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统合!
    第135章 统合!
    正月初一,李显穆从父亲李祺那里得到了日本有巨量白银矿的消息。
    正月初二,他入宫和朱棣进行了一次交谈。
    正月初四,朱棣召见了日本使团的使臣。
    日本使臣进入皇宫的时候整个人都是一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状态,堂堂的大明帝国皇帝竟然只接待了他一个来自小国的臣子。
    这在过去的大明历史上,只有朝鲜才得到过这样的待遇,那还是因为现在皇宫中最受宠的妃子就是来自于朝鲜的权贵妃。
    而后他见到了此行的目标人物,那位刚刚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前往北方击溃了强敌的大明皇帝!
    真是一个英雄啊!
    仅仅站在那里就有无穷的气势,宛如高山,他甚至在心中腹诽,所谓日本的幕府大将军,在这位皇帝陛下的面前,不,他远远不能和这位大明皇帝陛下相比,哪怕是和大明皇帝座下的一个公爵侯爵相比,也有几分逊色。
    这就是真正的天朝上国!
    “尊敬的至高至上的大明皇帝陛下,下国的臣子向您叩首,愿您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很是和蔼可亲的让日本使臣起身,甚至还关心了几句他的身体状况。
    这让日本使臣瞬间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劳陛下挂念,外臣的身体一直很健康。”
    在略微寒暄了几句之后,朱棣就说出了他召见日本使臣的真正目的。
    “日本从唐朝的时候就仰慕我天朝风仪,历朝历代也都与我天朝维持着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在朕登基之后,日本称臣纳贡,朕还亲封了日本王,两国之间的友好可谓源远流长。
    一直以来诸国来往我大明,而我大明不曾派遣使者到诸国慰问,朕以为这样难道不是对诸国的不重视吗?
    这样想必是不能够维持与诸国之间的关系的。
    此番使臣返回日本,朕派郑和前往日本,向日本王以及日本臣民,宣慰大明皇室的慰问。”
    日本使臣闻言大惊失色,朱棣不清楚日本的情况,但是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所谓册封的日本王,不过是日本的一个权臣而已,在大名之上还有天皇,如果让大明知道了日本之内的情况,那现在的日本王岂不是在欺骗大明吗?
    他支支吾吾的说道:“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纵然您不派遣任何一个使臣,日本的臣民也感受到了您如同太阳一样的温暖,怎么敢劳烦天朝上国的使者前往我日本那等贫瘠之地呢?”
    “朕的大明富有四海,正要以这富有四海的天下,向四方散播大明的诚意,使者可是不愿意吗?
    还是日本王不愿意呢?”
    “这……
    这……
    外臣怎么敢不愿意呢?”
    “朕知道你在顾虑什么,无非就是你们的日本人上面还有一个天皇罢了!”
    朱棣这句话一出,日本使臣顿时大惊失色,甚至直接跪到了地上。
    “陛下,陛下!”
    在天朝从来都没有人知道日本有天皇之事,大明皇帝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呢?
    朱棣其实早就已经知道了日本国内的政治架构,李祺和李显穆都曾经说过在日本有一个天皇,是他们的宗教领袖。
    “你们的那个天皇,自称为神,何等可笑!”
    朱棣第一句话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朕堂堂大明皇帝,都不是神,而是一个会生老病死的凡人,区区的日本天皇竟然敢自称神。
    天皇,乃我中华上古三皇之一。
    近代则是唐朝高宗皇帝的称号,你日本的天皇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无非就是唐朝的时候派遣遣唐使,窃取了我中华的称号罢了,这等人也配?
    如果他是天皇,那朕又是什么呢?
    如果日本还想要做我大明的蕃属,天皇就不能再出现。
    如果天上只有一个太阳,那只能是大明皇帝!
    如果天下只有一个皇,也只能是大明的皇帝!
    如果天下只有一个神,那只能是我大明的天子!
    其余的人,如何配与我大明天子,共立于天,共存于世,共同享受世人的朝拜呢?
    如果日本王愿意的话,朕会让他做真正的日本王,如果他不愿意的话,朕也可以为日本换一个日本王。
    朕是大明的皇帝,朕有能力做到这件事情,使者觉得呢?”
    使者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不断的苦笑,况且在日本这些贵族的眼里,也根本不把天皇放在眼里,天皇真正得到权利是到了近代之后,有一群底层的真的把天皇认为是神的人,为天皇抢夺回了权利而已。
    “陛下您就是天,您就是日月,您就是所有巍峨的山川,您说的话自然是正确的。
    区区的日本如何能够忤逆您的意志呢?
    如果谁那么想,那他可谓是极其的愚蠢了。”
    日本使者深深地拜倒在地,这些事情已经不是他所能解决了,大明非要派使臣前去,他还能说些什么呢?
    况且大明皇帝如此的厌恶天皇,或许幕府将军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吧!
    毕竟如果能够成为真正的统治者,谁又会不愿意呢?
