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 投河自尽。”
“水下看世界 ,星点灯火击碎了冰冷,水幕阻隔了灼热, 死前的世界居然拍得梦幻又温暖。”
“好,开始进片头。苍凉中带点古怪的山歌旋律,混杂着远处烟火缭绕的梵呗与钟鼓齐鸣。”
“美好到失真的山河湖泊,渔夫撑着竹筏独自泛舟,片头从水中荡开的碧波上缓缓浮现片名,《比丘》,然后轻易就被一船桨击碎。”
“电影正式开始。”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coco,今天将为大家拉片的作品是今夏塞壬的获奖作品, 《比丘》。在本期节目中, 我们也将对比式地阅读方可以的另一部同时代背景、不同风格的作品《菩萨行》, 探究他在两部作品中的思索与表达。”
“这篇稿子我是当时去墨洛文时候在酝酿,蚂蚁竞走三十年后,终于等到这部作品上架视频网站。老规矩,没看过的朋友还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先去看完全片。”
“闲话不多说, 首先来看电影的第一结构, 叙事情节。”
“开篇唐柏雪饰演的小尼姑莲生由于情人失约, 私奔被发现于是投河自尽。山上水月寺的两位高僧正相约泛舟湖上。”
“由泽口空海饰演的目瞽师兄明玉、金云乐扮演的师弟月印两个人对是否要去救莲生持相反意见。”
“师弟月印是个老实人,慈悲为怀,有恻隐之心。”
“师兄明玉虽然瞎的是眼睛,但是脑子也不太正常。”
视频切出明玉有些漠然的台词:
『逃出去,又能逃去哪里。活下来, 生与死也无异。』
“明玉老消极人了, 表示小尼姑凡心未泯, 救下来也是受折磨,建议直接摆烂。月印虽然颇有微词,但无奈师兄仗着自己是个瞎子,要师弟照顾,闷声不吭就把两个人困在水上不放他走。”
“这一段开头的手法和我们之前看过的《菩萨行》使用非常典型的符号手段不同,看起来好像只是故事的开篇,赋比兴的起兴。”
“但,这个开头至少有三种作用。”
“首先,引出故事人物;”
“其次,上来就奠定故事的基调,这回不像《菩萨行》啦,这并不是一个活泼诙谐的故事;”
“第三,依然还是符号,只是不同于《菩萨行》开头用剪纸小字的遭遇暗喻无相一路的经历,这里是用小尼姑,暗示整部电影。为什么这么说,最后会讲。”
“回到片头,一艘船到岸,新上任的豫州刺史楚大人在同僚们的恭维中下榻此地,来参加浴佛诞。”
“浴佛诞人头攒动,锣鼓喧天,河灯点点,烟火气到这儿已经非常喧闹了。今年被选为浴佛的佛女在各种鲜花、香料、砗磲璎珞的簇拥下被人抬了出来。”
“是前一天投河的小尼姑莲生,正宝相庄严地盘膝端坐在莲花座上。”
“看电影中的布景和季节背景,浴佛诞应该是糅杂了浴佛节与盂兰盆节。初听以为是庆祝佛祖诞生、世界新开、纪念亡人的节日,结果却是送佛女去西天的民间劣俗。”
“人群中,难得下山的月印表情在冷静中默默地崩裂了。 ”
“这是月印第一次下山。”
“刺史新官到马上任,按理需要当地各处寺庙僧人谒见,领导发表讲话,展望一下未来豫州城宗教事业的发展前景。”
“从刺史的讲话中,我们又一次能感受到这个时代背景的不正常。下面民不聊生,上头歌舞升平,中间官员已经彻底摆烂,只想着依靠宗教寄托转移矛盾压力。”
“还记不记得前面明玉怎么说的?天底下都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逃出去没有意义。”
“明玉是个瞎子都看出来了,月印没懂,可见道行不高。”
“方圆十座城池的寺庙主持都亲自谒见,只有你小小水月寺的主持告病摆谱,打发了个小年轻就过来了,偏偏你水月寺的明玉大师还是知名禅修,老大一座山头。”
“楚刺史不高兴了。”
“刺史想要整治一个和尚还不简单。”
“回到家,由影帝梁淳扮演的楚大人注意到自己有个小妾红莲,红莲正在说些城外名胜静慈禅寺求子灵验不灵验的事。楚大人马上计上心头,当即就给红莲安排了新的求子任务。”
“妖娆娇俏的红莲由高文心饰演,从这几个简单镜头,就能怀疑红莲往前身份估计不太干净。”
“她闻弦音知雅意,脸色看起来有点迟疑,但楚大人坚持,如此这般地一同许诺,她只能领相公钧旨,挑了个快下雨的时候上水月寺借宿。”
“大老爷帮她僚机负责困住月印,寺里就剩下个孤零零的瞎和尚明玉,这还不是手到擒来。”
画面上,红莲一身重孝,手提羹饭果品,迢迢行于山林深处。
