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3章 外面百姓都给惟庸立长生牌位了,咱都没计较
    胡大老爷再次瞪了毛驤一眼,嘴角一撇,不发一言,大步流星向前走去。
    说什么?
    有何可说?
    两世为人,皆是为人效力,难道真要甘为孺子牛不成?
    若真是生活所逼,倒也罢了。
    可明明已能安享舒適生活,却还要爭当那劳心劳力的“卷王”,究竟为何?
    不顾毛驤满脸困惑,胡大老爷从容不迫地登上了回家的马车,扬长而去。
    回到小院,一进门便见两女坐立难安。
    “哟,你们这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是在为我担忧?”
    “老爷!”
    听著胡大老爷那熟悉的声音,二女猛然惊呼,隨即如乳燕归巢般扑入他怀中。
    胡大老爷一手搂著一个佳人,放声大笑:“没事,就是陛下找我谈点事务,不必惊慌!”
    “继续奏乐,继续舞蹈!”
    ---
    胡大老爷对於閒適生活,有著无比的执著。
    说是养伤,便绝不会外出閒逛,以免遭遇尷尬。
    他沉浸在如诗和宛如的小院中,享受著无尽的欢乐。
    这两个女子本就才艺出眾。
    如今更是添上了白丝与特別款式的丝袜,魅力倍增,仿佛攻击速度都加快了许多。
    特別是她们,不知何时竟悄悄地准备了一套特別的丝袜与贴身的肚兜。
    或者说,这也可以称之为吊带?
    胡大老爷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激动不已。
    天哪,网上看了那么多年的影像,这还是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如此诱人的装扮。
    以前遇到的那些女子,顶多是玩玩角色扮演,哪里会如此別出心裁。
    毕竟,增添情趣可是要额外付费的。
    而现在,这一切都是纯手工定製,真人演绎,简直让人兴奋至极。
    沉浸在美色中的胡大老爷,早已將其他事情拋诸脑后。
    什么閒適生活?
    我这是在维护家庭和谐,构建美满的夫妻关係。
    总之,我就是沉迷於美色,无法自拔。
    ……
    而在胡大老爷享受欢乐的同时,工部上下却是一片忙碌与苦恼。
    那日,毛驤匆忙將一叠图纸递给他们,眾人当即震惊不已。
    隨即,他们的脸色却变得如丧考妣。
    为何?
    瀏览图纸后,他们恍然发现,这物件其实並不复杂,只是他们思维僵化,未能妥善解决而已。这意味著,他们在朱元璋面前顏面尽失,羞愧难当。
    儘管如此,羞愧归羞愧,任务仍需完成。
    自此,工部全员投入加班行列,工匠忙碌,官员亦不得閒。他们既要催促工匠加快进度,又要筹备原料,安排后续运输。这一忙碌便是半个月。
    某日,面容憔悴的工部尚书章善匆匆步入谨身殿。
    “陛下,工部歷经半月奋战,现已製成新式织机千台。特来请示陛下,如何处置这些织机。”
    朱元璋闻讯大喜。
    “哈哈,好,章善,能干!朕正欲问责,未曾想你们竟已製成千台!看来这段时间你们未曾虚度!”
    “走,去看看!”
    望著兴致勃勃率先步出大殿的朱元璋,章善偷偷擦拭额头,发现满手湿漉,皆是方才惊出的冷汗。
    他深知,朱元璋之言绝非戏言。若非自己及时来报,恐怕还未及面圣,便已遭贬謫。
    若非及时,恐怕早已身陷囹圄。
    幸好,终究还是赶上了!
    章善拭去汗水,陪同朱元璋抵达工部。
    依著朱元璋的性子,直奔工坊。
    工坊空地上,新式织机排列整齐,朱元璋满意頷首。
    “看其形制,与惟庸家的相仿。”
    “试过了吗?效果如何?”
    “光有外表而无实用,那便是害人了!”
    章善闻言,急忙上前解释:“陛下,初制之时便已试过,与胡公所制无异。后续皆按图纸打造,確保品质无瑕。请陛下放心,工部非商贾,断不会做以次充好之事。”
    朱元璋满意点头。
    “你能有此意识,甚好。”
    “这一千台,先置於织造坊试用。”
    “若织造坊无异议,再推广至民间。”
    章善对此並无异议,他只管干活,至於织机去向,与他无关。
    不久,新式织机被送往织造坊。
    朱元璋亦前往视察,欲亲眼见证新式织机的实效。
    织造坊眾人见朱元璋突至,惊恐万分。
    虽同为衙门,但在朱元璋等官员眼中,他们不过是个劳作工坊罢了。
    平日里他只在百姓面前炫耀,官员们从未正眼瞧过他。
    如今,老龙——朱元璋驾到,织造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直至朱元璋亲自出面训话,场面才勉强平静下来。
    即便如此,织工们依旧战战兢兢,生怕出错。
    但新式织机一经分配安装,织工们立刻將朱元璋拋诸脑后。
    对这些每日与织机打交道的织工而言,无人能及他们对织机的了解。
    仅听工部工匠简单讲解,他们便大致掌握了新式织机的操作。
    上手之初稍显笨拙,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已熟练。
    隨后,织布速度飞速提升。
    织造坊管事目睹此景,惊愕不已。
    他无暇顾及朱元璋,连忙凑近老织工老廖询问:“老廖,这新式织机如何?”
    老廖是织造坊的老资格,大半辈子都投身於此。
    大明建国前,他便靠织机养家餬口。
    换上新式织机后,他迅速掌握要领。
    闻言,老廖头也不抬地回答:“好得很!我用过无数织机,这是头一遭见到这么好的!既省力又快!”
