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哥,你们到了很久吗?”
    李建军看著自己的堂哥和堂弟们都在集合点等自己,好奇地问道。
    “没有,我们也是刚刚到不久。”
    李建武笑著回答李建军道。
    “我们刚刚去摆摊,就有好多人购买,六毛钱一斤虽然有人嫌贵。
    但这些人还是咬牙购买,我卖了两百多块钱呢。”
    “建军,我这里也卖了一百五六多。”
    “建军哥,我这里也是一样,卖了一百五六十块钱。”
    李建军的几个堂兄弟,把自己今天卖东西的钱都拿了出来,全部都递给李建军。
    李建军也是没有客气,把钱全部都收了起来。
    然后,开口对著自己这些堂兄弟们道。
    “今天,你们的辛苦钱,一人五块钱,还有两百多斤的黄鱔和甲鱼,一共是两百三十块钱。
    我一共算三百块钱。
    你们分一下,一个人二十块钱。”
    说完,李建军给自己这些堂兄弟们开始分钱。
    “建军,这五块钱的劳务费,我们就不要了,都是自家兄弟,帮忙都是应该。
    你这给我们钱,是什么意思?”
    李继武看著李建军给他们劳务费,他直接拒绝道。
    “建武哥,俗话说,亲兄弟明算帐,我让你们帮我卖黄鱔,你们也是付出时间和劳动力。
    这五块钱是你们应得的劳动收益。
    再说,我这收购黄鱔和甲鱼,泥鰍这些也不是一次性。
    而是长期收购,要是多了,还是需要你们帮我在其它夜市出售。
    你们帮我一次,这是兄弟情义,可我不能每天都麻烦你帮我出售吧?
    所以,我给你们辛苦费也是应该的事情。”
    李建军开口对著自己堂哥李建武道。
    听到自己堂弟的话,李建武开口说道。
    “建军,你说的没错,但我们帮你一次就拿五块钱的劳务费,也太多了。
    这一个月下来,一个人就是一百五十块钱,我们兄弟这么多,你辛辛苦苦收购,赚的钱都没有付出的多。
    你要是真想给我们钱,那我们就给你打工,每个月给我们开二十块钱的工资就好。”
    “建军,建武哥说的没错,你要觉得不合適,就给我们开工资就好,一个月二十块钱就够了。”
    李建军另一位堂哥也开口对著李建军道。
    “行,我给你们开工资。”
    李建军看著自己这些堂兄弟们一个个都抗拒给自己给他们一次五块钱的劳务费。
    他答应给他们开工资的要求道。
    “二十块钱一个月太少了,我给你们一个月三十块钱。
    今后,你们抓的黄鱔和甲鱼,你们自己买多少钱,都归你们自己所有。”
    “行,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李建武等人听到李建军的话,也没有拒绝,直接开口答应了下来。
    李建军见状,把钱算给他们,两百三十块钱。
    扣除这二百三十块钱,以及一百七十块钱的成本,李建军今天一晚上,赚了三百一十块钱。
    一行人分完钱后,李建军他们堂兄弟十几个人骑著车回家去了。
    他们回到李家村时,已经是凌晨一点二十。
    “赚了多少钱?”
    李建军刚刚回家,院子里面就传来他父亲李三民的声音问道。
    “爸,您不知道人嚇人嚇死人吗?”
    李建军听到自己老爸的声音幽幽传出来,把他嚇了一大跳,不由拍著自己的小心臟道。
    “呵呵,赚了不少,所有的东西全部都卖了出去,除去成本,赚了三百多块钱。
    而且,我还请建武哥他们帮我卖黄鱔和甲鱼的生意,每个月给他们三十块钱作为工资。”
    “三十是不是给得有点少了?”
    李三民听到自己儿子的话,他不由皱眉道。
    “爸,我原本是给他们每一次五块钱,但建武哥他们开口说只要二十块钱一个月。
    钱开多了,他们也不会收,等过年的时间,我在给他们每个人五百块钱作为奖金。”
    看著自己老爸皱眉的样子,李建军开口解释道。
    他知道自己父亲为什么会皱眉,主要是,他担心自己赚太多,他的堂兄弟们会心里面不平衡。
    毕竟,这帐谁都会算。
    自己赚多少钱,他的堂兄弟们都能算出来。
    “可以。”
    李三民听到自己儿子说过年给五百块钱的奖金,给他的堂兄弟们。
    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爸,这两百块钱是您借给我的本钱,还有利息。”
    李建军拿出两百块钱递给自己父亲李三民道。
    “行,这钱我收了。”
    李三民没有跟自己儿子客气,直接收下这二百块钱。
    开口说道。
    “你小子洗洗睡吧!时间不早了。”
    “好嘞。”
    李建军回应一声。
    开始洗漱去了。
    李三民直接回房间睡觉去了。
    次日,李建军的家里面来了不少的村民,每个村民的手中都是拿著一个铁桶。
    这些铁桶里面装的都是黄鱔,以及甲鱼,还有泥鰍。
    李建军也就睡了不到六个小时就被吵醒,开始给黄鱔称重。
    从七点忙碌到上午九点半,李建军一共收三百多斤的黄鱔,泥鰍一百斤,鱼类达到五百多斤。
    甲鱼也是收购了二十多只,清一色都是老甲鱼,全部都是八年以上。
    黄鱔,泥鰍,鱼,这些全部都加起来,也不过才一百八九十块钱。
    二十多只甲鱼,了他不到一百块钱。
    全部都加起来,都没有超过三百块钱而已。
    这些东西晚上拿去出售的话,他可是翻三倍。
    三百块钱不到的成本,他李建军能赚六百块钱。
    可以说,这是暴利行业。
    而就在李建军收购的產业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李家村来了几位劳动的老军人。
    李三民看著这几位来李家村劳动的老军人,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其中有两位老军人是他的老领导。
    尤其是,李三民还得知他老领导的领导也来他们县里面的拖拉机厂指导工作。
    他都震撼住了。
    不过,李三民还是把自己这几位老领导安排去了,他们李家村大队的养猪场里面去了。
    因为,李三民知道,他的这些老领导不是安排住牛棚,就是安排住在草棚里面。
    而安排进入养猪场,也是他的变相照顾。
    养猪场的环境很好,都是砖瓦房,风吹不著,雨淋不到,太阳也晒不到。
    唯一的缺点就是,味道会有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