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掩人耳目
陆逊、徐庶等人也都纷纷赞同这个方案。
所谓兵贵精,不贵多。
西线这边左幕军主要是进攻作战,优势在於野战,自然是精兵强將更有用。反倒是东线葭萌关那边,赵韙所部拣选出来的精锐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虽然经过了一个冬季的调教,但他们撑死了也就是黄权这些蜀军精锐的级別,这还是因为黄权在刘璋心中的顺位不高,精锐军械甲杖不多的缘故。
真要是在野战中碰上了曹昂、曹仁所部的曹军嫡系,赵韙所部精锐能支撑一个时辰,就已经对得起刘封对他们的供养之恩了。
可这些兵马如果调动到了东线,有了葭萌关,天雄关这些险峻的关隘坚城为依託,那他们的战力可就脱胎换骨了。
別说是黄权所部了,就是曹操亲自统领的曹军王牌都能打上一打。
这就是古代时坚城险关的价值所在。
別看左幕军打起来跟开了掛似的,那是因为左幕军的的確確开掛了,他们装备的可是一千年后蒙古人用以横扫天下的配重投石机,这玩意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战爭的方式和走向,极大的促进了火器的进化。
再加上左幕军军械甲杖皆是天下第一等,士卒征战多年,经验极其丰富,將领皆是一时名將,又有诸葛、陆逊、太史、赵云、周瑜、贾逵、高顺等为大將名帅,也就是吴城、成都、襄阳这些举世名城才能稍稍阻碍得了左幕军的攻势。
更何况葭萌关中也不全靠赵韙所部镇守,而是以周泰、蒋钦、霍篤的左幕军嫡係为主力,辅以王平的賨兵和赵韙的精锐,这无疑更加极大的提升了赵韙所部的坚韧度。
除了这地利和人和之外,就连天时也站在了刘封这一边。
如今时间已经进入了五月,雪山融泪,冰川裂玉,大量的雪水从山上流淌而下,匯入大江大河之中,整个长江水系进入到了丰水期。
在这个时节顺江而下,可谓是顺风顺水,不但可乘风一日千里,因为丰水期的关係,大量的中型船只也能开到武阳附近的水域,极大的提升了左幕军的转运能力和效率。
商议妥当之后,陆逊、徐庶、顾邵等人开始著手制定转运计划,而曹军的使者司马朗则重走栈道,经关中、汉中,过白水关,来到了葭萌关外。
得知是朝廷的使节,周泰当即便想要送司马朗入蜀。
可就在此时,霍篤却是一把拉住了他。
“將军不可。”
周泰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不明白霍篤为何会反对。
司马朗虽实为曹氏使者,可牌面上掛的却是朝廷使节,此番南下,显然是意欲求和。
对於周泰来说,其並不关心最终是战是和,这件事自有刘封做主。他只要做好刘封交代给他的任务便好。
“伯诚这是何意?”
周泰很是认真的解释道:“司马朗乃是朝廷使者,主公尊奉天子,我等自当景从,万不可坏了主公的清誉。”
霍篤情知周泰误会了,赶忙解释道:“將军错怪篤了,篤之意,乃是切不可让司马朗走金牛道入蜀,並非是他意。”
周泰性格稳重,却缺乏急智,依旧没听懂霍篤的暗示。
不过好在周泰这人心性甚为质朴,不懂就问:“金牛道乃是入蜀大路,先前司马朗也是自此地入蜀,为何此时却是不行了?”
先前司马朗入蜀时候,就是走的葭萌城转牛头山北麓,趁夜色偷偷上山,轻车简从绕过葭萌关,这才进的天雄关。
现在就连天雄关都已经在左幕军手中了,除非是翻山间野道,否则司马朗是別想要进入蜀中了。
司马朗入蜀只是为曹氏做使者,又不是给邓艾做模版,哪里犯得著翻山越岭过去。
霍篤眼见周泰点不透,索性直接把话讲彻底道:“蜀中剑阁以西,尽在曹军掌控之中,司马朗若是走金牛道入蜀,必能与曹昂会面,此定然不利於主公。既然如此,何不以礼遇朝廷天使为理由,请司马朗走水路,自葭萌顺江而下,直驱江州,再转入大江西去?”
