷突然被拉走,不止彭城的人头疼不已,就连金陵的国防部长何敬之以及参谋长顾墨三也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主动出击的作战计划搁置,但是兵力调动却已经完成。
    彭城的几十万大军,沿着津浦和陇海两条铁路一字排开,形成了两线保一点的阵型。
    但是因为兵力的集结,各部队驻地之间防区结合部千疮百孔,极易遭到攻击。
    而且白建生的主动进攻,也因为派系问题宣告失败。
    黄陪悟动作太慢,没有围住中野,致使中野连夜撤出两百里。
    就在杜光廷在东北忙着救火的时候,为了配合华野歼灭黄焕然兵团,解放两淮、海洲地区的计划。
    中野野司带领四个主力纵队抵达商都城下。
    因为之前杜光廷的进攻计划,此时商都守军只有两个杂牌师,共计一万余人。
    面对中野四个纵队的兵力,守军根本就不想留在城内送死。
    第二天,正当中野部队要进入攻击位置的时候,突然发现,商都守军开始弃城逃跑。
    这让原本打算围住商都,吸引果军机动部队来援的计划直接破产。
    中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商都。
    而商都守军,也很快在野外被歼灭。
    拿下商都后,中野继续东进,又拿下了已经成为空城的汴梁。
    果军开局连送两城,让整个战局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在开战之前,中野就已经完成了战役计划所布置的任务,这使得中野、华野对彭城形成了包围之势。
    因为战场态势的突变,中央也立刻调整了中野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在接下来的决战中,中野不再仅担任前指和阻击任务,而是准备直接进入战场,与华野联手作战。
    此时中央已经意识到,这场战斗恐怕不再是局部的歼灭战,而是极有可能演变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
    华野司呤部内,看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首长也同样感觉到了决战的突然来临。
    并且他还敏锐的意识到,此次战役取胜的关键,就在于中野和华野能否高效、流畅的配合作战。
    此时,从职位上来看,中野野司毫无疑问应该负责统筹指挥,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华野司呤在中野是副司呤。
    不过首长担心中野野司会因为中野、华野实际战斗力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不好意思对华野发布号令。
    因此首长选择主动挑破这层窗户纸,一封电报发到中央,表示自己愿意听从指挥,进行完全的配合作战。
    中央自然是明白华野的意思。
    第二天,中央发出电报:‘整个战役,统一受中野野司指挥。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紧接着,中野野司回电:‘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中央对华野方面多直接指挥。’
    这是告诉在华野,意思我们明白,会担负起统筹指挥华野、中野配合作战的责任。
    此时中野指挥部正和d纵用着同一部大型电报机,因此野司巧妙地借用了这个现状,称自己‘通讯工具太弱’。
    这个意思就是自己无法经常对华野下令,因此请中央多多指挥。
    不过谁都知道,中央哪有空对华野的具体作战进行指挥?
    因此华野的具体作战,还是由野司自己指挥。
    如此一来,各级首长心照不宣的解决了开始阶段指挥的大问题。
    唯一郁闷的,应该只有中野d纵的电报员,明明他有一个很好的电报机,结果成了‘通讯不畅’。
    随着东北战场接近尾声,第九兵团被东野全歼在辽西平原,果军在东北的全军覆没已成定局。
    在东北战事的当头棒喝之下,常瑞元瞬间清醒。
    他不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才能保住中原的果军精锐。
    这是他手上最后的精锐力量,一旦有失,就代表整个江山将要易主。
    权衡利弊后,为了保住政治资本,常瑞元决定放弃易攻难守的彭城,遵循‘守江必守淮’的古训,让部队退守坚固的淮河一线。
    然而,此时有两个大问题摆在老蒋面前。
    第一个问题,就是彭城剿总刘经扶的指挥能力。
    作为一手提拔刘经扶的人,他的能力常瑞元再清楚不过。
    以刘经扶的能力,光是守卫彭城都很难让常瑞元放心,更别说让他指挥数十万大军在敌前全面撤退。
    而第二个问题,就是彭城大军的撤退方案。
    在接到常瑞元撤退的指示后,何敬之立刻召开了国防部作战会议,商量撤退方案。
    会议上,何敬之没有任何的废话,直接开口道:
    “诸位,委座‘守江必守淮’的指示,你们也都知道了,不知还有什么好的方案?请诸位畅所欲言。”
    下面的人立刻七嘴八舌互相讨论起来。
    不过说来说去,也都是遵从指示,全面退守淮河南岸,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以后再说。
    郭瑰环视了一圈,发现众人没有任何创造性的意见,于是站起身来。
    “何长官,诸位,我有一个提议。”
    “郭厅长请说。”
    “诸位,委座的意思,我想大家都清楚,虽然定下了退守淮河南岸的计划,但是委座内心还是不愿意放弃彭城的。”
    听到郭瑰的话,众人纷纷点头。
    常瑞元要是铁了心走,根本不会让他们商讨什么方案。
    这也是他们不愿意提出自己建议的原因。
    要是敢说,事后肯定会被找麻烦。
    “我的方案是这样的。”说着,郭瑰走到地图前。
    “部队不需要全线后撤,而是收缩陇海线上的部队,将兵力部署在彭城和珠城之间的津浦路两侧,做‘攻势防御’。”
    看着郭瑰在地图上的示意,在座众人眼睛都亮了。
    如果情况不利,大部队可以利用津浦路迅速南撤。
    如果情况对己方有利,这个方案还会方便果军日后打回中原。
    此方案可攻可守,甚得他们认可。
    听到众人纷纷表示认可,何敬之点了点头:“好,那就把这个方案记下来,跟退守淮河南岸的计划一起呈报委座。”
    沟通一阵细节后,何敬之宣布了散会。
    不过何敬之却是拉住了顾墨三,示意他等一等。
    等众人都离开后,何敬之这才说道:“墨三兄,根据空军侦查,华野、中野两路g军分别位于彭城的北部和西部,似有合流之势。”
    “中原形势已经万分危急,敌我双方上百万部队犬牙交错,刘经扶绝对啃不下这一仗。”
    “敬之兄的意思是换人指挥?”顾墨三立刻明白过来,而对于何敬之的人选他也很清楚。
    “不错!”何敬之点了点头:“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党国应该上下一体,摒弃派系之争。”
    “我的建议是由白建生统一指挥彭城剿总和华中剿总。”
    “我没有意见。”顾墨三立刻表示了同意。
    要论作战指挥能力,果军上下没人比得上白建生。
    “这件事还得交给你来办。”何敬之说道。
    这个总指挥由谁来干,不是他俩说了算的,必须要常瑞元同意才行。
    顾墨三想了想后,点头答应了下来:“我试试吧,不行咱们再商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