    在过去的时代中,幕府将军或者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难道不想推翻天皇吗?
    只不过天皇虽然没有政治权力,但是他的精神领袖地位却是不可撼动的,一旦攻击天皇,担心被人围剿罢了,而现在有大明皇室的背书,完全可以祸水东移。
    朱棣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一旦深度的参与日本政治,那么大明皇室就必须要解决掉天皇这个不稳定的因素,这毋庸置疑,是在为自己树立敌人。
    但是日本天皇的存在让他切实感觉到了一种威胁。
    这种威胁自然不是对大明的,而是对大明未来对日本的统治的。
    一个真正的精神领袖,而且还是一个传承下来的活着的精神领袖,而且他对政治有着天然的合法性,只是被架空了而已,这比儒家的衍圣公还要可怕无数倍,因为衍圣公永远威胁不到皇权,只能成为皇权统治天下的工具,可日本天皇真的有统治整个国家的可能。
    如果是过去的时候,那便算了,毕竟日本内部如何与大明没有关系,朱棣对日本的领土也没有任何的欲望。
    但是现在,在日本发现了巨量的白银矿,关乎着大明生死存亡的情况下,朱棣必须要保证日本的统治者不会威胁这座白银矿的存在。
    这种情况下,日本天皇这样的不稳定因素,朱棣绝对不允许它存在。
    既然日本天皇自称为神,那他就应该回到神该呆的地方去。
    人间的归人间,天上的归天上!
    这世上有活着的神吗?
    朱棣认为没有!
    大明没有,日本更不会有。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正月初七大朝会后,朱棣将郑和召进宫中,要求他立刻准备着手前往日本。
    朱棣的声音和神情之郑重,郑和这么多年只在朱棣宣布靖难的时候见到过。
    “郑和,朕要你率领当初下西洋的团队前往日本,你应该明白朕的用意吧,朕让你带着数万人前往日本,如果日本国王不听朕的宣召,你便直接动手。”
    郑和颇为震惊的望向了朱棣。这还是他第一次从朱棣的口中,听到让下西洋的船队,去主动进攻一个国家。
    “陛下,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日本触犯了您的天威吗?臣又要做到一个什么地步呢?”
    “你到了日本之后去见日本国王,然后和他说,朕要当初石见国的那一片土地,看他答不答应,如果他不答应,你就直接离开,而后准备和日本开战,如果他答应那便简单了,如果他要提什么条件,你便让人回报,如果不太难,你可以直接在日本和他签署国书!”
    朱棣在宫殿之中踱步,而后将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言语以及底线,一一向郑和交代。
    他相信已经出使过数十个国家的郑和,有丰富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郑和,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次的任务。
    “等你到了石见国中,就去查看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巨大的白银矿,如果有,速速派人来回报。”
    郑和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怪不得陛下如此的反常,竟然要让下西洋的团队去近在咫尺的日本,原来竟然是日本可能有巨量的白银矿,他当然知道白银矿对大明意味着什么。
    郑和深深的跪倒在地,然后向着朱棣重重的磕了几个头,抬起头道:“陛下,臣定不负您的期望,一定将白银的消息传回国内,为我大明昌盛尽一份力!”
    正月初八,皇帝将户部尚书等人召入宫中,要求他们立刻准备足以支撑一场大战的粮草。
    “一个月内朕就要见到成果,郑和的船队在一个月内就会集结完毕,朕不希望有任何事情耽误接下来的大事。”
    皇帝的这种雷厉风行,让所有大臣都愣住了。而后户部尚书夏原吉说道:“陛下,在去年的时候不是说过下西洋的船队全部要停止吗?
    为何现在又突然要下西洋了呢?”
    对于眼前的这些大臣,朱棣还不是那么放心,现在白银的消息还只是一种可能,他不可能现在就将其说出去,如果不能成功的话,这对他的威望反而是一种打击。
    于是他只摆了摆手道:“这次不是要去万里之外的西洋,而是去东洋的日本,所以这次行程的距离非常短。
    郑和的团队将会随着日本的使团一起回去,与日本国王见面,朕有旨意要宣达给日本至于。
    到底为何,如今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诸卿只要知道,朕不会无敌放矢,既然说了,不会让下西洋船队再无端前往万里之外,朕便不会食言。”
    派遣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去日本?
    然后你和我说,这仅仅是去日本拜访的使团,我们难道都是一些傻子吗?
    会相信你这么滑稽的话。
    对皇帝明显是忽悠他们的话语,群臣都没有放在心上,但他们的脸上已经出现了慌张之色。
    兵部尚书更是直接跪下,向皇帝建言道:“陛下难道是准备进攻日本吗?
    日本是太祖皇帝所定下的不征之国,如何能够这般违反祖训呢?
    况且元朝两次进攻日本都在海上全军覆灭。实在是大大的不祥之地啊!
    臣恳请陛下万万三思!”