周泰这才恍然大悟,如此这般,司马朗可就別想著和曹昂碰面,交换情报,互通有无。
周泰咧嘴笑了起来,狠狠的一拍霍篤的肩膀:“伯诚,主公曾夸我粗中有细,做事稳重,依我看啊,你怕是比我更適合主公的这番讚誉。”
霍篤虽不算高大,却极为壮实,周泰那巨大的巴掌拍在他的肩上,竟丝毫不觉痛疼,反而在听完周泰的话后有些羞赧起来。
“將军讚誉,篤实不敢当。”
霍篤也反手一个高帽给周泰戴的牢牢的:“主公知人善用,清楚將军性格稳重,做事仔细,这才將您安排在了葭萌关这等要地。此番蜀中大事得成,將军之功必在前三之列。”
周泰憨厚一笑,许诺道:“这如何便是我一人之功?伯诚与子均亦是功不可没。”
在周泰和霍篤的安排下,司马朗虽极力请求走金牛道入蜀,却被婉言谢绝。然后被安排在葭萌关北面的渡口上船,沿著嘉陵江一路南下,直驱江州。同时,周泰又以小船先发,前往江州报信,將此事告知诸葛亮。
嫡长子被困於蜀中进退无门,曹操心急如焚。
荀彧、夏侯惇竭尽全力,在短短的大半个月內,就为曹氏大军准备好了钱粮补给,马骡大车,同时,他们还將在接下来的大半年內,向长安转运二十万石以上的粮食和军械甲杖,专供曹操大军补充所需。
五月中旬,曹操在雒阳悄悄出发,而大军早就已经分批前往关中集结,先头部队甚至已经抵达了汉中白马塞。
之所以会是这样的安排,乃是曹操故意所为。
如今曹昂被困,曹操又要率领精锐大军前往救援,各地皆有空虚之相,而中枢王牌也被抽调大半,曹操此举可谓是行险之措。只是曹操也是有苦难言,明知道是在弄险,却不得已为之。只是如此一来,再大张旗鼓的誓师就显得极为愚蠢,不合时宜了。
跟隨曹操出征的最后一批,乃是两千中装骑士,再加上六千中军虎士。
这些人在抵达关中长安之后,將会匯集长安城中的两万余大军继续南下,而先锋部队则会在白马塞休整数日,补充了粮秣消耗后,先期增援白水关。
先锋部队主將为夏侯渊,曹操对他可谓是信任备至,直接將临敌之权都下放给了对方。之所以遣夏侯渊领万余大军先动,就是曹操对白水关的安危很是担心。
对於此时的曹操而言,他其实反而是希望左幕军能够继续北上,进取白水关的。
虽然白水关若是陷落,曹军將会更加被动。
白水关依山傍水而建,不但城高池深,地势险峻,而且城內还有很大的空间,足以容纳两三万大军驻守。
要是真让左幕军將白水关都给夺了回去,那曹军就得连续突破白水、葭萌、天雄、剑阁整整四道防线。
即便曹操对麾下亲军再怎么自信,也要露出绝望之色的。
可即便如此,曹操却依旧希望左幕军能够北上。
杨怀手中毕竟还有数千兵马,白水关虽然不如葭萌关那样南北皆利,但南关也有城墙可以依託,只要杨怀能坚持到夏侯渊赶到,便有机会在野外重创左幕军。
到那时候,曹操再领主力增援,就有了先手优势。
毕竟蜀道难,难於上青天。
光是行走就已经如此艰难了,还要连著攻克险峻关隘,就是换了左幕军来都得头疼,更別说曹军了。
只是想法虽好,可实际上周泰却是纹丝不动,任凭杨怀各种勾引,他只巍然不动,甚至就连葭萌城的归属都无动於衷。
杨怀试探性的分了一千教兵前去夺城,周泰竟然当真视若无睹,连派兵驱赶的举动都没有,任由葭萌城被汉中军重新收復。
若是放在大半个月前,杨怀做梦都乞求周泰不要追击,深怕左幕军尾隨而来,让他连白水关都守不住,只能一路退回白马塞去。
