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9章
    叶逸海给春寧找的都是非等閒之辈。
    几人也明確表示了,自己之所以愿意来一是大师兄(师叔)提起,二是佩服肖太医的为人。
    所以,祖父走了那么多年后江湖上依然还记得他的名字,还在感念他的恩德。
    这种余荫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財富。
    赵明华得知春寧有了自己可用之人很是欣慰。
    不会不要紧,只要肯学就成。
    “春寧慢慢的会挑起肖家的担子,你也不用担心了。”
    “是啊,想当年祖父出事的时候肖家一群妇孺要啥没啥……”
    一度以为就这样没落下去了。
    没想到,多年后肖家回到了京城,风头更胜一筹。
    所以,只要努力,只要不放弃,总归会有好的结局。
    “今日是二嫂满月,我们早些过去吧。”
    又是二嫂又是闺中好姐妹,春暖特意给秋燕和侄子都准备了厚礼。
    到状元府时,正好遇上了秋夫人的马车。
    “春暖见过夫人,夫人安好。”
    “你这孩子,咋还这么多礼了。”秋夫人一把挽上春暖拍了拍她的手背:“我还没谢过你呢,燕儿各种折腾,真是愁死我了,没想到她的姻缘在这里。”
    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秋家的小姐要老死在闺阁中了。
    可谁也没想到,最后却嫁了状元郎。
    更没想到的是,她不仅和状元郎感情好,更得婆婆宠爱,妯娌和睦,日子过得赛神仙。
    秋夫人来看过女儿两次,不得不感嘆同样投胎为女子,她女儿的命就是好。
    別人家进门就是婆婆立规矩,婆婆周氏喜欢得像亲闺女似的。
    燕儿与婆婆之间说话的语气和口吻让秋夫人听了都很心惊。
    总担心周氏会生气,没想到周氏却和寻常时並无异常,对燕儿的喜欢丝毫不比自己少。
    別人家为了中馈明爭暗斗的,燕儿却总想当甩手掌柜,而周氏也不想管中馈。
    春暖告诉秋燕:正常的,婆婆想休息呢,当年她也是这样的,自己接管后也不怎么真正的管,大多沿用原班人马,婆媳二人都很轻鬆。
    “母亲,暖暖,你们来了。”
    出了月子的秋燕长得越发丰膄,珠圆玉润,红光满面,两眼放著光。
    “快来看看我的胖墩。”
    胖墩是秋燕给儿子娶的绰號:“他长得可乖巧了,手脚都像莲藕一般,一节一节的,看著就想咬两口……”
    “你……”秋夫人听到女儿这般说孩子真正是哭笑不得:“哪有你这样说自己孩子的?”
    “母亲,是真的,奶娘,快將胖墩抱过来。”
    小傢伙抱过来了,秋夫人稀罕得不得了。
    这可是她的大外孙,再次感慨,这个闺女没砸在手里就是庆幸的事儿。
    “来,暖暖,你这个婶婶也抱抱,让你的大侄儿沾沾你的福气。”秋夫人一直说春暖是有福气的人,將外孙就塞了过来。
    “好,婶婶抱抱。”
    小小的人儿睡得香迷糊了,確实如秋燕所言:手脚都像莲藕一般,一节节白白嫩嫩的,真的很可爱。
    看著这个小人儿,春暖决定了:回家找赵明华再生一个。
    赵明华此时正在看著他那个书呆子的二哥显摆自己也会带孩子。
    “我仔细研究过了,小孩子一般是睡了吃,吃了睡,大部分时间都是睡著的。我也问过大夫了,大夫说那是他在长身体。”赵明朗话锋一转:“但是,如果他哭闹起来了,要么是饿了,要么是拉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病了,这就是最坏的时候就得找大夫……”
    赵明华……这书呆子改行了,改当奶娘啊?
    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会变的,具体变成什么样子是需要取决於你遇上什么样的人。
    谁能想到啊,当年只知道啃书的人,这会儿会研究起了育儿经。
    完全一个奶爸的模样。
    自己已经够宠儿子了,没想到老赵家还要出另一个宠儿子的人。
    真正是大感意外!
    赵明朗抱了儿子来显摆后,还是和老三谈起了一些近况。
    朝堂风云,说变就变,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要担心。
    “两湖地区水灾泛滥,具体损失还没有上报朝廷。”赵明华小声对二哥道:“估计著粮价会上涨,难民也会增加,要防范一点。”
    “这事儿我也有所耳闻,你的粮行?”
    “我一直囤了粮食,但我不能发这个国难財。”
    赵明华很清楚的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而且他和春暖都是有原则的。
    有些钱他可以赚但却不会去赚。
    “一般洪灾后都会有大的瘟疫。”赵明华道:“后续还有很多麻烦事儿呢,我真是担心啊。”
    事实证明,赵明华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第二天,两湖水灾的摺子就递上了皇帝的案头。
    当皇帝的最怕的一是边境不安二是民生不寧,能呈上他案头的摺子,那就要粮要银子要人要物。
    瞬间就头大如麻。
    朝廷賑灾,还得派官员去。
    结果,赵明朗和肖春寧被钦点了。
    这让他们都很出乎意料之外。
    退朝后,两人被叫进了御书房。
    皇帝也没將两人当外人,直接说明了点他们的原因。
    “两位爱卿在昌州经歷了蜀王叛乱,能临危不乱处理一些事情,而且,你们也懂得怎么安抚民心,朕思前想后,唯有二位才能让朕放心。”
    “此次賑灾,事关重大,朕就將两湖千千万百姓交到两位爱卿手上了。”
    皇帝问两人要些什么?
    银子、粮、被之类的自然是要的,赵明朗和肖春寧几乎异口同声提出了要药材。
    这让皇帝都大感意外,想起了肖春寧是肖太医的孙子,要药材必然是有道理的。
    皇帝立即就让他擬药材单子,並著令太医院准备上了。
    赵明朗和春寧要去两湖地区賑灾,赵明华和春暖也重视起来了。
    “歷来賑灾的官员都没有一个善终的。”
    不是被拉下水,就是被害。
    賑灾,对百姓来说是救命的,对贪官来说是机会。
    你要不和他们同流合污,他们就容不下你。
    而这次去的两人,都是年轻的官员,在朝堂上压根儿就没有立住脚,相当於形单影只的出门,还不知道多少人盯著看好戏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