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6章
    第296章
    赵明朗高中状元的喜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昌州城,赵家上下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昌州,百草堂前喜气洋洋。
    “我们二公子高中状元,东家发喜钱。”
    管事抬了一箩筐的铜板出来:“不要挤,大家都有,都有。”
    这要是別人家直接就撒钱了,但是赵老太爷不让撒,让直接派送,不管男女老幼来领的都有,一人两个铜板,不多,就是沾沾喜气。
    饶是如此,一大箩筐的铜板呢,一人两个铜板,那得发多久,不管了,家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齐上阵,排著队的领,实在不行还可以排第二次队第三次队,一天拿上十多二十个铜板它不香吗?
    “恭喜赵老爷。”
    “恭喜赵老爷。”
    “百草堂一直以来都是济世救人,赵家祖传的善良,修了这么多福报,自然能出人才。”
    “对对对,赵家都是好人,所以才会有出状元郎。”
    “状元郎还没有成亲,也不知道哪家的小姐有这样的福气。”
    ……
    昌州百草堂,镇上百草堂都在进行著发喜钱的事儿。
    而赵家人赵家人也面临著重要的抉择——是继续留在昌州,还是举家迁往京城,开始新的生活?
    “明朗是新科状元,他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位。”
    赵老太爷道:“明朗这孩子啊,一向都知道要,知道自己走的方向。”
    周氏……老太爷啊,当年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当年,明朗想要上学堂,不愿意学医,老太爷意见大得很。
    “你这小子,走仕途那得靠脑子,你这脑子不太好使的,学文不如学医。学医多好啊……”
    反正,就是各种不看好他。
    现在却又这样说了。
    “明朗光宗耀祖了,决定举家迁往京城自然是好的。”老太爷最后嘆息一声:“我这把老骨头就不去凑热闹了,你们去吧,希望在那里能够开创一番新的天地,让我们老赵家的门楣也能闪亮京城。”
    “爷爷,您真不去京城啊?”
    赵明清问。
    “不去了,年纪大了,顛簸到京城怕身体受不住。”老太爷道:“明清啊,百草堂在昌州是百年老店,我这毕生的本事也传给了你,你就將百草堂传承下去。”
    “是,爷爷。”
    “明朗从政,明华从商。”老太爷摸著鬍子笑呵呵的:“明清继承家业,不错不错,我老赵家三个孙儿都是人才。”
    周氏就笑了,確实该老太爷欢喜。
    赵家举家迁京城,周氏还是有几分不舍的。
    但她又不得不去。
    毕竟老二赵明朗还没成亲。
    按照老三的话说,老二是有心上人了,那肯定是京城的小姐。
    明朗中举,也该是完婚的时候了。
    他们作为父母必定是要到场的。
    还有,小儿媳春暖原本就是京城人士,这一次迁京,她就是和娘家人团聚。
    自己是离开娘家,她是回娘家。
    人与人的悲喜果然是不相通的。
    院子里,春暖正指挥著丫头们收行李。
    “少奶奶,这些书怎么办?”
    白芷知道少奶奶爱看书,但是迁京城那可是很遥远的路程,而书又那么重。
    “装箱带走。”
    这些书是春暖在昌州置办下的家当。
    其中有好几本都是赵明华送给她的,都是一些医书或手札,都是孤本。
    世人搬家以为是金银財宝,殊不知,有些东西是金银財宝都买不来的。
    “大伯来信,家中春安和沐阳都要学医,这些书带回去让他们好好研读。”
    春暖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但是她知道春安和沐阳若是选择了走这一条路的话,三婶和长嫂心里应该是很不舒服的。
    以前自己还不能理解,现在自己当了母亲后才明白,儿女的任何事情都会牵肠掛肚。
    更何况是关係著前程的事儿,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服各自的母亲的。
    “回京后春姝春燕该嫁人了。”
    春暖感慨万千,祖父出事后,肖家回到昌州是经歷了这么多的磨难,还好,她们都等到了自己幸福。
    春姝的亲事是大伯母做主的,说与了林府的嫡次子;春燕居然是要嫁给长嫂的庶弟,不过那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也是一个举人。
    春寧订下的亲事是钟府的钟兰。
    春暖一想到这些就很开心:回到京城,喜事一件接一件,果然啊,熬过了寒冬就会是春天。
    “少奶奶,那些药丸……”
    “带一部分走,余下的送到百草堂去给陈大夫,让他出售即可。”
    余下的就是春暖小库房的东西。
    “少奶奶,这些……”
    春暖……现在才知道搬家有多难!
    上一次搬家是举家迁到昌州来。
    那时候的肖家被抄家了,官兵连她们身上的首饰都没放过。
    那时候几辆马车就是她们的全部。
    如今,她一个人都要多少辆马车才行?
    小库房里的贵重物品也多,同样的,很多都是赵明华送的。
    真是一个没注意就积累了这么多家当。
    “分门別类的装好吧。”
    春暖是知道的,赵家定然会请鏢师护这一路的平安。
    所以这些珍贵物品一件都不能落下,全都要带走。
    周氏这边亦然。
    “不行,这样搬家搬得太心累了。”
    周氏想了想:“留一部分在昌州,带一部分走就行了。”
    另外,她又挑了一些鲜色的料子留给了大儿媳妇。
    要离开昌州了,周氏是各种不舍。
    而春暖,却是很期待。
    临走之前,她再次去了一趟罗家。
    “暖暖,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些香肠腊肉。”罗婶子道:“你不要嫌弃,这是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罗婶子,你有心了。”春暖拿出了一个方子:“这是药酒的配方,以后罗大叔就自己配药酒。”
    “暖暖……”
    这可是肖家的秘密啊,她就这样送给了自己家?
    “这太贵重了,暖暖……”
    “罗婶子,我们肖家到昌州来的这些年,你对我们多有照拂,以后我们肖家的產业还依仗著你们帮忙照看一二。”
    “暖暖,我们肯定给你照看好的,你放心。”
    罗大婶对春暖也是感激不尽。
    当年自己家也只是一个佃农,如今却已有数十亩的地,还修了大房子,这一切,都是春暖的帮衬下才能发展起来的。
    “我们两家也算是有缘份。”春暖道:“罗婶子,你到了京城来找我们就行。”
    “好好好,我倒是希望有一天能到京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