可现在夏侯渊已经赶到了白马塞,还给自己传来了命令,要他务必把周泰给吸引出来。
杨怀纵然是汉中名將,也委实是做不到啊。
无奈之下,杨怀只能一边將葭萌情势转告给夏侯渊,一边下令让进入葭萌城里的一千教兵想法挑衅对方,但凡能引左幕军出城,便记一大功。
与葭萌战场截然不同,成都城中的曹军高级將领们却喜笑顏开。
虽然自半个月前,左幕军就展开了行动,想要阻挠曹军的转运计划。
但成都控遏两河,司马懿又献策在成都城北沿两河设下两水寨,专门用来防御左幕军水军趁著夜色偷渡。
果然,此后正如司马懿所预料的那般,甘寧亲自带队偷渡,却被水寨所阻,不及天明就败退了下去。
既然在成都城下討不到好处,无法突破两河的障碍,阻止曹军转运。
左幕军隨后驻扎在雒城的孙策所部骑军也在接到了命令之后,展开了行动。
天明之后,孙策所部分为三部,大举出动。分別向著南方展开突袭。可曹军先前的布防显示出了成果,驻扎在新都的王双主动出城迎战。
先前提到过,此时成都平原上的各条河流都已经进入到了丰水期,冬季可以泅渡的河流此时已经无法再行通过。
王双带领本部人马谨守几处渡口,將孙策南下的骑军尽数堵在了湔水以北。
而在繁城县方向上,在得到了曹纯三千骑军增援之后,曹休也主动出击,於繁城县城东三十里处设伏,险些兜住孙策军主力。
好在孙策用兵虽然大胆,却往往藏有后手,最终成功破围而去。
此战,双方伤亡各有两百余人,严格来说还是左幕军吃了亏。
但如果考虑到曹军的兵力是孙策军的三倍以上,骑兵也多出了半数的客观因素,这更应该是一场平手。
左幕军这一系列的举动,其实都是佯动。
如今蜀中左幕军的总兵力已经在十万人以上,且將联军与汉中割断,分割在了蜀中,占据了战略、战术上的巨大优势。
因此,刘封並没有限制孙策等人的发挥,而是以正常军令下达作战任务。
孙策、甘寧等部如果没法达成阻断对方转运的战术目的,那刘封不但可以继续进行预定的计划,同时也完美的达成了欺敌效果。
而万一孙策、甘寧他们当真就技高一筹,给了自己意外惊喜,那刘封自然也有后手应对突变的局势。
如果曹军粮草尽失,立刻集结东撤,那刘封会毫不犹豫的以主力东进追击,绝对不会让曹氏安全退往涪城。
若是曹军转而死守成都,那刘封就更高兴了,主攻方向立刻就能切换到涪城一线,让周瑜、贺齐两部主力先行攻克梓潼、涪城,將曹军分割包围的更加紧密一些。
不得不承认,司马懿的军事水平还是相当不俗的,而曹军的这波將领也俱是能征善战。
在明显的下风时刻依旧能够顽强奋战,並拥有不俗的主观求战性,这已经是超过了强军的基础线了。
也就是曹军军械水平明显差了左幕军一个档次,再加上士卒经验和训练也不如左幕军,这才有了两军之间的战力落差。
眼下这个位面的这支曹军,虽然在兵力和军械上要远远胜过原时空同期,可唯有士卒战斗经验要不如原时空同期。毕竟这个位面的曹操可是少了三征徐州,南平袁术,宛城之战等一系列的大战。
军队因为快速扩军,又召入了不少新兵。战斗经验这东西光靠训练是没用的,最终还是得从战场上获得。
正如刘封、陆逊、徐庶等人所预测的那样,左幕军高强度的出击、骚扰和侵袭,不但完美遮掩了兵力转移的跡象,同时也让曹昂、曹仁、司马懿等人长鬆了一口气。
对於曹昂、曹仁和司马懿等人来说,左幕军如此大规模的侵袭,乃至於孙策所部的冒险进攻,都是源於急切。而左幕军的急切,恰恰证明了曹军的正確。
(本章完)