    当初那么强大的元朝,两次进攻日本都全军覆灭,这件事对于所有的中原人士都是一种上天的警示,海那边的那个国家仿佛是中原王朝所不能攻克的一样。
    朱棣嗤笑道:“先帝所定下的不征之国……
    安南部不也是不征之国之一吗?
    最终现在还不是变成了我大明的交趾?”
    “那是因为安南的国王已经被乱臣所杀,没有后人,所以我大明为了安南的国民,不得不将之纳入土地,可日本并不是如此。”
    “可朕已经几次晓谕日本国王,让他清剿倭寇,他却不听从朕的命令,导致我大明的子民被倭寇所杀,尔等诸人大部分皆是出自东南,难道不知道倭寇有多么猖狂吗?
    此番朕将联合日本国王一起清剿海上的倭寇,而后和日本开展贸易,我大明之外的万里海疆,日后将是一片朗朗晴空!
    况且,朕听闻日本有号称天皇者,日本人甚至将其视作神灵在世,这天下的皇帝难道不只有朕一个人吗?
    难道还有其他人能够僭越称皇,而不受到惩罚吗?
    如果朕不去惩罚,又怎么能够彰显朕才是天地间唯一的王者呢?”
    诸臣对朱棣前面所说的话,都不放在心里,和日本的贸易也并没有几个人在乎,倭寇强大却远不如嘉靖时期的危害之大,因为大明在海边上有许多卫所,现在还足以镇压。
    但是朱棣后面说日本有号称天皇的统治者,这一下就触及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底线。
    礼部尚书骇然变色道:“日本国王乃是陛下所亲封,他怎么敢自称为天皇呢?”
    作为礼部尚书,他最是不能容忍这等践踏宗法的行为。
    谁知皇帝抛出了一个更加让众人震撼的消息?
    “日本的这位天皇不仅仅是日本真正的皇帝,他还是日本人唯一所认可的神,他是日本真正的天,甚至不是天子,而是天!
    而朕所册封的日本国王,实际上只是他的臣子,相当于古代的霸府权臣!
    日本的这个天皇号称万世一系,乃是日本至高神天照的血脉后裔,他们号称从数千年前就一直是天皇,所以纵然日本经常换霸府权臣,可这些权臣却不敢谋朝篡位,没有一个人敢于替换这个所谓的天皇。
    诸卿可知道朕想要说什么了吗?”
    皇帝的声音中满是赤裸裸的杀气,有毫不掩饰的血腥之气,面前的众人都忍不住冷冷的打了一个寒颤,但是他们却明白了皇帝的顾虑和愤怒的来源。
    “如果真的如同陛下所言,那这个日本的天皇绝对不能留,其人既然胆敢僭越称皇,必然有不臣之心,虽然现在有日本国王这个霸府权臣,但谁知这个天皇不能有朝一日兴复权力呢?”
    其实从朱棣说出,日本统治者僭越称皇开始,最终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因为以大明这种家国天下的统治秩序,这个世界上只能有一个中心。
    大明高层很快就统一了意见,日本的这个天皇必须要死,或者必须要去掉天皇称号,日本国王这就是他们最高、最高的爵位。
    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兵部尚书反而发出了另外一个疑问,“陛下,日本虽然是个小国,但其人口并不少,甚至比安南还要强大的多,曾曾经和日本逝者聊过其国内人口,甚至有两百万户,我军劳师远征,且仅仅派出郑和的船队两三万人,就想要进攻日本,怕是力有不殆。
    而且为何此番不曾见五军都督府的任何一位将军呢?”
    朱棣都被兵部尚书问得一脸懵。
    他撒了一个谎,然后现在需要用更大的谎言去弥补,他根本没有想和日本来一场全面的战争,只是想拿到那一块银矿地。
    正如兵部尚书所说,日本日本的面积虽然不大,按照郡县制下的土地,其只有大明十分之一,但远比安南更加强大,其人口有200万户,千万人口。
    后世万历三大征之中,最有含金量的一场就是抗日援朝战争,日本的战斗力非常强大。
    而且日本和大明隔海相望,在这个古典的时代,大明想要把军力通过大海投入过去,比安南更是十倍的艰难,如果和日本开启全面战争,绝对是一场持续五十年以上的国战,甚至不亚于汉匈之战!
    “其日本国内天皇被架空,而日本国王源道义,以及朕方才册封的日本国王源义持,皆对我大明有恭顺之状,正欲借其手除去日本天皇,并不欲和日本爆发全面战争!”
    朱棣自己找了一个绝佳的理由。
    众人听的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根本没有怀疑皇帝有其他心思。
    “陛下圣明天纵,臣等敬服。”
    大明永乐八年,三月初七,郑和再次率领着自己的船队扬帆起航,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仅仅隔海相望的日本。
    可这一次,他的使命却比前两次下西洋更加的伟大。
    这将是一个帝国新生的开始!
    这将是一个帝国真正伟大的开端!
    这将是一个帝国冉冉而升起的朝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