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下去,人民肯定不会饿肚子。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陈迎新充满了期盼。
    他还打算早点去江南看看。
    毕竟那边的百姓也需要援助。
    既然现在已经跟老龙他们熟识了。
    这伙人是南方有名的富商,並且跟皇宫的人也有交情,那么那些新型作物很快就能推广开来!
    想到这里,陈迎新不由得轻鬆了不少。
    还记得几年前,他自己费了极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
    只能靠亲自耕种做示范,但也仅仅让河西村富裕起来而已。
    回到村里后,杜尘手下悄悄跟隨陈迎新离开的人这才赶往长安。
    大典过后,李世民立即召见了杜尘。
    “今天那个小子来长安是为了什么?”
    听完陈迎新当天的所有行踪,李世民感到十分惊讶。
    没想到他竟然只是为了参加庆典而来的!
    这个举动让李世民心情特別好。
    之前那小子老说自己不喜欢我李世民!
    还不是专门来看我的登基大典了吗!
    李世民心里头简直美滋滋的。
    挥手示意,“今天你做得很好,快回去休息吧!”
    等杜尘走后,李世民兴奋地去了立政殿。
    “观音婢啊,今天真是挺高兴的,陈迎新那小子特意来看了我的加冕礼。”
    “这种宏大场景肯定能触动他!”
    “说不定他会因此改变对我的印象!”
    “陛下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在意这些。”
    面对皇上现在的样子,长孙皇后多少有些担忧。
    要是皇上总是这样念念不忘的话,时间久了可不好。
    於是她试著劝解道,
    “陛下,那陈迎新年岁尚小,你怎得这么喜欢与他置气啊!好歹是一国之君,还真要跟个矛头孩子比个输贏不成?”
    李世民挥了挥手。
    “你不知道,我早晚有一天要让他真心佩服。陈迎新眼高於顶,谁都看不上眼,我非得让他服气不可!”
    “我现在还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这小子手上有那么多宝贝,要是哪天跑了怎么办?”
    对於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深以为然。
    近半年的时间,陈迎新所有说过的话,都已经成功在长安城內落实下去了。
    如今的大唐確实在潜移默化的进行著改变。
    最重要的是,大唐真的因为这些改变变得更加强大!
    今日的场面如此热闹。
    陈迎新看了肯定也会心生嚮往。
    门外传来了通报声。
    得到允许后,房玄龄走进来。
    他说道,“启稟陛下,现在朝中所有大臣以及那些想归顺的部落首领都在等您的消息,今晚设宴吗?”
    李世民直接摇摇头,“明天再说吧,今天晚上有重要的事情等著我。”
    房玄龄听到这话愣了一下,“到底是什么事这么重要?”
    “你知道今天谁来看封赏典礼了吗?”
    李世民带著一丝神秘感地问道。
    房玄龄愣住了,这个叫他怎么猜?
    典礼现场有好几万人呢!
    王公贵胄,平民百姓应有尽有!
    “哈哈,是陈迎新来了!”
    李世民一脸骄傲。
    仿佛比打下了东突厥都要开心!
    “他竟然亲自来到长安城,还在太极宫里观礼!”
    房玄龄听到这话同样惊讶。
    那小子不是不喜欢陛下嘛?
    怎得会答应亲自前来啊!
    “难道我还会骗你不成?我是让杜尘暗中跟踪才知道的。”
    眼见房玄龄满是疑惑。
    李世民直接说出了原因。
    隨后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忘记告诉你了,他打了你儿子一顿。”
    房玄龄今日忙的焦头烂额。
    根本没时间回家。
    对於自家孩子挨打的事情,自然也是不知晓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房玄龄实在不明白这两个人根本就不认识,怎么会打起来。
    当初陈迎新称霸长安的时候,他家孩子还小。
    所以並不是一个圈子的紈絝。
    “回去问问吧。”
    李世民没有明著探护陈迎新。
    “你也別光顾著处理国事,家庭也很重要啊,別忘了关心孩子!”
    “小房翰年纪还小,长期下去会出问题的。”
    “你退下吧。”
    “臣告退。”
    离开立政殿时,房玄龄担心得直冒冷汗。
    陛下虽然说者无心。
    但是他却听者有意啊!
    房翰到底做了什么,让皇帝亲自提起了此事!
    他不敢多想,赶紧出宫回家。
    房玄龄走后,长孙皇后有些好奇。
    “你今晚不是打算去河西村吗?怎么不让房玄龄一起?”
    李世民有些尷尬地说出了真相。
    “其实我这次有一些私事要处理,不能带那么多人。”
    长孙皇后立刻明白过来,偷偷笑了起来。
    皇上真是太爱面子了。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
    李世民换上了便衣,悄悄离开了皇宫。
    跟著他的人还有杜尘和其他几位侍卫。
    这次,他还带上了一家人:长孙皇后、李丽质、兕子。
    本来只想和皇后一起去,没想到被兕子偷听到了,一直吵著要去河西村。
    拗不过兕子,只能答应她。
    就连一向乖巧听话的丽质,在听说这件事之后也再三请求同行。
    李世民偷偷看了一眼丽质。
    小姑娘才十岁,但身材高挑,模样美丽,隨了她的母亲长孙皇后。
    只是实在是太年轻了。
    “观音婢,平时丽质性情温和,不喜欢外出,为什么今天偏偏要一再去河西村?”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耳边轻轻问了一句。
    长孙皇后没有回答,只是一笑置之。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心里更没底了。
    很明显,这对母女俩都瞒著他一些事情。
    其实,长孙皇后第一次见到陈迎新的时候,就觉得他挺合適做女婿的。
    那一次丽质从河西村回来后,她还特地问了女儿对陈迎新的印象。
    丽质虽然年纪不大,但也到了青春期。
    儘管她尽力掩饰,但长孙皇后还是能看出丽质对他有好感。
    几年前,皇上就开始为女儿筹备嫁妆。
    因为他非常疼爱女儿,所以这份嫁妆比以往任何一位公主都要丰厚得多。
    魏徵这个顽固分子,为此没少和李世民爭论。
    说什么太过浪费、不懂节约之类的话。
    这种爭论持续了一年多。
    按照宫里的规矩,再过一年多,丽质就到了出嫁的年龄。
    十二岁就可以考虑嫁人了。
    那时候,得给她找个合適的丈夫。
    现在丽质对陈迎新有好感,两个人互相接触,然后成婚也算是合情合理。
    把丽质许配给陈迎新,一定能有个好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