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章 建设
    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白色区域,那代表著中立或者已经臣服的地带。
    更让朱桂欣慰的是,在一些关键的港口和岛屿上,绿色的標记正在慢慢出现。
    那些绿点,正是他在各地设立的军事据点和贸易站。
    “铁牛,战报!”朱桂转身问道。
    铁牛恭敬地递上一卷厚厚的统计册子:“回稟殿下,此次清剿共击沉敌船六百三十二艘,击毙海盗四万四千余人,俘获各类財物价值白银三百万两,解救被掳掠的商民八千余人。”
    朱桂翻看著册子,神色中全是满意之色。
    从今以后,整个东南亚海域都將在他的控制之下,成为他建立海上帝国的坚实基础。
    “殿下,那些俘获的女子应该如何处置?”单保家小心翼翼地问道。
    闻言,朱桂沉吟片刻。
    在这次清剿行动中,他们不仅仅是在消灭海盗,更重要的是在为將来的大业做准备。
    那些被海盗掳掠的女子,很大一部分来自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正好可以用来解决他一直头疼的人口结构问题。
    “这些女子分三批处理。”
    朱桂慢慢说道:“第一批,那些愿意回家的,给她们盘缠,安排船只送她们回去。第二批,那些无家可归的,安排到我们的各个据点去,从事纺织、製盐等工作。”
    “第三批,那些年轻貌美的…”他停顿了一下:“分配给表现优异的將士们,作为奖赏。”
    这个决定虽然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在朱桂看来却是必要的。
    他现在控制的领土越来越大,但人口结构却严重失衡。
    系统召唤出来的人物全部都是男性,加上大量的男性移民,导致整个势力范围內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会影响士气,更会影响到整个势力的长远发展。
    毕竟,一个没有足够人口支撑的帝国,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
    想到这里,朱桂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东南亚这片广袤的海域,拥有著数千万的人口。
    如果能够通过几代人的时间,將这些人口逐步同化融合,那么他的海上帝国就將拥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
    是的,琼州府的建设,已经告一段落。
    而接下来的很长时间,他都会將重心放在东南亚。
    毕竟,琼州虽然孤悬海外,但还是在大明的疆域之內。
    东南亚那边,才是真正的天高海阔。
    “传令下去,准备启程。”朱桂大声命令道:“目標马六甲海峡!”
    三日后,隨著命令的传达,庞大的舰队从三亚湾缓缓驶出。
    船队航行数日,终於抵达了马六甲海峡的入口。
    当朱桂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个传说中的“海上丝绸之路咽喉”时,心中却涌起了一阵失望。
    眼前的景象与他想像中的繁华景象相去甚远。
    还是有些荒凉了,虽然有了一些港口的雏形,但更多的是零零散散分布的茅草屋,看起来破败不堪。
    村子里的居民大多是从各地逃难来的难民,以捕鱼为生,生活极其贫困。
    海滩上停泊著十几艘破旧的小渔船,船身上到处都是补丁,显然已经使用了很多年。
    几个衣衫襤褸的渔民正在修补渔网,看到朱桂的庞大舰队后,都嚇得躲进了房子里,不敢出来。
    “就是这里了吗?”朱桂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回殿下,根据海图显示,这里確实是马六甲海峡的最佳港口位置。”负责导航的军官恭敬地回答道。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这里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路。
    在后世,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商船通过。
    但现在,这个在后世价值连城的战略要地,竟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
    海盗们虽然在这里设有据点,但也不过是一些临时搭建的简陋建筑,根本谈不上什么开发建设。
    “这就是华夏最大的遗憾啊。”朱桂喃喃自语道。
    他知道,在歷史上,明朝曾经有过占据马六甲海峡的机会。
    郑和七下西洋时,曾经在这里设立过据点,当时的马六甲苏丹甚至还向明朝称臣纳贡。
    但是,由於种种原因,明朝最终放弃了对这里的控制,让这个战略要地落入了他人之手。
    “既然歷史给了我重新来过的机会,那我就要改写这段歷史。”朱桂暗暗想到。
    他立即下令,让舰队在附近的海湾停泊,然后马上就要开始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
    这一次,他不仅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据点,更要將这里打造成一个真正的海上都市,成为他的海上帝国的重镇!。
    “传令下去,派遣一千名精壮工人上岸,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此处建造一座城池!”
    这些工人都是从琼州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仅身体强壮,而且有著丰富的建设经验。他们一上岸,就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首先是砍伐森林。
    马六甲海峡周围生长著茂密的热带雨林,这些森林不仅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木材,更重要的是,清理出来的空地可以用来建造城池。
    农民们挥舞著斧头和锯子,在震天的號子声中,一棵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
    短短几天时间,就清理出了数十里的空地。
    那些当地的渔民远远地看著这一切,眼中满是惊讶和敬畏。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工程。
    这些明朝人不仅人多势眾,而且组织有序,工作效率极高。
    更让他们震撼的是,这些人使用的工具都是精钢製造的,锋利程度远超他们平时使用的简陋工具。
    接下来是规划城址。
    朱桂亲自参与了城池的设计工作,他要建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据点,而是一座占地十里的完整城池。
    这座城池將包括城墙、城门、官署、民居、工坊、市场等各种建筑设施。
    “铁牛,传令各舰,再调集两千名工人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