及近寺时,风雨大作。到得山门下,倚门而立。直到天晚,一名僧人脚步不急不徐地出来关山门。
僧人生得琅玉高洁,芝兰玉树,一双眼瞳色极浅,脚步不见半分迟疑,举止与常人无异。但他对红莲这么一个大活人杵在眼前却视若无睹,眼见着就要关上山门,红莲连忙发出点动静。
『天色晚了,施主请回吧,贫僧要关山门。』
虽然对方的确看不见,但红莲依然潸然簌簌,泪眼盈盈,映着鬓边白花,俊俏逼人。
『望长老可怜,妾夫死百日,家中无人,做了些许祭奠。哭得伤心,不觉时日将晚,城门已关,还望投宿寺中,容妾寺中过得一夜,明早便入城。』
说得楚楚可怜,两泪泣下,拜倒于前,不肯走起。
镜头切给明玉,她面目上有一种渺远又空洞的怜悯。
于是还是许了,为她领到僧房侧首的一间小屋,将她安顿下,让她明日五更天便速速下山。
窗外树影婆娑,风雨潇潇,月隐云深。
红莲走到明玉禅房外,房中未点灯,窗户支起,倏忽电闪,投映于屋前平湖,碧波在墙壁上折射出熹微光亮。
光影中明玉半张脸拢在暗处,正盘坐在蒲团上打坐念经。
红莲看着明玉,拜道:
『长老慈悲为念,方便为门,妾身衣服单薄,夜寒难熬,望长老开门,借与一两件衣物遮体,且度过这一夜。』
待开了门,红莲又得寸进尺,拜倒在地,哀叹自己腹痛。明玉不理会她,她哀声楚楚,或者立起叫唤不止,或者瘫软困倒在明玉塌边、身上,片刻不得停歇。
明玉只不作声,然而红莲已经骑虎难下,兀自唱作俱佳要把这一出念完。
纵然明玉不依,红莲却依旧央求,说些她丈夫在世,每逢腹痛发作便会将她纳入怀中安慰的话。
“好,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这段剧情改编自明人小说《喻世明言》中的一节《 月明和尚度柳翠》。明玉终于没有顶过红莲的再三诱惑破了戒。”
“等红莲醒来,就发现明玉独自立于月下湖中。风也停了,雨也停了,明玉的持戒也停了。”
“红莲很害怕,但明玉并未责怪,只是很平静地问红莲来此真正缘故,听完后叹了声,然后打发她下山离开。”
“月印回到寺里,迎接他的就是自己师兄已经坐化圆寂的现实。”
“明玉给他留了一份书,告诉他自己为楚大人设计破戒,于是辞世投胎开新号去了。此外就是将后院里自己收养的小东西托付给他照顾。”
“收养了谁呢?”
“小尼姑莲生。没想到楚玉看着瞎,拣小可怜回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但,这会儿的莲生已经是一条孤魂野鬼了。”
“前面莲生在浑浑噩噩自尽后却没有彻底消失,她认为自己是和情郎约好了要殉情,但实际上我们知道,由方可以客串的情郎既没有如期赴约,也没有勇气履约殉情,被家人打了一通之后就直接去哀恸逝去的爱情了。于是只有莲生成了野鬼,错过了鬼差,在地下傻乎乎等了半天不见人。”
“明玉没告诉莲生这个事实,也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假不知道,他说:”
『身为女子自然比男子痴迂半分,指不定是那人早已化身蝴蝶,偏偏你道行不够,活着时做不得比丘,死后自然也难以化身精怪。』
“很好,一出口就是阴阳怪气。就算你是泽口空海演的男人,也让人拳头紧…但先别忙着紧,在明玉留给月印的遗书中却是这样写的。”
『莲生耽于情爱,凡心未泯,此生修行无果,现下地府人满为患,差役草莽无章,亦无亲友疏通。她孤身而去,便是做鬼也得被欺凌去畜生道。』
『且照应她少几十年,兴许有投胎之日。』
“月印看到信之后大惊失色,以为自己性格刻薄的师兄明玉要去报复楚大人。他连忙找到小鬼莲生,将一枚信物交给她,然后匆匆跟随明玉而去。”
“前面在莲生身上已经提过,地府的正常轮回周转业务已经完蛋了大半,这也就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月印师兄弟两个可以绕过正常渠道,直接点对点投胎。”
“当然,也估计是这二位都是修行有道的高僧大德,整天替人超度嘛,知道有绿色通道也很合理。”
“时间跳转,转眼就是多年后,豫州刺史府的边边角角显出些许陈旧。”
“一名年轻男人在仆人的指引下进入九曲纵深的豪门庭院。”
“屋中两名女子正在等待。”
“楚玉,也就是我们的女主,高僧明玉的转世,长大了。”
“多年后的红莲已经从卑微鄙弱的小妾,变成一名端庄贤淑、温柔慈善的贵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