    “早年间若有这织机,我家早就发达了!”
    管事望著老廖忙碌的身影,默默点头。
    看来,织造坊今后的產量將惊人增长。
    (本章完)
    织造坊对新式织机的讚誉,无疑是对其性能最真挚的认可。毕竟,使用者的评价才是最直接且真实的。
    朱元璋亲眼目睹织工们操作新式织机,手脚麻利地织出一匹匹布料,心中满是欢喜。
    “如今,我算是彻底明白了!”他感嘆道,“新式织机,的確出色!最大的优点,就是一个『快』字!”
    “同样的织机,同样的忙碌,新式织机的效率却高一倍!”他强调道,“有了它,胜过万金!”
    隨后,他转向一旁的工部尚书章善,喊道:“章善!”
    章善闻声,连忙躬身靠近。
    “臣在。”他回应道。
    朱元璋没有理会章善,只是满意地望著眼前排列整齐的织机,仿佛欣赏著绝美的画卷。
    “章善,你今日回去后,立即著手调集人手和材料,全力生產织机!”他命令道,“我要用这些织机,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虽然这些布匹不能让百姓一夜暴富,但至少能让他们多几份口粮!”他坚定地说,“为了这个目標,一切都值得!”
    章善闻言,毫不犹豫地躬身领命。
    “是,陛下!”他答道。
    对章善而言,这项任务並不艰难。只需筹备原材料,再让工匠们加把劲即可。至於资金和工匠的问题,他丝毫不担心。既然朱元璋已经发话,户部岂敢不从?而工匠们的手艺,早已熟练无比。
    章善正欲应承並著手安排时,朱元璋突然转头直视他。
    “那织机,进度如何?”
    章善初时愕然,旋即明了。
    “是给皇后的那台吗?已完成!已精心打造完毕!”
    “工部顶尖工匠,逐一雕琢零件,细心组装。”
    “確保皇后使用时,既坚固耐用,又极为顺手舒適!”
    朱元璋听后,面露微笑,頷首道:
    “好,稍后你带来,朕亲自送予皇后!”
    章善连忙应允,心中对此事极为重视。
    巴结朱元璋的机会尚算常有,但討好皇后的机会实属难得。
    皇后虽不涉政,但章善深知,其对皇帝的影响力巨大。
    皇后一言,皇帝虽表面责骂,实则必从其言。
    正因如此,工部对这台皇后专用的织机倾注全力。
    朱元璋巡视一番,心满意足,隨后携著这台“尊享版”新式织机,悠然返回皇宫。
    “皇后,瞧瞧朕给你带来何物!”
    未至坤寧宫门,朱元璋已得意洋洋地高呼。
    正品茗的马皇后,闻外间喧譁,不禁无奈翻了个白眼。
    朱元璋以往的“惊喜”实在太多。
    他常常以赠予马皇后礼物为由,获取自己心仪之物。
    起初尚有所顾忌,久而久之,便肆无忌惮。
    不论是宝刀、神驹,还是劲弓……
    只要朱元璋看上眼的,他都会打著送给马皇后的旗號据为己有。
    在马皇后那里放置几日之后,他便以试用的名义拿走。
    如此再三,即便马皇后脾气再好,也难免心生不满。
    他倒是玩得尽兴,却让马皇后背上了“不白之冤”。
    然而这次,马皇后却误会了。
    望著新搬入的织机,马皇后一脸诧异。
    “重八,这是哪来的?和咱以前的织机大不相同啊?”
    朱元璋大笑回应:
    “是惟庸搞出来的!”
    “工部加急赶製的!”
    “专门为你准备的!”
    “来,快试试!”
    马皇后半信半疑地点点头,未上手前,不便多言。
    毕竟,织布对织机的要求似乎並不高,勉强都能用。
    抱著这样的想法,马皇后试用了几下,瞬间惊呆了。
    “重八,惟庸这脑子怎么想的?”
    “我试了试,真好用,又快又好!”
    “要是百姓家里都能有这样的织机,那可真是有福了!”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確实!”
    “就因为这东西,我才没强留惟庸继续为官、做事。”
    “还不是为了百姓著想?”
    马皇后对朱元璋体恤百姓之举极为赞同。
    “百姓乃大明之根本,你的关怀理所应当!”
    言及此,马皇后似有所感,深情说道:
    “提及此事,还得感谢惟庸啊!”
    “重八,你想想,这两年惟庸的贡献。”
    “土豆、红薯,这两样堪称救命仙粮!”
    “有了它们,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还有那新式织机,又增添了一项收入!”
    “对了,他还发明了麻將。”
    “连娱乐之事,他也考虑周全了!”
    “如此臣子,你可不能亏待了他!”
    朱元璋闻言,连忙辩解。
    “妹子,你这么说可不对,咱对他还不够好吗?”
    “咱让他的侄女做了太子妃,咱的女儿也嫁入了他家,还不够吗?”
    “外面百姓都给惟庸立长生牌位了,咱都没计较!”
    马皇后听后,心中稍安。
    但她仍有一事不明。
    “那……你不打算让他继续为官了?”
    “新一届科考在即,我记得没错吧?”
    “上次惟庸表现不俗,这次呢,你打算让他参与吗?”
    这个问题,让朱元璋颇为难抉择。
    “惟庸?再让他做主考?”
    “似乎不太妥当吧?”
    朱元璋面露迟疑。
    马皇后却毫不在意地摆手:“你何必多想?”
    “又在担心他功高盖主吗?”
    “胡惟庸整日足不出户,有何可惧?”
    “他懒成那样,你还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